教育子女做到"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有出息,父母更省心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幼稚期(自生至7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什麼習慣、語言、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一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教育子女做到

教育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與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與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

清晰的教育方向、理念,要抓住什麼事該管,什麼事不該管,也要注意方式引導孩子讓孩子的成長更加健康、豐富、順利。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節目中說過說過一句話,和這個觀點很相似:“有些家長總是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該管的時候反而不管了。”

教育子女做到

她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據說只要上李玫瑾教授的課,必定座無虛席。而在學校之外,她也經常開講座,參加一些訪談節目。

教育子女做到

雖然不少父母已經對李玫瑾很熟悉,但相信也有過疑惑:李玫瑾教授研究的方向是犯罪心理學,那麼怎麼會和家長聊起了育兒呢?

李教授給出的答案值得我們深思:

“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教育子女做到

李玫瑾教授的話反映了大部分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現狀存在一個問題,在發現孩子有一些小錯誤的時候沒有

及時的進行糾正、引導,逐漸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長大後父母后悔莫及,可是已經遲了

其實教育孩子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家長可以採用“兩不管三不慣”的基本原則,只要家長做到了,孩子肯定也差不了,以後也能少走很多彎路!!

教育子女做到

兩不管

1. 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管

有些家長出於對孩子的保護,覺得年幼的孩子自己做事的速度太慢,比如穿衣服、穿鞋子、打掃房間。家長都會代替孩子完成,但是這樣只會打壓孩子獨立自主的積極性,孩子無法單獨完成自己的事情,長大後很難學會照顧自己,久而久之會成為"啃老族"。

教育子女做到

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盛飯、自己洗碗、自己疊被子、自己洗衣服。孩子在勞動之中,不但鍛鍊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也體會到了生活的來之不易和父母的艱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更獨立,也更懂得感恩。


2. 孩子心理能夠承受的事情不管

如果孩子每次遇到一點小的挫折,通過哭鬧撒嬌之後,父母都會第一時間安慰孩子,或是讓孩子放棄嘗試。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心累承受能力弱,今後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他們就會逃避退縮,很難有太大的進步空間。

教育子女做到

在孩子遇到挫敗時,如果在孩子的心理承受範圍,家長就不要過多地安撫孩子,讓孩子獨自面對,感受挫折。家長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會更加勇敢堅強。

三不慣

1. 孩子不遵守規矩不慣

很多孩子心中沒有規矩意識,做事都以自我為中心。比如明知道偷錢不對,還是會偷拿父母也的錢;明知道在公共場合不得大聲喧譁,遇到委屈時,也會對父母怒吼。這樣的孩子,不會衡量自己的行為後果,今後在社會上很容易"誤入歧途"。家長一定不能慣縱,要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

教育子女做到

2. 孩子沒禮貌不慣

講禮貌是立身之本,沒禮貌的孩子,喜歡和父母頂嘴說髒話,對長輩也不尊敬。如果家長不及時管教,孩子會變得自私自利,今後在社會上很容易吃虧,也不招人待見。而且這樣的孩子情商低,也不會和別人正確交談。

教育子女做到

3. 孩子撒謊推卸責任不慣

一些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擔心被父母責罵,就會撒謊推卸責任。這樣的孩子沒有責任感,也沒有擔當。今後撒謊成癮,遇到點困難就推卸責任,在職場上很難有太大的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圖畫書,讓孩子"親身經歷"犯錯需要承擔的後果。孩子才能夠成為有擔當的"大人"。

教育子女做到

教育孩子也要講究適度,孩子在父母寬鬆的環境中成長,感受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為朋友,也就願意聽父母的建議。

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家長經常疏於引導,從而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現為:叛逆、頂嘴、孤僻、暴力。

面對這些,父母可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可用作培養高情商、提高表達能力的工具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教育子女做到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教育子女做到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教育子女做到

把握孩子人格培養關鍵期

孩子的品格影響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著他們

為人處世的態度,孩子是否寬容和慷慨?是否學會理解和同情?是否懂得珍惜和感恩?都會在家庭、學校和周圍環境中慢慢形成。好品格決定好未來,高情商更勝高智商。

點擊下面圖片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