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現在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養育似乎有點偏離主線,什麼事情都要幫孩子包辦解決,在祖輩眼裡,孩子更是打不得罵不得,彷彿把孩子捧在手心都怕會化開。

家長總是喜歡溺愛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卻不知這種溺愛,如同是在殘害他們的未來。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孩子在這種萬千寵愛加身的環境下成長,很容易出問題,從小養成的一些壞習慣漸漸定型,要麼養成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要麼變成一個沒有社會生存能力的"巨嬰"。這時候家長才想起來要管教孩子,卻為時已晚。

李玫瑾教授說,這正是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弊端,"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而且家長要放棄對孩子過度呵護和溺愛的態度,孩子千萬不能慣著,越慣越容易出問題。

如果父母能夠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能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對他的健康成長幫助是很大的,父母也能夠省心些。

兩不管

1、 孩子能自己承受的事情,家長不管

孩子面臨壓力的時候,家長要學會評估,這樣的壓力孩子能不能承受,如果能,那就不要插手,讓他獨立面對困難。

很多家長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生怕他遭受半點傷害,但是家長不能一輩子都替孩子遮風擋雨。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如果家長總是一直保護著孩子,阻止孩子面對挫折和困難,那麼等到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變的懦弱膽怯,缺少抗挫折能力,一遇到失敗,就會鬧情緒甚至崩潰。

家長應該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獨自承受某些事,這也能培養他的抗壓能力、意志力。

2、 孩子能自己解決事情,家長不管

家長怕孩子受傷害,不敢讓孩子做任何事情,但其實孩子的動手能力本身是較強的,他們可以自己獨立解決和完成的事情,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信任,儘量放手讓孩子去做。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哪怕是孩子會犯錯、會受傷,也要學會放手。畢竟人之所以成長,就是不斷地試錯學習。如果不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不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長大了孩子還能夠獨立生活嗎?

他可能會以為人生就是像小時候這樣一帆風順、無憂無慮,不會有任何的困難,等到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就茫然不知所措,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不慣

1、 違背原則和破壞規矩,家長不能慣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需要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起規則意識,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原則問題就是底線問題,有些底線就是高壓線,絕不能觸碰,一觸碰就會觸電,出大問題。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比如孩子第一次偷拿別人的東西,如果家長知道了卻沒有制止,也沒有責罰,那孩子就會覺得這種不勞而獲、不會被懲罰的事情是可以做的。只要孩子有了這種思想,長此以往,他可能就習慣了這種獲取東西的手段,結局會如何,可想而知。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讓孩子從小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如果從小孩子就有規則意識,那麼整個成長過程會比較和順;如果從小就沒規沒矩的,養成習慣後,可能就需要用一生來糾正。

2、 孩子不尊重別人的行為,家長不能慣

有些孩子從小被寵溺慣了,會養成驕縱的性格,覺得什麼事情都是他最大,以他為中心,驕傲自大,做事情也蠻橫無理。如果有人不順著他,他就會做出不禮貌、不尊重別人的行為。如果這種情況家長還慣著孩子,等出了社會,可能會吃盡苦頭。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家長應該對孩子從小進行禮貌教育,行事要有分寸,待人要禮貌尊重。一個懂尊重、謙卑有禮有教養的人,會讓人感到很舒服,這將會成為孩子往後人際社交的資本。

3、 孩子對事情沒有責任感,家長不能慣

責任感是一個人極其重要的品德素質。

對於遇到事情遇到失敗就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能慣著他這樣做,因為這就是沒有責任感的體現。如果孩子從小就是這樣的無責任感,長大後能有多少擔當呢?

孩子千萬不能慣,做到“兩不管、三不慣”,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暢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一個人不敢正視自己的失敗和錯誤,不敢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遇事只會推脫,只會挑容易的事情做,這樣的人是懦弱的,是被看不起的。孩子沒有責任感,家長一定不能慣,要培養他的責任意識。

總結

每個孩子都有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家長不從小就抓好孩子的教育,過於放任孩子,一旦養成不好的習慣或者品德,長大了就難以糾正了。

有個詞叫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對於一些小細節,家長一定要多多關注,把孩子的壞毛病壞習慣扼殺在搖籃裡。只有父母自身引起重視,才能夠真正地對孩子起到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