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一年有四季,春種秋收,其實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一旦錯過了季節,只會徒勞無獲。

著名教育學家裴斯泰洛奇指出:教育如同園丁的藝術,園丁對樹木的實際成長並不能有所作為,生長的原理存在於樹木本身。他既沒有提供生命也沒有提供呼吸。他只是看守著,以防任何外部力量的傷害或干擾。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什麼職業最累?炎熱的夏天在功底搬磚?扛著兩桶純淨水一口氣爬到16樓?大街小巷地送快遞?都不是!帶孩子最累!

要說帶孩子,看似是寶媽的"職業",卻又是寶媽的職責,唉,沒辦法啊。生了孩子咱就得養啊,原本以為帶孩子是件很輕鬆快樂的事情。卻發現比大學時期的邏輯學還要複雜深奧。很多年輕寶爸也來"搶鏡頭",說帶孩子比打遊戲升級還要累。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不敢相信吧,現在最早的一批00後,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子,晉升為寶爸寶媽,但是畢竟是第一次帶孩子,完全是摸不著頭腦。讓父母帶?長輩的觀念和帶孩的理念還是不敢接受,自己要陪伴孩子的成長。當孩子逐漸長大後,才發現曾經的"雄心壯志"完全被"打臉"。

帶孩子太難了,孩子年幼,犯了錯不敢打不敢罵,講大道理也是"對牛彈琴"。原以為帶孩子可以感受做父母的"權威",卻發現孩子完全唱反調。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公司財務部的年輕寶媽菲菲,最近一直在午休時間"串門",和我們傾訴她帶孩子的"九九八十一難"。"我太難了各位, 孩子今年5歲了,但卻是個混世小魔王,我無論怎樣打罵孩子,孩子完全死性不改。"看著菲菲唉聲嘆氣的樣子,我問他孩子以前不是挺懂事的嗎。菲菲說那是孩子年紀小,還沒到叛逆期,現在5歲的孩子,在家長目無尊長,完全是無法無法的"小魔星"。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每天下班回到家,菲菲都看到孩子將客廳、房間搞得混亂不堪。滿地的玩具、水漬、水果皮還是水彩,菲菲訓斥孩子幾句之後,孩子不但沒有任何行動,還和父母頂嘴,說玩具就應該爸爸媽媽收拾。爸爸出於寵愛,只是假裝生氣,然後自己將玩具收拾乾淨。晚上吃飯的時候,孩子非要看手機才吃飯,菲菲沒有同意,孩子就將飯菜都扔在了媽媽臉上。大發雷霆的菲菲對孩子一陣打罵,孩子竟然沒有哭,只是冷聲說"你等著"。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果不其然,第二天菲菲回到家,看到了孩子的"報復",幾件白色衣服和裙子,都被孩子塗上了口紅,家長的鞋子也都被孩子灌滿了水。看著孩子得意的模樣,忍無可忍的菲菲從廚房拿起菜刀恐嚇孩子:"你再不聽話,今晚等你睡覺媽媽砍死你!",受到驚嚇的孩子"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冷靜下來的菲菲感覺自己的行為有些偏激,就抱著孩子道歉,還答應明天給孩子買玩具。孩子一晚上都沒有睡好覺。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這孩子到底該怎麼管啊!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看著菲菲苦惱的樣子,我向她分享了教育孩子"兩不管三不慣"的方法,孩子變得乖巧懂事,家長也不用太過操心。

兩不管

1、孩子的獨立性不管

有些家長看到年幼的孩子嘗試自己做事情時,擔心孩子受到傷害,都會阻止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缺乏獨立自主性。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品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有擔當、能夠獨立、有社會責任感。他們通過勞動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2、孩子能夠承受的事情不要管

現在很多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稍微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哭鬧甚至逃避困難。在孩子能夠承受心理壓力、挫敗感,家長不要幹過多保護孩子。讓孩子習慣壓力和困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勇敢面對更大的風雨,今後才能夠獨當一面。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三不慣

1、孩子沒有責任感不慣

有些孩子犯了錯,為了逃避家長的指責,就會撒謊推卸責任。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及時引導,長大遇到問題就會下意識地推卸責任,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今後在職場很難有太大的作為。家長一定要改掉孩子推卸責任的習慣,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這樣孩子將來在遇到事情時也會勇敢承認,然後解決問題。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2、違反原則不慣

有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但是為了小小的自尊心,就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的孩子,久而久之,會對原則觀念產生模糊,沒有了自我約束的能力,很容易"誤入歧途"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有原則意識,讓孩子明事理,懂規矩。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3、目無尊長不慣

禮貌的行走社會的立身之本,孩子沒禮貌,對長輩惡言相向,和父母頂嘴,這樣的孩子太過自我,長大後做任何事事情都憑個人的喜好,在社會上會吃虧。而且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們也不會受人尊重,逐漸成為"孤家寡人"。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雖然孩子是嚮往自由的個體,但是家長還是要給孩子一個適當的規範,孩子才不會"放肆"成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想孩子長成什麼樣,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半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此套全綵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全套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更加有助於孩子智商和情商的雙發展。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這套繪本一共10冊,分別是《媽媽我愛你》《我一定行》《創造奇蹟》《善良的朋友》《我有擔當》《寬容的力量》《我很善良》《媽媽我能行》《大家一起來分享》《從小有愛心》,專門為2-8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會少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