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創制九州使中國的疆域無比遼闊——中華文明五千年(2)

五帝之一的少昊,姬姓,名玄囂,即上文說到的黃帝長子,又稱白帝,出生於江水,即今河南省新鄭。黃帝死後,埋葬在橋山,傳位於長子玄囂。玄囂生

僑極,僑極生高辛,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嚳。而昌意則居住在若水,娶了當地土著蜀山氏女昌僕為妻,生下高陽,即顓頊帝

是誰創制九州使中國的疆域無比遼闊——中華文明五千年(2)

是玄囂傳位給昌意的兒子顓頊。顓頊是通常稱為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乾荒,號高陽氏,生於今河南省濮陽,古地名是帝丘。生有鯀曾、稱、魍魎、窮蟬、檮杌等兒子。

顓頊死後,復傳位於玄囂的孫子帝嚳。其實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禪讓制,司馬遷的說法是錯誤的。然而禪讓制並非是眾人想象中的那麼理想化,少昊遺志傳位於顓頊,但隨著實力的分化組合,出現了強有力的競爭者共工。《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從上面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共工與顓頊爭奪天下共主之位的鬥爭十分激烈。顓頊是黃帝族落系統的勢力推舉出來的共主,這是已經掌握最高權力家族內外勢力的聯合,在這勢力範圍內完全遵循禪讓的規則,當然更要有才能及其卓越的領導技巧。因為大家共同應對的敵人,是在更大範圍部落聯盟中異軍突起的新貴勢力共工,並且共工有非常廣泛的人民基礎與強大的軍事實力。

共工實為炎帝族系後世子孫,他可不像先祖炎帝那樣溫順。隨著少昊帝系力量的衰落,共工領導的部落勢力大增,其氏族成員個個驍勇善戰,必然要挑戰黃帝族系正統的中央權力。現在這個與顓頊爭位的共工,比後世項羽還要勇猛,“折天柱……百川水潦歸”可見戰爭之殘酷,共工對帝位是勢在必得的,他已經不折手段了,後世是關羽水淹七軍,共工則要水淹天下。

可見顓頊能得到天下共主之位是何等的艱辛。幸好有從黃帝開始積累起的人脈與統治經驗,顓頊巧妙利用當時民眾迷信的心理,宣佈共工的行為是逆天而行,使得共工逐漸喪失民心的基礎,最終導致了共工的失敗。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號“高陽氏”。

五帝之一的顓頊成為天下共主後,建都商丘,後遷都帝丘。他在位有七十多年時間,嚴格遵循祖宗黃帝制定的政策,使天下得以安享太平。漢初的歷法基本上沿用了秦以來的顓頊歷。

顓頊是繼黃帝之後少有的明君,據說是英明的黃帝,隔代指定的接班人。司馬遷的《史記》說,他治理下遼闊的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遼寧一帶),南至交趾(今廣東、廣西、越南一帶),西至流沙(今甘肅一帶),東至蹯木(今東海)”。顓頊在位期間創制九州,使中國首次有了版圖界線,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別、長幼有序,下令民間禁絕巫術,定下四季與二十四節氣,都是他作為中華文明奠基者之一作出的偉大貢獻。

屈原在《離騷》中,自稱是顓頊帝的後人,可見這位國君之影響力簡直可以超越先祖黃帝了。但顓頊帝在位對先君黃帝等,極為尊崇。古書上記載,顓頊帝的民意基礎十分雄厚,凡是他視察所到之處,都會受到部落民眾的熱烈歡迎與盛情接待。

是誰創制九州使中國的疆域無比遼闊——中華文明五千年(2)

五帝之一的帝嚳娶四妻,,陳鋒氏女慶都,有娀氏女簡狄,炎帝族有邰氏女姜原。帝嚳這四個兒子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不起的人物。帝嚳死,長子摯繼帝位,後讓位於有賢德的堯。有沒有看到,這兩個大點的兒子都是國君。

而兩個小點的兒子更是了不起,一個是五百五十多年商朝始祖,一個是八百餘年周朝始祖。

顓頊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叟生。這個傳承是國君演變成貧民的現實軌跡。

舜家貧,母親又去世很早,父親是個盲人,繼母生弟名叫象,他們經常聯合加害於舜。舜三十歲,堯舉薦並任用了這個窮苦的小子。堯出於私心,認為嫁給舜兩個漂亮女兒娥皇與女英,就可以拴住舜的心,讓這個窮小子對自己死心塌地。

可是堯錯了,等舜參與政事並繼承帝位後,對他一點都不好。據說娥皇與女英也為父親覺得不值,後來不明不白死掉,但舜是名正言順的國君,大錯誤也沒有,也沒有證據證明是舜害死娥皇與女英。這兩個女人死的時候也年老色衰了。

是誰創制九州使中國的疆域無比遼闊——中華文明五千年(2)


歷史還是給以了正面評價,讓娥皇與女英思夫而死,皆大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