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妈祖文化么?是怎么发展的?

文化背包客


海口天妃庙始建于元代,据史料记载,在琼山、崖州、万州和感恩县建有天妃庙,共4所,这是史籍明确记载妈祖信仰在元代传播到海南。

  • 妈祖本宋代福建莆田人,死后被奉祀。

  • 妈祖信仰最初可能是福建人在海南为官,或者福建商人往来沿海一带经商时传入海南。

  • 妈祖在海南又称为天后、天妃等,由海南州县官员和商人捐资修建。

  • 祭祀者以渡海的官员和商人为多,“今渡海往来者,官必告庙行礼,四民必祭卜方行”

  • 元代是妈祖信仰在中国沿海大部分地区得以传播的重要时期。


万折必东x


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中国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中国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清灵书香


大海的无情,吞噬人类的生命,导致人们的恐慌,妈祖作为保偌四海太平,出海人士平安的寄托,快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