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地膜覆蓋早熟栽培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鄉里鄉韻


黃瓜地膜覆蓋早熟栽培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黃瓜供應期比較長,食用方法多,風味各具特色,在蔬菜市場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在農村基本是家家戶戶都要種植。採用地膜覆蓋種植可以為黃瓜生長創造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可以抑制雜草生長,採收期比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黃瓜地膜覆蓋早熟栽培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品種選擇,黃瓜的品種很多,一般作春黃瓜栽培的品種要具備豐產、早熟、優質、抗病、耐低溫的特性,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消費習慣的黃瓜品種種植。


二、播種期,一般播種多用溫床育苗,播種期以定植期往前推25—30天來確定。


三、種子處理,黃瓜種子發芽率可以維持8—12年,但是三年以後的種子發芽力顯著降低,在生產上主要用1—2年的種子,所有在購買種子時要注意。由於幹種子處於休眠狀態,為了打破休眠期和進行種子消毒,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熱水浸種,催芽,當已經有60%的種子開始露白時,就可以停止催芽進行播種。


四、培養壯苗,一般播種3—4天便可以出苗。當三分之二的種子拱土時,必須立即放風降溫(白天25—30℃,晚上10—15℃),土壤不幹燥一般不澆水,防止幼苗徒長形成高腳苗。出現第一片真葉時間苗,間苗後澆水。定植前10天左右逐漸加大白天的放風,減少晚上覆蓋,鍛鍊幼苗。

在幼苗具有2—3片葉時,葉面噴施乙烯利,可以增加雌花數量。播種後30—40天幼苗有3—4片真葉時就可以定植。


五、整地、開廂、施足基肥。一般栽培黃瓜都是要採用高畦,畦寬根據地膜的寬度來確定,一般採用140釐米的地膜,種植兩行,行距60—66釐米,株距27—36釐米。施足底肥和澆透水後將畦面整成瓦變背形,稍微拍緊,有條件的可以施用除草劑。

六、覆蓋地膜,覆蓋地膜時,地膜不行緊貼土面,不要留空隙,邊緣用泥土壓實。


七、黃瓜定植,按照株行距,將定植部位的地膜剪十字形成,然後將黃瓜苗定植,每窩1—2株,壓實,將地膜恢復原狀,在種植黃瓜的根部蓋泥土,避免風將地膜吹破。


八、整枝搭架,植株開始抽蔓時要及時搭架綁蔓,管理方法與露地種植相同。


九、天旱及時澆水,雨後及時排澇,防止病蟲害。


地膜一般是一蓋到底,中間不需要揭膜。平常注意如果地膜被風吹破或者吹開後要及時覆蓋好,壓上泥土。


老周說三農


將地深翻,去除雜草,桔杆,菜根葉等雜物,有農家肥者最好,無農家肥撒上一些複合肥,曬上一二天,將土疙瘩捶平,打碎,並用耙子耙平,然後起壟做畦,根據黃瓜地的株距,行距的要求,做成槽形,。然後,就可按照株行距的種植要求下種了,每窩3到4粒種子,注意,播種時可先開行澆水滲溝,待水滲入土地後,就可播種了,也可以挖穴滲水點種,,再下來用周圍的細土覆蓋種子,大約半勺一1寸的土,不能太厚,影響生根發芽。然後稍耙平後,就可蓋地膜了,大約三到五天就黃瓜幼苗長出。這時,用刀子只劃開地膜有苗的地方,使其幼苗裸露在地膜的表面,苗的周圍不能劃,因為,地膜有提高地溫,防雜草,防病蟲害的作用。記住一定要小心操作,不可弄壞苗頭。下來就是田間管理,施肥,澆水,搭架,防病蟲害,收荻,採摘等生產環節了。由於扁幅過長,這裡就不多講了。





阿新252937759


    具體如下:(1) 選擇早熟品種,如早豐1號、早青1號、津雜1號、津雜2號、湘黃瓜1號、湘黃瓜2號等。(2) 溫室或溫床育苗,培育適齡壯苗。(3) 早整地,施足基肥。畦面整成圓頭高畦,高10~15 釐米,寬60~70釐米,溝寬40~50釐米,覆蓋90~100釐米寬的透明薄膜。

    4月上旬,當地溫升高且穩定在12℃以上時,選晴天定植。在覆蓋地膜上按50~60釐米x25釐米的行株距開定植口。栽苗不宜過深,以利緩苗。栽後澆稀糞水,用土封嚴定植口,以促提早緩苗。

  畦溝不蓋薄膜,留作灌水和追施化肥用。定植後,為防止早春晚霜,低溫傷害,還可在畦上加蓋一層拱膜。  加強中後期的肥水管理,防止植株早衰。(4) 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露地栽培。






燕子生活情感劇


我是 ,專注三農問答。

黃瓜地膜覆蓋眼熟栽培一般包括品種選擇、育苗、定值、田間管理等幾方面,那麼栽培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地膜覆蓋栽培有栽培面積大,產量產值高的特點,而且地膜覆蓋省工、省肥、省成本,可提早上市10天左右,前期產量高。

首先要掌握適宜的苗齡,培育壯苗

地膜覆蓋栽培的防風、保溫、保溼能力都不如棚栽,所以不能用大苗、中苗來定植,最好選用30天左右的偏小苗木來定值,這樣傷根少、緩苗快,有利於黃瓜苗的成活。

第二點要注意的是定值時注意通風

定植前4~5天白天逐漸加大通風量,使幼苗在定植後能適應新環境,定植前幼苗鍛鍊的程度,可根據定植地設備而定。如定植地防寒條件和苗床相同時,可稍差,地面覆蓋栽培時要加強。

第三點,提前選好地塊,精細整地,及早定植

黃瓜忌連作,最好隔3年種一次。上年秋作 收穫後深翻,充分凍曬,熟化土壤。定植前10~15天整地作畦,每畝施底肥1~1.5公斤。定植選晴天上午進行,先開溝澆水,再座苗蓋土,最後扣上薄膜,蓋嚴封上,提高唯溫,促進緩苗。

第四要注意施肥和苗床

地膜覆蓋枝培在管理上和一般栽培有些不同,增施底肥時要一次施足,但對生長期較長的黃瓜來說,在生長季節還要揭膜追肥,底肥數量可增到每宙1.5~2萬斤。底摘要足,不足時播種或定植前要澆水造埔。土要細、畦要平,不帶坷垃,扣膜時使土面和薄膜密切接觸,才能有防雜草和好的保溫作用。

最後一點要特別注意的幾個小方面

(1)小高畦或壟栽,薄膜應蓋到壟高的一半處,兩邊用土壓實,蓋膜太寬,澆水時不利於水的滲入。(2)定植孔用細士蓋嚴,防止膜下較高溫度的氣體由孔排出,烤壞苗子。(3)生育中後期,在兩行瓜秧中間易出現“壟心早”。這時要常中耕壟溝,最好是在澆水前中耕鬆土,澆水速度減慢,使水儘量向唯中滲透。

總之,對於黃瓜地膜覆蓋栽培,重點還是我們自己要更勤快一些,用心照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懂的技術問題要及時查詢資料、資訊專業技術人士,以免造成經濟損失,不要因“懶”破財!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達人朋友指正,也希望提問者發表自己的見解,一起探討交流!



新力量傳遞


將地深翻,去除雜草,桔杆,菜根葉等雜物,有農家肥者最好,無農家肥撒上一些複合肥,曬上一二天,將土疙瘩捶平,打碎,並用耙子耙平,然後起壟做畦,根據黃瓜地的株距,行距的要求,做成槽形,。然後,就可按照株行距的種植要求下種了,每窩3到4粒種子,注意,播種時可先開行澆水滲溝,待水滲入土地後,就可播種了,也可以挖穴滲水點種,,再下來用周圍的細土覆蓋種子,大約半勺一1寸的土,不能太厚,影響生根發芽。然後稍耙平後,就可蓋地膜了,大約三到五天就黃瓜幼苗長出。這時,用刀子只劃開地膜有苗的地方,使其幼苗裸露在地膜的表面,苗的周圍不能劃,因為,地膜有提高地溫,防雜草,防病蟲害的作用。

(1)選擇早熟品種,如早豐1號、早青1號、津雜1號、2號、湘黃瓜l號、2號等。

(2)溫室或溫床育苗,培育適齡壯苗。

(3)早整地,施足基肥。畦面整成圓頭高畦,高10-15釐米,寬60-70釐米,溝寬40-50釐米,覆蓋90-100釐米寬的透明薄膜。

(4)4月上旬,當地溫升高且穩定在12℃以上時,選晴天定植。在覆蓋地膜上按50一60×25釐米的行株距開定植口。栽苗不宜過深,以利緩苗。栽後澆稀糞水,用上封嚴定植口,以促提早緩苗。畦溝不蓋薄膜,留作灌水和追施化肥用。定植後,為防止早春晚霜,低溫傷害,還可在畦上加蓋一層拱膜。

(5)加強中後期的肥水管理,防止植株早衰。

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露地栽培。


豫見鄭好


你好朋友,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黃瓜是一種我們常用的瓜類蔬菜,在全國各地都有著廣泛的種植,因為不瞭解你具體的區域是哪裡?所以我就根據黃瓜一些各地區廣泛的特性,對黃瓜的地膜覆蓋做了以下幾點的總結:

1、品種選擇, 首先,黃瓜的品種要根據栽培目的和當地的飲食習慣,選擇抗熱或者耐寒等特點的品種;

2、營養土準備和配製,營養土可以選擇年前收割晚稻田的土壤或粘質土壤曬乾打碎備用,也有采用爐渣碳化稻殼澆營養液等各種方法,營養土配置要求將而不應,松而不散,可以用肥沃的菜園土豬圈糞或者是堆漚腐熟的馬糞等等;

3、種子處理,處理種子,多采用溫湯浸泡催芽,其中要注意的是,未出牙之前要進行低溫處理,然後再慢慢的升溫至催芽溫度,此法可以提高種子的生活力和幼苗抗逆力,有利於培養壯苗;

4、定苗分栽,早整地施足基肥,當地溫度穩定12℃以上,可以在晴天定植,覆蓋地膜按50—60*25cm的行株距,定苗後注意防倒春寒;

5、後期管理,加強中後期的肥水管理,防止植株早衰,再有就是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其他管理措施一般等同於露地栽培,以上五點就是我的栽培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