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创!崇州市建立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


如何衡量农业标准化效益?四川给出了一把标尺。近日,成都崇州市发布《崇州市农业综合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下称“体系”),这也是全省首个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为四川乃至全国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提供了范例。


全省首创!崇州市建立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

▲ 崇州市农业标准化推进会

客观评价农业标准化效益,是增强实施主体对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认识,指明标准化工作方向,完善农业标准化反馈机制的重要途径。崇州市在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标准化工作特色,突出“标准化+品牌化”双重考核理念,建立了《崇州市农业综合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为推进当地农业标准化走深走实走远拓展了新路径。


全省首创!崇州市建立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

▲ 《崇州市农业综合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指标结构


考核角度更多元

据崇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体系以GB/T31600-2015《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下称“指南”)中实施效果的考核点为指导,结合标准化实践经验,构建起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全省首创!崇州市建立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

▲ 崇州市首届农业标准化论坛暨崇耕品牌人物颁奖盛典

在考核方向上,该体系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出发,立足农业综合标准化意识、人才队伍、农产品安全性、农民增收、市场效益、整体增长、农药化肥减量、生态环境改善等角度考察了标准化意识、农业总产值、土壤改善等方面内容


考核内容更细化

该体系对指南中的考核点进行了特色化补充与细化在二级指标中,农药化肥减量体现了对指南中农药年用量减少幅度的补充。在三级指标中,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品牌化意识是对指南中农业综合标准化意识的细化;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农产品质量追溯、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品牌声誉是对指南中的农产品安全性的细化;农产品商品化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市场份额、农产品品牌价值是对指南中市场效益的细化;农业标准化覆盖率、农业总产值、品牌化收入是对指南中整体增长的细化;土壤改善、大气改善、水质改善是对指南中对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的细化。


全省首创!崇州市建立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

▲ 第二届小龙虾节《稻田综合种养标准体系》发布会


考核特色更突出

崇州市充分结合当地“标准化+品牌化”

双轮驱动特色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标准化+品牌化”双重考核理念,明确了“标准-质量-品牌”3个环节的串联关系。一方面,在三级指标中,该体系融入了质量意识、品牌化意识、农业品牌化人才队伍、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品牌声誉、农产品品牌价值、品牌化收入等7个品牌化相关指标,成为该评价体系中的突出亮点。另一方面,该体系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以标准化相关指标权重为主,平衡协调品牌化相关指标权重。例如,在意识培育方面,标准化意识权重为0.4,质量意识权重为0.3,品牌化意识权重为0.3;在人才队伍评价方面,标准化人才队伍权重为0.6,品牌化人才队伍权重为0.4。


全省首创!崇州市建立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

▲ 崇耕品牌农产品


考核结果更科学

近日,以体系为标尺,专家组采用听取工作汇报、查看资料文件、调查相关数据等综合考评形式,最终将崇州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评为“优秀”等级,这与此前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验收组的评价基本一致。据了解,崇州市于2017年2月获国家标准委批准建设“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并于2019年9月以99.3+10分的高分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


全省首创!崇州市建立农业标准化效益评价体系

▲ 国家级试点项目考核验收现场

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崇州市确定了“标准化+品牌化”双轮驱动战略,以“标准培育—品牌孵化—崇耕推广”为实施路径,从工作机制、标准架构、意识培育、标准实施、效益提升等五个方面着手,探索形成崇州独有的“五双”标准化工作模式,不仅让标准化思维在崇州根深蒂固,更培育出“崇耕”这一经得起检验的区域公用品牌,使崇州农业不断实现标准提档、品牌增效、产业升级。


主管 | 中共崇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 |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 | 夏海英

执行主编 | 杨建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