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紅樓夢》八十回而中止,以後文稿遺失,是斷臂維納斯之美,也引起數百年來無數文人閒人的無限遐想。黛玉早逝,寶玉與寶釵結婚,婚後又棄釵出家,這些大關節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細節方面,寶玉既然與寶釵結婚,說明他接受了她,為什麼又會棄家出家?他遇到了什麼?仍是未解之謎。


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不妨來推測一下,根據八十回給出的線索,推理以後他們會遇到什麼。

寶黛的愛情,有超塵脫俗之感,作者不會讓一邊“出閨成大禮”、一邊“焚稿斷痴情”的狗血情節發生,潦草得近乎兒戲:黛玉簡直是被賈母王熙鳳集體謀殺的;寶玉犯病,病得成了傻子,在結婚的事情上任人擺佈,簡直是地主家的傻兒子;寶釵最冤,十幾年維持“珍重芳姿晝掩門”的端莊,卻在一生最大的婚事上,頂替別人出嫁,斯文掃地。


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只能是黛玉早逝,死後才有金玉聯姻。

寶釵知道寶黛的感情。她曾經試圖競爭過,但早已退出,只作為愛情的旁觀者而存在。在與寶玉結婚之初,寶玉面對妻子,懷念戀人,卻不需要向妻子交代,能夠得到妻子的理解和尊重。這對寶玉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心理安慰。


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但是,僅靠心理安慰,是不能生活的。賈府的敗落,已經到了不可能自欺欺人的地步。不僅是不能維持從前的虛假繁榮,甚至連衣食生計都成了問題。這時候,賈府之中,毫無意外地,需要一個男子出面謀生來維持家計。

寶玉最恨“祿蠹”,當然不肯為“經濟”而折腰。軟弱的“銀樣爉槍頭”,偏偏在這件事上“匹夫不可奪志”。


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寶釵自己,是沒有謀生能力的,她不過是管理才能。這不是寶釵無能,而是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分工。寶釵只能通過影響寶玉、督促寶玉、甚至是逼迫寶玉去謀生,去走上“仕途經濟”之路。

家事越敗壞,經濟越崩潰,寶釵的逼迫越急迫,寶玉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在婚前,面對寶釵的規勸,他可以“拿起腳就走了”。但是婚後,面對枕邊人的日夜規勸,寶玉根本無處可逃。


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一邊是現實生活越來越難以容忍,一邊是內心中對從前戀人的無限思念——不止是黛玉之死,也包括襲人的別嫁。他從前認為是“同死同歸”的終身伴侶,他曾經對她們許下“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的諾言。越懷念從前的戀人和從前的生活,就越無法忍受眼下的現實。


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當時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的時候,他未必當真,她們也不會當真。可是他終於走上這條路,是逃避現實、逃避社會與家庭的責任,可是終於兌現了他那看似靠不住的諾言。



各位看官,喜歡歷史的麻煩記得點贊關注轉發哦~


紅樓夢原著,賈寶玉最後拋棄寶釵,棄家為僧的原因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