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投資者”標準落地 上市公司定增杜絕“套利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3月20日,證監會發布《發行監管問答——關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戰略投資者有關事項的監管要求》(簡稱《監管問答》),通過監管問答的形式,明確了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基本要求、決策程序和信披要求。

《監管問答》釐清了戰略投資者的定義,大幅提高了認定門檻,有利於市場排除套利型、投機性的假“戰投”。

此前在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再融資新規,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享受鎖價發行、發行價打八折、鎖定期減半。因此新規實施之後,上市公司的定增熱情爆發。

但如何界定戰略投資者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本次發佈的《監管問答》讓爭論有了答案。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對戰略投資者的嚴格要求可以減少市場純粹的套利行為,幫助上市公司引入真正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協同作用的投資者,有利於定增市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更有利於上市公司做大做強。

再融資新規出臺 “戰略投資者”身份不一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制度部分條款調整涉及的相關規則,公告了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簡稱《創業板管理辦法》)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的決定。

上述再融資調整的核心內容,是優化非公開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按照調整後的新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決議提前確定全部發行對象且為戰略投資者的,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8折,鎖定期18個月且不受減持規則制約。另外,定價基準日也可以選擇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者發行期首日。

這被市場稱為“鎖價定增”。新規出臺後,不少上市公司推出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定增方案,但方案對於戰略投資者的認定標準彈性較大。

成為上市公司定增戰略投資者的,有大股東、專業投資機構、董監高、員工持股計劃、公募及私募基金產品、資管計劃通道產品等,在多數公司的定增預案中,並未對發行對象為何屬於戰略投資者進行明確的說明。

“自家人”頻頻變身戰投

據《證券時報》報道,按預案公告日顯示,自2月14日起,182家公司發佈再融資預案,其中有98家公司採取定價方式,涉及募集資金1259億元。由於並非所有認購對象都能享受到定價發行的優惠,因此,這輪再融資熱潮中,認購對象的身份便成為市場焦點。

梳理上述公司定價定增的認購對象可以發現,主要包括大股東、實控人及關聯方、自然人、機構投資者三大類。而除了大股東、實控人及關聯方,許多方案中的實業企業、基金公司、資管計劃、自然人、員工持股計劃等,實際上是藉助了“戰略投資者”之名,享受八折、18個月的鎖價優惠。

政策紅利下,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人參與定增的案例集中湧現。有些公司實控人親自下場,還有的公司攜董監高、員工持股計劃參與認購。例如雪人股份、盈康生命、壘知集團、宏昌電子、恆邦股份等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出現在了各自的定價定增預案中。

其中恆邦股份的定增預案中,擬引入18家認購方募資近32億元,除了包含自家員工持股計劃,財務投資屬性較強的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和投資集團也位於戰投之列。

此外,認購對象含董監高相關人員的定價定增方案也不在少數,如柯利達、北京利爾、三德科技、赤峰黃金、科順股份、福日電子、東珠生態等。

監管問答明確“戰略投資者”標準

3月20日,證監會發布的《監管問答》對定增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要求進行了明確,同時確定了相關決策程序、信披要求以及保薦和服務機構的履職要求。

《監管問答》顯示,《實施細則》中的戰略投資者是指具有同行業或相關行業較強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與上市公司謀求雙方協調互補的長期共同戰略利益,願意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較大比例股份,願意並且有能力認真履行相應職責,委派董事實際參與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幫助上市公司顯著提高公司質量和內在價值,具有良好誠信記錄,最近3年未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投資者。

此外,戰略投資者還應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是能夠給上市公司帶來國際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資源,顯著增強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帶動上市公司的產業技術升級,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二是能夠給上市公司帶來國際國內領先的市場、渠道、品牌等戰略性資源,大幅促進上市公司市場拓展,推動實現上市公司銷售業績大幅提升。

本次《監管問答》還詳細規定了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決策程序,包括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上市公司內部決策程序、股東大會特別決議等。在非公開發行股票完成後,上市公司應當在年報、半年報中披露戰略投資者參與戰略合作的具體情況及效果。

除了事前、事中、事後對戰略投資者參與定增進行約束外,監管問答也要求保薦機構和發行人律師履行核查義務,並發表相應的核查意見。在新老劃斷上,證監會表示,以監管問答發佈為界限,尚未向證監會提交再融資申請的上市公司,應當按新規要求辦理。

投行人士預計,以目前引入戰投方式發佈的定增預案中,僅有10%-20%的比例能夠被證監會受理,上市公司或再現批量修訂非公開發行預案。

新規後首家方案亮相

在消化政策的同時,上市公司也已快速行動起來。

3月22日,亞威股份發佈2020年非公開發行A股預案,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也是《監管要求》發佈後,第一家明確引入戰投、並進行細緻說明的非公開發行預案。

公開資料顯示,亞威股份本次非公開發行對象為建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建投投資”)。本次發行前,建投投資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發行完成後,按本次發行數量上限進行測算,建投投資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將達6.43%。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亞威股份此次的方案遵照了證監會新規的要求,詳細披露了有關戰略投資者的信息。包括建投投資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情況,亞威股份與建投投資合作協議的簽署情況等,信息十分詳細。

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 76 家公司按再融資新政調整了定價定增的方案但尚未申請審核,涉及融資規模超 711 億元。其中僅有三安光電、凱萊英、海聯金匯、龍泉股份、九強生物等少數公司的認購對象相對符合戰略投資者的要求。也就是說,這些公司都需要修改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