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發佈機構:普益標準

研究支持:普益寰宇研究院•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

發佈時間:2020年3月24日

摘要

2019年度,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和單項排名結果如下:

綜合理財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華夏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漢口銀行和長沙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

發行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中國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長安銀行和漢口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

收益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渤海銀行、恆豐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和中信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南京銀行、貴陽銀行、盛京銀行、營口沿海銀行、葫蘆島銀行、徽商銀行、大連銀行(並列第六)、錦州銀行、貴州銀行和廣州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江南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天津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貴州花溪農商銀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合肥科技農商銀行、成都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陽泉市郊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風險管理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徽商銀行、長安銀行、晉城銀行、重慶銀行、天津銀行(並列第五)、長沙銀行、北京銀行、晉商銀行(並列第八)、青島銀行、齊魯銀行(並列第十)和重慶三峽銀行(並列第十);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並列第七)、杭州聯合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

理財產品豐富性: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徽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並列第三)、盛京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江蘇銀行、東莞銀行和大連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深圳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武漢農商銀行(並列第九)。

信息披露規範性: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渤海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並列第四);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甘肅銀行、福建海峽銀行、齊魯銀行、貴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鄭州銀行、湖北銀行、廣州銀行和寧夏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阜寧農商銀行、江蘇張家港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內蒙古呼和浩特金谷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浙江禾城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

【轉載本報告請註明來源:普益標準(ID:pystandard),考慮文章篇幅原因,本次農村金融機構各分類指標排名僅展示前150名,如需獲取完整版報告PDF版,請添加普益君微信:pystandard01。】

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19年度)

研究員:康箐芸 於康

此次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採用自2019年2季度開始啟用的“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體系5.1版”,並以2019年度為觀察期計算。我們對觀察期內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進行統計與評價,同時輔以評估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各家銀行理財業務的產品研發、投資管理、產品銷售、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考察與分析。本次排名對象為所有在本年度發行過產品的內資銀行或本年度未發行產品但有產品存續或到期的內資銀行,共計412家,較2018年減少85家;其中包括全國性銀行18家(國有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城市商業銀行123家,農村金融機構271家。本年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囊括了所有預期收益型產品(包括封閉式、半開放式和全開放式產品)和淨值型產品。

我們的數據來源於銀行通過公開渠道披露的信息、與銀行簽訂的數據交換協議及每季度銀行反饋的動態問卷,本次報告所使用的問卷以2019年4季度所返問卷為基礎。其中,動態問卷的反饋信息中涵蓋了各家銀行的發行總量及存續數據。據此,我們對2019年度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總量進行了估計。

截至2019年末,全市場商業銀行(不包括外資銀行)存續91921款理財產品,較2018年度減少17257款,同比下降15.81%;總體理財存續規模為26.84萬億元,較2018年末減少5.16萬億,同比減少16.13%;非保本理財存續規模為24.81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2.77萬億元,同比上升12.57%。

從發行主體類型來看,2019年末全國性銀行理財產品的存續數量及存續規模均領先,城市商業銀行次之,最後是農村金融機構。其中,全國性銀行(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存續數量為36108款,同比(較2018年末,下同)減少23.62%,存續規模為20.89萬億元,同比減少15.66%;城市商業銀行存續數量為33468款,同比減少2.91%,存續規模為4.53萬億元,同比增加1.34%;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商銀行、農信社、農合行)的產品存續數量為22345款,同比減少18.54%,存續規模為1.42萬億元,同比減少3.40%。

從認購對象來看,2019年末個人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61282款,同比增長6.85%,存續規模為20.87萬億元,同比增長17.18%;機構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5356款,同比減少20.00%,存續規模為3.13萬億元,同比增長17.67%;同業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1247款,同比減少39.38%,存續規模為0.82萬億元,同比減少45.33%。

在轉型背景下,全國性銀行的理財能力競爭仍然激烈,其中興業銀行在各方面穩健發展,綜合理財能力在全國性銀行中蟬聯榜首。城市商業銀行中,江蘇銀行風險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能力持續保持城商行前列水平,綜合理財能力在城市商業銀行中位居第一。農村金融機構中,江蘇蘇州農商銀行發行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加強了風險控制能力,綜合理財能力由上年的第12名上升至第6名。

2019年,銀行理財業務轉型不斷深化。從監管層面來看,陸續出臺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稿)》等配套監管制度細則,為理財業務轉型落地給予配套政策性指導。補充完善的監管細則對於統一監管標準、促進行業公平競爭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2019年以來保本理財退出市場速度加快,部分領先銀行甚至提前“下線”多隻保本型理財產品;與此同時,淨值型理財產品的規模和數量均呈現大幅提升,淨值化轉型初成氣候,零售化、淨值化成為多數銀行理財轉型發力方向。具體來看,零售理財存續數量與規模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存續零售產品數量超過6萬款,存續規模在2019年末已達到20萬億;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方面,2019年末淨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10.95萬億元,規模佔比達到40%以上,淨值化轉型發展程度有顯著提升。從市場結構看,理財業務轉型仍由全國性銀行與實力較強的區域性銀行主導和推進,市場頭部效應彰顯,一部分小型銀行已陸續退出理財產品發行市場。

從行業動態看,2019年作為理財子公司元年,已有多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並開業。自2019年6月建信理財開業以來,已有11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其中包括6家國有行,3家股份行和2家城商行,另有5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准籌建;理財子公司產品暫時延續了銀行的投資風格,以固收類為主,並積極佈局權益類;同時,依託母行優勢,多家銀行開發並推出了養老理財等創新產品。隨著理財子公司逐漸步入正軌,在新型產品不斷面世的同時,其承接母行存量業務的工作也在展開,過渡期內多數銀行保留母行資管部。

未來,隨著淨值化轉型的完成,銀行理財的業務體系、產品體系、組織架構等將迎來重塑,子公司制將成為中國理財市場主要運行模式。在理財子公司制轉型背景下,多元化銀行理財產品體系逐步建立,理財產品區域化壁壘有望打破,流向權益市場的資金或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銀行理財市場將在理財子公司的帶領下,逐步進入標準化、規範化的發展新階段。

綜合理財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華夏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漢口銀行和長沙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

2019年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華夏銀行。

2019年度,興業銀行各考核單項表現優秀,其中發行能力、理財產品豐富性和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在全國性銀行中均位於前四,其他子項評定也均位於全國性銀行前列,綜合理財能力在全國性銀行排名第一位;招商銀行2019年度理財發行能力和信息披露能力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一位,助其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中國光大銀行行內風險管理能力表現優秀,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二位,收益能力和信息披露質量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前列,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2019年度全國性銀行綜合排名前十強中,國有銀行與股份制銀行的比例為2:8,與2018年相比,新增一家股份制銀行,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當前已有9家全國性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陸續獲批開業,另有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銀行理財業務獨立化、專業化運作深入推進。且全國性銀行在客戶資源、資產配置能力、人才儲備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未來全國性銀行在理財綜合能力表現方面將展現出更高的競爭力。

2019年度,城市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漢口銀行和長沙銀行。

從綜合得分來看,江蘇銀行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依舊領先,理財風險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規範性表現突出,位於城商行中第一位且可與全國性銀行抗衡;南京銀行和北京銀行分列城市商業銀行綜合排名第二、第三位,南京銀行理財收益單項能力排名第一位,而北京銀行在理財發行能力方面位居首位。理財子公司在理財業務發展方面享有更多的政策紅利,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批籌速度的加快,區域性城商行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此,城商行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需重新制定戰略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自身區域性優勢,並補足業務短板,以順利完成理財業務的轉型升級。

2019年度,農村金融機構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

從參與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數量來看,2019年度參與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為271家,較2018年減少了84家。當前監管層意在引導銀行理財業務向子公司制轉型發展,而大部分農村金融機構缺乏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硬實力,且部分中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在資管人才儲備、系統建設、產品研發等方面存在明顯劣勢,難以支撐後續資管業務的轉型與發展,或將被迫考慮新的發展方向。在頭部機構中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和重慶農商銀行理財綜合能力排名位居農村金融機構前三位,理財業務發展能力較強。

表1: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行榜(2019年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分類指標測度

1 發行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中國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長安銀行和漢口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

此次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對發行能力的計算主要包含了存續規模總量、存續規模增長率、當期發行規模、非保本規模佔比和淨值規模佔比五個部分,其中存續規模總量得分分值較大。存續規模總量得分延續此前的計算方式,將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納入計算範圍;存續規模增長率和發行規模則只考慮非保本理財產品。和與上一版本相比,此版本對更加側重對於非保本理財發行能力的考察。

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2019年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中國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2019年末全國性銀行(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存續數量為36108款,同比減少11171款,存續規模為20.89萬億元,同比減少15.66%。其中,國有銀行存續款數為17141款,同比增加1110款,存續規模為10.86萬億元,同比減少9.20%;股份制商業銀行存續款數為18967款,同比減少12281款,存續規模為10.03萬億元,同比減少21.70%。

在2019年度發行能力排名中,招商銀行發行規模量較大,存續規模靠前,淨值化轉型程度(以規模計算)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一,綜合表現優異,促使其發行能力總得分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一位;中國工商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在存續規模子項上取得第一名,且具有較高的規模增長率,發行能力總得分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二位;興業銀行憑藉在發行規模量及淨值規模佔比方面的優異表現,佔據全國性銀行發行能力排名第三位。

在城市商業銀行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長安銀行和漢口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2019年末城市商業銀行存續數量為33468款,同比減少1002款,存續規模為4.53萬億元,同比減少1.34%。

北京銀行存續規模總量在城市商業銀行中位居前列,同時其淨值轉型速度良好,發行能力總得分排名與上年度保持一致,繼續佔據城市商業銀行榜首的位置;上海銀行理財發行規模保持了較高水平,同時,其全年存續總規模在城市商業銀行中排名前三,促使其發行能力總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寧波銀行則在理財存續規模和發行規模方面繼續發力,整體表現出色,發行能力位列城市商業銀行第三位。

在農村金融機構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2019年末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商行、農信社、農合行)的產品存續數量為272345款,同比減少5048款,存續規模為1.42萬億元,同比減少3.40%。

上海農商銀行的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總量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同時在發行規模、理財業務結構方面表現較好,其發行能力總得分保持在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重慶農商銀行非保本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總量居農村金融機構首位,淨值轉型速度較快,促使其發行能力總得分排名農村金融機構第二位;廣州農商銀行在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總量上僅遜於上海農商銀行和重慶農商銀行,其發行規模靠前,理財業務結構健康,綜合使得其發行能力總得分排名農村金融機構第三位。

表2:發行能力排行榜(2019年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2 收益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渤海銀行、恆豐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和中信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南京銀行、貴陽銀行、盛京銀行、營口沿海銀行、葫蘆島銀行、徽商銀行、大連銀行(並列第六)、錦州銀行、貴州銀行和廣州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江南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天津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貴州花溪農商銀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合肥科技農商銀行、成都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陽泉市郊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此次使用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對收益能力的計算延續了此前的計算方式,主要包含了超額收益和星級產品評定兩部分。其中,超額收益綜合考慮了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的收益水平,由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的超額收益按其規模進行加權平均而來;產品星級評定得分則是對考察期內各家銀行理財產品被普益標準評為星級產品的產品數量進行考察。

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渤海銀行、恆豐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和中信銀行。

渤海銀行理財產品中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過半,且淨值型理財產品收益水平表現優秀,同時,其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良好,在產品加權超額收益子項排名中位居前列,並且其星級產品數量較多,評定得分靠前,綜合使得其收益能力總得分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一位;恆豐銀行憑藉在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水平方面的優異表現,其收益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華夏銀行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水平表現亮眼,星級產品子項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一位,其收益能力排名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在城市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南京銀行、貴陽銀行、盛京銀行、營口沿海銀行、葫蘆島銀行、徽商銀行、大連銀行(並列第六)、錦州銀行、貴州銀行和廣州銀行。

其中,南京銀行依託在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方面的良好表現,加之星級產品數量較多,星級產品子項評定得分居城商行首位,故其收益能力得分為城市商業銀行第一名;貴陽銀行淨值產品規模佔比在城商中名列前茅,同時淨值型產品超額收益表現不俗,其收益能力排名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盛京銀行在星級產品數量子項排名方面位列城商行前三,同時其在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水平方面也表現尚佳,促使其收益能力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三位。

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江蘇江南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天津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貴州花溪農商銀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合肥科技農商銀行、成都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陽泉市郊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在納入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中,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表現優秀,使得其收益能力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與上年相比收益能力名次有顯著提升;貴陽農商行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位居農商行前列,且預期收益型產品和淨值型產品收益得分均表現良好,加權超額收益得分子項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使得其收益能力排名農村金融機構第二位;天津農商行淨值產品超額收益子項得分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二位,憑藉在產品加權超額收益方面的優異表現,收益能力位列農村金融機構第三位。

表3:收益能力排行榜(2019年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3 風險管理能力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和招商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徽商銀行、長安銀行、晉城銀行、重慶銀行、天津銀行(並列第五)、長沙銀行、北京銀行、晉商銀行(並列第八)、青島銀行、齊魯銀行(並列第十)和重慶三峽銀行(並列第十);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並列第七)、杭州聯合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

2019年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風控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和招商銀行。

風險管理能力得分計算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為風險管理制度建設、產品層面風控管理表現以及風險事件調整項。從2019年度全國性銀行風險管理能力來看,多數全國性銀行風險管理能力上表現優秀且穩健,在開展資管業務轉型的同時,各行持續完善行內風控制度及流程建設,加強對資管業務全流程的風險管控,將風險管理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

2019年度,城市商業銀行中,風控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徽商銀行、長安銀行、晉城銀行、重慶銀行、天津銀行、長沙銀行、北京銀行、晉商銀行(並列第八)、青島銀行、齊魯銀行(並列第十)和重慶三峽銀行(並列第十)。

和2018年度相比,2019年城市商業銀行整體抗風險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城市商業銀行,其風險管理水平可與全國性銀行抗衡。在監管層大力推動理財業務模式轉型後,不少城市商業銀行也藉此機會重新梳理內部管理結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但整體上來看,城市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可從內部架構、風控流程、產品兌付風險等多個維度進行強化。

2019年度,農村金融機構中,風控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廣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並列第七)、杭州聯合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

從分佈上來看,農村金融機構由於數量眾多,各行實力不一,風險管理能力呈現兩極分化,不同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差異較大,且整體水平較另兩類銀行仍有顯著差異。從得分情況來看,2019年度排名前10的農村金融機構風控平均分18.90分,較前10(含並列)的城市商業銀行差0.54分,較2018年差距縮小了0.14分。

表4:風險管理能力排行榜(2019年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4 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和中國銀行;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徽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並列第三)、盛京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江蘇銀行、東莞銀行和大連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深圳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武漢農商銀行(並列第九)。

產品豐富性排名考慮了投資幣種、投向類型、投資起點、產品對象、產品形式、是否發行淨值型產品、產品日均在售數量、FOF/MOM開展情況等多個維度。2019年度產品豐富性排名對投資起點進行了優化,進一步細分出投資起點為1萬及以下的理財產品;在產品對象類型方面,只考慮個人與機構產品類型,不再考慮同業產品類型。

2019年度,全國性銀行中,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中信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和中國銀行。

隨著行業轉型的深入推進,全國性銀行(或理財子公司)在理財產品豐富性上取得進一步的發展,結合投資者需求和市場環境適時推出了養老理財產品、科創主題理財產品和“抗疫”理財產品等。且全國性銀行憑藉自身投研優勢,在產品創新方面拓展大幅領先區域性銀行。從本年度得分來看,產品投向、投資管理模式、投資起點覆蓋度等是全國性銀行拉開與其他銀行差距的重要因素。

2019年度,城市商業銀行中,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徽商銀行、南京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並列第三)、盛京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江蘇銀行、東莞銀行和大連銀行。

排名前10的城市商業銀行的產品豐富程度平均得分12.40分,與全國性銀行相差0.93分,與2018年0.94分幾乎持平。隨著理財業務淨值化轉型的深入,城市商業銀行加快了淨值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產品類型進一步豐富,當前城商行中已有101家銀行發行了淨值型理財產品,較2018年增加39家。但與全國性銀行相比,城商行無論是投向類型、投資起點設置,還是日均在售產品數量等,仍存在一定差距。後續城商行仍需進一步豐富理財產品線建設,滿足客戶的多樣化投資需求。

2019年度,農村金融機構中,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廣州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深圳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和武漢農商銀行(並列第九)。

農村金融機構由於地域限制,客戶類型相較全國性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更為單一,加之其投研能力較弱,客觀上限制了其產品豐富性的發展。排名前10的農村金融機構其豐富性得分平均為11.33分,與城市商業銀行相差1.07分,與全國性銀行相差2.00分,雖然較2018年的1.35分和2.29分有所縮小,但仍存在較大差距。但部分農村金融機構產品豐富表現出了較強競爭力,廣州農商銀行在投向類型、投資起點、產品對象、產品形式等方面均為滿分,加之其已開始佈局FOF/MOM業務,理財產品豐富性位居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深圳農商行產品幣種較為豐富,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位;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日均在售產品數量列農村金融機構第一位。

表5:理財產品豐富性排行榜(2019年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5 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招商銀行、渤海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並列第四);
  • 城市商業銀行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銀行、甘肅銀行、福建海峽銀行、齊魯銀行、貴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鄭州銀行、湖北銀行、廣州銀行和寧夏銀行;
  • 農村金融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江蘇阜寧農商銀行、江蘇張家港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內蒙古呼和浩特金谷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浙江禾城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

信息披露規範性的考察劃分為針對預期收益型產品及淨值型產品的考察。其中針對預期收益型產品的考察將從發行、到期、運行三個方面評估銀行理財的信息披露質量。而針對淨值型產品的考察則將主要考慮淨值披露質量及頻率。

2019年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渤海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並列第四)。

整體來看,全國性銀行淨值產品信息披露規範性得分較高,有17家銀行獲得滿分。而各家銀行在預期收益型產品的發行、運行及到期方面信息披露不一,使得其預期收益型產品信息披露得分呈現差異。雖然當前銀行理財正逐步向淨值化轉型,但過渡期內商業銀行仍應強化對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合規運營管理。

2019年度,城市商業銀行中,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甘肅銀行、福建海峽銀行、齊魯銀行、貴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鄭州銀行、湖北銀行、廣州銀行和寧夏銀行。

排名前列的城市商業銀行在預期收益型產品的運行與到期方面的信息披露機制較完善,整體信息披露質量較高,有21家城市商業銀行的預期收益型產品運行得分、淨值披露得分均為滿分,並有多家銀行的預期收益產品發行與到期信息披露得分滿分。但與此同時,城市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質量兩極分化較為顯著,多數銀行信息披露質量有待提高。

2019年度,農村金融機構中,信息披露規範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江蘇阜寧農商銀行、江蘇張家港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貴陽農商銀行、內蒙古呼和浩特金谷農商銀行、江蘇江陰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浙江禾城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

農村金融機構信息披露規範性較2018年有進一步提升,其中,125家發行了淨值產品的農村金融機構中,有77家淨值披露得分為滿分。具體來看,江蘇阜寧農村商業銀行淨值信息披露滿分,信息披露綜合得分較高;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淨值披露得分同樣為滿分,且預期收益型產品的運行及到期信息披露得分排名前列,信息披露綜合得分位在農村金融機構中保持較高競爭力。

表6:信息披露規範性排行榜(2019年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評估問卷測度

2019年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的評估問卷分數,得分如下:

表7:評估問卷得分(2019年度)

全國性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城市商業銀行: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農村金融機構: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獨家丨全國412家銀行理財能力年度排行榜(20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