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杨秀清攻打南昌,九十五天打不下,城墙都炸塌了为何就是打不进去?

~唯の嗳倪~


南昌攻防战,是太平军西征时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此战中,太平军选帅失误,打法老套,而清军江忠源临危而出,力挽狂澜。

回顾此战,让我们感受江忠源那勇挑重担的豪情和料敌于先的谋略。

南昌危在旦夕,江忠源挺身而出

1853年5月,太平军开始西征。


清军防御薄弱,太平军迅速扫荡各处。安庆等地闻风而下,西征军兵锋直逼南昌!

此时,南昌乱成一团。早先,南昌城内还有3000清军和2000团练。按理说,5000人守城,和7、8000太平军还是有一打的。

可是,团练头目听说太平军到来,吓得跑了,2000团练一哄而散!


南昌城内,清朝官员紧急开会。看来看去,大家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省城又不能丢,大家决议邀请名将江忠源前来主持大局!

此时,江忠源的职位是湖北按察使,他正在准备去支援江南大营。此时,他接到了支援南昌的指令后,率1300人进入南昌支援!

江西巡抚张芾职位远高于江忠源,但深感自己兵略不济,一切事务全部委托江忠源!

防御布局

江忠源主事后,进行了紧急动员,南昌城内的兵力增加到了5000多人。

随后,江忠源充分发挥自己的“名将光环”,频繁各处求援!张亮基、骆秉章,甚至江南大营,都纷纷调拨援军前来支援。


到8月底时,城内外援军达到了18000多人!

表面上,外围有一大堆援军,但从广西一路和太平军干过来的江忠源非常清楚:那1万多人都靠不住,得靠自己!

江忠源积极进行了防务准备:

1、拆除城外建筑。

在守早期的长沙之战中,由于清军没有及时拆除城外建筑,城外建筑一度成为了攻城太平军的掩蔽。

江忠源毫不手软,积极拆除城外建筑,其中,除了民房外,也有一些名胜古迹被拆除。

2、加修城防。


除了对破败的城墙进行修补外,江忠源还在城内加修了一些土墙,甚至在重点地区加修了月城。这样,即便太平军通过穴地爆破能炸塌城墙,清军依然可以依托土墙、月城进行防御!

3、控制江面。


太平军此时拥有水师之利,他们往往能利用江河之便往来运兵,集中对情军各据点各个击破!

因此,江忠源在江边修筑营垒、炮台,并在可能的登陆口埋伏了数百精锐,以防止太平军攻城部队与水师配合攻击。

可以说,江忠源与太平军作战的丰富经验,使他早早就算好了太平军的进攻套路,提前做好了工作,就等着太平军来了!

壮烈的先锋战!

太平军抵达南昌,士气正锐,准备直接进攻!

此时的南昌城内,大部分人都未经战阵,难免恐慌!

没有信心的部队靠不住!江忠源决心依靠那精锐楚勇,提振士气!


因此,他挑选了400名精锐,主动出城作战!

太平军中,曾天养,人称“飞将军”,也是一位黄忠式的勇将!他率领2000精锐奋勇杀出!

王牌对王牌!楚勇以一打五,好不畏惧,双方往来厮杀,难解难分!

太平军渐渐抵抗不住,但毕竟是精锐作战,一旦认怂,后面的仗不好打!于是,赖汉英伏兵800,令曾天养退军。楚勇以为取胜,趁势追击,不料陷入埋伏,全军覆没!


尽管这宝贵的400楚勇全军覆没,但此战杀伤太平军千余人,气贯长虹!

自此,清军守城部队坚定了信心;太平军也意识到楚勇的骁勇,也放弃了直接进攻的计划,改为土攻!

土攻:赖汉英不是江忠源的对手!

前面说过,江忠源早料到太平军会土攻,早早做好了准备!

此时,江忠源采取了4道保障,坚决抵抗太平军:

1、听瓮法。这是当初守长沙时学会的,拿着水翁来听,发现太平军地道动静后,马上派人提前破坏!

2、棉花法。如果第一招有漏洞,一旦太平军炸开了口子,该快速堵上口子呢?

城上储存棉花被和水缸。一旦城墙被炸开,清军就把打湿的棉花仍然下去!这样,轻轻松松,棉花就能起到沙包的效果,重新阻塞城墙!

3、巡逻法。


楚勇四处巡逻,发现警情,立刻围上去补救!

4、月城法。在太平军可能猛攻的德胜门,令人修筑月城。

而对面的赖汉英,却不是一个将才。

他完全按照江忠源所期待的,猛攻德胜门!


一根筋的赖汉英先后三次炸开城墙,但都被楚勇赶走!

赖汉英打仗不行就算了,这个阶段,还和石祥祯发生了矛盾,双方彼此不配合,官司一直打到了杨秀清那里!

退兵

太平军攻城攻不下,不过,运气还不错,当时外围的清军援军,要么习惯了出工不出力,要么还未成熟。


当时,罗泽南带来的湘军,与太平军打粮部队遭遇,被击败!罗泽南的这支湘军,后来冒出了湘军半数以上的将才,是主要精锐之一,此时,却连太平军打粮的部队都打不过,湘军的崛起,还需时日!

9月下旬,南昌进入多雨季节,太平军挖掘的地道都被淹没,难以作业。无奈之下,太平军撤离南昌!

此战,太平军未攻下南昌,主要还在于指挥官选择失误:赖汉英,洪秀全的小舅子,确实非将帅之才!他只能按照杨秀清过去整理的一些作战原则中规中矩作战,所有一切部署,均被江忠源早早猜中!而他又无协调之才,与将领关系紧张,反不能同心协力!


杨秀清实在受不了赖汉英,果断换帅,以石达开前来主持工作。老赖,被调去删书局,帮洪天王一起删改书籍去了。

如果不是南昌之败,西征军可能不会这么早换帅,今后损失可能更大,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对清军来说,江忠源无疑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杰出。他既能死打硬拼,又能料敌于先,这样的人才,实在太难得了!


就顶层设计来说,此战,也体现了双方在战略探索期的迷茫。

此时,清军集中精锐于江南、江北答应,继续围困天京,上游防务十分空虚,显然,他们依然紧紧只是把太平军当成占据一两个据点的流寇,依然对于太平天国以“开疆拓土”的方式进行战争缺乏准备;而且,南昌城外,齐集的万余大军居然在南昌之战期间依然坐观,这可都还是当时素质较高的部队呀!看来,大清军队,此时依然处于极端混乱、低效的阶段!这不是一个江忠源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太平军,既要北伐,又要西征,却都不敢投入充分力量,所占据地区也及得及弃,没有根据地建设,依然是一副流动习气。显然,此时的杨秀清,对于北伐和西征,除了调动清军、获取粮草供给之外,其战略意图还在摸索阶段!

尽管如此,此战中,江忠源勇挑重担的勇气和料敌于先的将略,依然足以令人铭记!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太平军没那么强悍

早期取胜的原因:

1、清廷不信任汉人,只任用八旗,绿营兵都很少用

2、长毛的军力之所以强盛,更多是因为裹挟着老百姓

3、长毛闹事的区域,没有重兵布防,尤其一鸦以后,重点布防沿海


Riario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一,没有长远政治目标,缺少统揽全局的政治,外交,军事计划。

二,受历史文化影响,小农利己思想太深,贪图享受,放松自我,统治集团忙于内耗。

三,没有让广大百姓获得切实利益,包括地主阶层。

四,在对敌斗争,不重视招降纳叛,瓦解敌方团结。

五,自我封闭,夜朗自大,与国际社会隔绝,没把握好列强(虽都不是什么好鸟)之间关糸,并利用之,甚至敌对。

以上代表个人看法!


阿里4703


杂牌军打不过正规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