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iPad Pro可以代替筆記本電腦”
“小米一億像素手機可以代替單反”


“這些謊言讓人笑掉大牙。”
“那還有更好笑的麼?”
“純電動可以代替汽油車,充電很方便。”

也許是被各種消息渠道的雞湯所迷惑,人們似乎對純電動車的未來充滿了自信,世界上最成功的電動車特斯拉的股價連連攀升,緊跟著豐田;論玩資本,特斯拉還是很牛逼的。但它畢竟還是富人家的大玩具,是家裡往往還有好幾輛豪華代步車那種。作為一個買不起這個大玩具作為家裡第二輛車的“韭菜”們,2020年還是繼續加油吧。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嗯嗯,加油真香,記得要戴口罩喲

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有會玩概念玩股票的企業之外,還有會玩車的企業。玩車的企業當中,大家都在做渦輪增壓,至於原因嘛,無非就是被歐洲的環保法規給逼的;萬幸的是,還有一些頑固分子在執著於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研發。(跑題到此結束)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這個星球的車企當中,誰的技術儲備是最深厚?豐田敢認第二,估計沒人敢認第一了。在他們家琳琅滿目的武庫當中,有被玩厭的渦輪增壓、還有威名遠揚的混合動力、極有可能改變未來純電車遊戲規則的固態電池,還有一直在把玩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這些年來卻玩出了新的花樣。只是這個車企太老實,連牛逼也不會吹,PPT也不會打。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豐田式的思維就是從事物的本質方面去考慮問題,比如說節能減排,它的本質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要麼提升化石燃料的燃效;要麼就是造出靠譜的可再生能源,並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所以,只要是省油,管你是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目前豐田TNGA架構之下的新發動機,比如M20、A25系列,燃效都高達40%以上,要知道,目前還沒有量產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做到這個水平,在燃效方面,豐田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是當之無愧是世界頂尖水準。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動力水平同樣不遜色,第八代凱美瑞身上的M20C 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就可以輸出178匹的最大馬力,與目前比較先進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相當。而且在動力的平順性和運轉質感方面,自吸發動機相比於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有著先天的優勢,那種越踩越有力的腳感更值得細品,細膩的發動機聲也更有質感。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還有就是,既然豐田還有自家引以為傲的混動技術,那就要派上用場。它可以進一步深挖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潛力,避開了發動機燃效最低的轉速區間,讓發動機要麼不工作,要麼就在最高效的轉速區間工作,這期間的油電轉換銜接交給PCU去和電機協調,結果就是極致省油的同時做到了迅猛的動力響應和極高的平順性。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縱觀目前豐田在售的主流發動機,絕大部分主力機型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而且在豐田的未來規劃當中,自然吸氣發動機仍然是重點發展的對象,潛力不容小覷。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但再好的豐田終究也是一輛買菜車”
“熱血男兒,當然要聊聊東瀛寶馬”

沒錯,就是馬自達,這個骨子裡透著倔勁的企業,有了它之後,我們的生活多了一抹魂動紅……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馬自達沒有順風順水的經歷,反而是有周期性的起伏,上一次上升期,是由進口阿特茲開始,直到CX-5的國產化開始而結束,這段時間,魂動設計語言+創馳藍天發動機成為了車迷口中最潮的詞彙。因為追求極致運動感的馬自達從根本上就不能接受駕駛體驗不佳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所以押注在自吸發動機的極致突破上。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自吸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極高的壓縮比。在其他廠商普遍發動機壓縮比13封頂的情況下,創馳藍天卻以13為起步,馬自達第一代創馳藍天發動機最高已經可以達到14:1的壓縮比。而第二代創馳藍天發動機再次實現了突破,達到了18:1的壓縮比新高。要知道,代表民用自然吸氣頂尖技術的豐田A25A發動機的壓縮比也沒有超過13:1。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提高發動機壓縮比對空氣的稀薄燃燒技術、發動機缸體的材質搭配、供油方式的改良等等技術要求都非常高,好在馬自達最終在這些問題上都有了突破,其中最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解決了在高壓縮比之下實現高低標號汽油通吃又不會產生爆震的問題。如今動力強勁、輸出平順、油耗低和可靠性優良這些特質能夠同時集中在一個車型上的,馬自達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前段時間大家都對馬自達下一代平臺的可能性議論紛紛,其中這幾個關鍵詞令人心潮澎湃,後驅、直列六缸自吸、8AT變速箱。這樣的配置,簡直比寶馬還要寶馬。關鍵的是這些消息都不是空穴來風,相關的信息可以在馬自達2019財年3月份報告中看到。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馬自達的上一款四門後驅車,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929,它當時的定位和規格可是要用來抗衡中高級進口車的(日本市場)。如今時隔多日重造大後超,當然需要不少的時間;況且,壓燃技術的直列六缸自然吸氣發動機、8AT變速箱,又是馬自達重0開始需要攻克的難關。怪不得馬自達最近似乎進入了閉關修煉的狀態,也許就是為了集中優勢資源,一舉拿下這些核心技術。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這讓我更期待下一代阿特茲了

現在都在做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我偏偏就愛“自吸”

在渦輪增壓霸佔了絕大壁江山的時代,堅持自吸,深挖自吸的潛力,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技術難關需要攻克;畢竟從90分考到100分要比從60分考到90分要難多了,繼續潛心研究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企真心值得尊敬,最起碼他們保留了百花齊放年代的的最後一絲溫存。

最後我還是想說,即便群魔如何亂舞,“大排量”自吸的魅力依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