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城市,永远的武汉

2020年初,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座城市,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聚集着世界的目光,这座城市叫武汉。一场人类与病毒疫情的搏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里打响。保卫武汉,决战武汉。武汉胜,湖北胜,中国胜!


武汉,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公元1911年10月10日,一声枪响,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二百多年的满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诞生了共和体制。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月7日,北洋军阀派大批军警进行血腥镇压,酿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汉口大惨案。林祥谦、施洋等革命先烈在敌人屠刀前,宁死不屈,慷慨就义。京汉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1927年,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主席出席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
1938年,在抗击日本侵略战争中,一场艰苦卓绝的武汉保卫战打响。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个省的广大地区,历经数百次战斗,毙伤日军25万余人,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寇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最终打败了日本略者,取得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它的身躯高大伟岸,顶天立地。它与上海比肩,称为大武汉。8569.15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12个新加坡国土面积,11个纽约市区、5个伦敦市区、4个东京、14个首尔面积,1400多万人口。两江三镇,长江、汉江,武昌、汉口、汉阳。城中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而武汉东湖是杭州西湖的6倍大,而另一个城中湖汤逊湖,则比东湖还要大的多。水阔山多,有龟山、蛇山、磨山、木兰山、龙泉山,九峰山等。即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绕武汉一周也需要三个半小时,武汉也真够大吧!

武汉,又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擅长音乐的俞伯牙常在汉江岸边弹琴。汉阳集贤村樵夫钟子期善于倾听,二人结为挚友。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 “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子期必然都了解。子期去世后,伯牙摔破了琴,拉断了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能听得懂他弹琴的人,演绎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今天的东湖边还留有“行吟阁”。
武汉是诗的城市,因诗而声名远播。人们读古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感到武汉可真美。“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觉得武汉真神奇。诗仙李白与武汉有不解之缘。李白登黄鹤楼挥笔题诗,忽见崔颢的诗不同凡响,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搁笔离去,留下了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佳话。因此,黄鹤楼旁多了一景“搁笔亭”。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人们几乎能随口吟诵。“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的诗使武汉有了江城的美名。宋之问、贾岛、王维、刘禹锡、白居易,陆游、岳飞等名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一代文豪苏轼在此留下了一副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毛泽东主席曾经数次来武汉留下了大作。1927年春的中国,大革命失败前夕,毛主席来到这里,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局,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对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充满信心。1956年6月,毛主席来到武汉,横渡长江,满怀喜悦之情,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武汉,是毛主席钟爱的城市。
武汉,自古以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称谓。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江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武汉通向外界的交通非常便利,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晚晴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此任湖广总督多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办工厂,兴教育,先后办起了汉阳铁厂、纺纱厂、制麻厂、制革厂、造纸厂等工厂,办起了一百多所新式学堂,修通了京汉、粤汉铁路。在古老的中国,武汉是最早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城市之一,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与位于美国的芝加哥相似,被称为“东方芝加哥”。芝加哥,这个北美工业城市的工人阶级,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于1886年5月1日举行大罢工,催生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诞生。而武汉,这座东方芝加哥的工人阶级,举行的铁路大罢工也谱写了壮丽的华章。

1949年5月16日,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隆隆炮声中,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雄赳赳气昂昂的开进武汉三镇。从此,武汉获得新生,步入了新时代。1957年10月15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大桥位于武昌区蛇山和汉阳区龟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樑。此后,武汉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和白沙洲、军山、天兴洲、鹦鹉洲、沌口、杨泗港,青山等11座大桥,犹如美丽的彩虹,横卧在万里长江之上,把武汉三镇连接起来。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便利的交通,使武汉插上腾飞的翅膀,武汉是工业重镇,也是文化、科技名城。有84所大学,104万在校大学生,985和211重点大学7所。是全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是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强的科研基地,光纤光缆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66%,全球的25%。平均每个工作日有9家企业诞生,平均每天有10项发明专利诞生。武汉,日新月异,欣欣向荣,正在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历史的脚步刚刚跨入2020年,新冠病毒突然袭来,疫情蔓延,武汉遭受空前的灾难。龟蛇流泪,江水呜咽,英雄的武汉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武汉保卫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三百多支精锐医疗战斗集体,四万多名白衣勇士,聚集江城,英勇鏖战。全国各地,海外侨胞的热情支援、友情捐献源源不断地涌向武汉,大爱无疆,气吞山河!56个民族一家人,14亿人民一条心,守望相助,并肩抗疫!在英雄的武汉人民面前,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江城武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图片选自网络。

武汉黄鹤楼

鲁永利 | 英雄的城市,永远的武汉

武汉夜景

鲁永利 | 英雄的城市,永远的武汉

武汉大学

鲁永利 | 英雄的城市,永远的武汉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鲁永利 | 英雄的城市,永远的武汉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

鲁永利 | 英雄的城市,永远的武汉

武汉樱花

鲁永利 | 英雄的城市,永远的武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