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成“夾心餅”,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疫情之下成“夾心餅”,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面對各國疫情的快速蔓延甚至惡化,中國留學生該怎麼辦?

目前在海外到底有多少中國留學生?教育部2018年的數字是153萬,考慮到每年的增長,2019年人數應該超160萬,但這個數據中可能少了一部分“小留學生”。

據悉,英國是有中國小留學生最多的國家,在10-17歲之間,平均年齡14歲,大約1.5萬小留學生滯留在英國。

有人扒出,英國留學費用不低,雜七雜八一年也要60萬起,我們以兩年為例,兩年就要120萬!

所以當家長們聯名申請包機接孩子們回國的時候,輿論一邊倒,多數人不贊同,於是,有條件的人會認為沒條件的人是在“仇富”,事實上,只是“仇富”這麼簡單嗎?

疫情之下成“夾心餅”,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一 不同意“包機”是因為害怕輸入性病例

當我們堅持了兩個月,眼看著馬上迎來勝利的曙光,滿懷希望的時候,這一波平靜的湖水被境外輸入病例打破了。

前兩天還有一個泰國歸來的女子在機場大吵大鬧,拒絕隔離、拒絕檢測,還叫人“閉嘴”,別逼她罵人。這位大媽,你真是厲害,我服了。全國人民的努力,怕要被你一個人毀掉了。

從河南“毒王事件”開始,有境外接觸史卻謊報、瞞報的人已經在大家心裡留下了一道陰影,後來境外疫情爆發,境外歸國華人卻不配合隔離工作,使得人們更加不願意接受“國家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的他們。

疫情之下成“夾心餅”,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二 孩子無辜,但是家長未必

誠然,孩子是無辜的,他們還小,十幾歲的孩子哪裡知道人生路該怎麼選擇,這些路都是父母幫他們選的。

境外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很慶幸自己的孩子在國外,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後來,國內疫情穩定下來了,境外疫情卻形勢危急,這時候,又後悔了,覺得不該把那麼小的孩子送出去的,想要儘快把他們接回家,卻發現有錢也買不到孩子的安全,加上回國機票“一票難求”,就算是18萬一張也搶不到。

於是,欲哭無淚的他們在發現有些事情有錢也辦不到後,無奈之下聯名向政府申請“包機”。

所以,當初為什麼送孩子出去呢?哭又有什麼用呢?

孩子那麼小,你就送出去了。為人父母者,不管是否有條件送孩子出國,都肯定會譴責送孩子出國的家長們啊。

疫情之下成“夾心餅”,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三 國外留學費用高,是拿人民幣給外國增長GDP

英國留學費用不低,雜七雜八一年要60萬起,我們以兩年為例,兩年就要120萬。一般家庭哪能承受得起,有些人一輩子都賺不到那麼多錢。

據報道,英、美、澳等國對中國留學生群體高度依賴,其中留美中國學生規模去年就高達40萬人。受旅行禁令影響,或給澳大利亞帶來40億美元損失。英國高校去年在中國學生身上創收15億英鎊,這意味著沒有中國留學生,他們將損失15億英鎊。倫敦國王學院的“中國通”布朗教授表示,若入學率下降1/4,很多高校就要在“慘淡經營”與“宣告破產”之間掙扎了。

這次疫情,讓大家看到了外國是怎麼對待留學生的,也讓我們看到了西方“留學大國”是多麼需要中國留學生的學費的。

可是他們,一方面收了我們高額的學費,另一方面,歧視中國留學生,中國新冠病毒爆發初期,對留學生各種排斥。後來他們那裡也爆發了,寄宿家庭直接拒接小留學生,讓他們既回不了家,又沒地方住。

以上情況,不禁讓人反思是否還應該拿人民幣給外國人增益。

疫情之下成“夾心餅”,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結束語

其實,出國讀書的人不一定會入別國國籍,只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回來報效祖國。有一些確實想過移民吧,還有一些是交換生,去個一年就會回來的,只是運氣不好,剛好遇到了疫情爆發。

經過這次突發事件,我想,每個人都會重新思考出國留學這件事吧。

而現在,還在國外的留學生該怎麼辦呢?

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原則上建議最好不動。西方各國目前防疫建議的核心就是“shelter in place”,直譯是“就地避難”,用我們中國話講,就是居家隔離,不要出門。新冠肺炎真的可防,目前還沒有看到做到這三點後被感染的:第一,不去人群密集場所,第二,勤洗手,第三,必要時戴口罩。因此,不動就是最好的防疫。

人生是不斷選擇的過程,至於怎麼選,也要看兜裡是否有錢。

疫情之下成“夾心餅”,中國留學生,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