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芯片實際表現比理論還猛 晶體管密度大幅度增加

  外媒報道,關於5nm芯片工藝的發展有了新的進展,其晶體結構側視圖曾在一篇論文中披露。根據專業機構分析預測,

臺積電5nm的柵極間距為48nm,金屬間距則是30nm,鰭片間距25-26nm,單元高度約為180nm,按照這個計算,臺積電5nm的晶體管密度將是每平方毫米1.713億個。

5nm芯片實際表現比理論還猛 晶體管密度大幅度增加

  目前尚未公佈5nm工藝的具體指標,只知道採用的是大規模集成EUV極紫外光刻技術。臺積電已在本月開始5nm工藝的試產,第二季度內投入規模量產,蘋果A14、華為麒麟1020、AMD Zen 4等處理器都會使用它,而且消息稱初期產能已經被客戶完全包圓,特別是蘋果佔了最大頭。

5nm芯片實際表現比理論還猛 晶體管密度大幅度增加

  而對比7nm工藝的每平方毫米9120萬個,5nm工藝晶體管密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每平方毫米1.713億個足足提升了88%,比當初臺積電宣傳的理論提升84%還要強上一些。

  當然,這目前也只是根據一些資料進行的分析和評估,最後還得看批量成品表現究竟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