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南縣閆家鎮:“一變兩化”激活產業扶貧新步伐

本網訊(徐位淵 記者郭憲勇)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佳木斯市樺南縣閆家鎮針對以往農村產業發展零散分散、結構不優、管理不便等難題,因地制宜按照“一變兩化”工作思路,積極謀劃產業發展、穩步推進庭院經濟,有力提升脫貧質量和群眾效益。

針對貧困戶房前屋後部分廢棄土地閒置情況,對症下藥,謀劃”一品庭院經濟“藍靛果種植項目,激活農村閒置土地庭院經濟的發展要素。通過對全鎮927戶、2007人進行全面普查,共排查出763戶有勞動能力、有種植意願且庭院符合種植條件的貧困戶中,進行“一品庭院經濟”藍靛果種植計劃。

該計劃由樺南縣閆家鎮政府與黑龍江峰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統一實施,並給763戶意向貧困戶每戶提供2年生優質苗木20棵,同時簽訂包收協議,由該公司按 8元/斤的價格收購貧困戶成果。目前,該計劃正在積極推進中。

針對農村傳統產業亂、小、散等問題,採取“化零為整”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對鎮域內藍靛果、紅樹莓、柞蠶、紅辣椒、棚室菇娘等產業佈局進行優化調整,促進零星產業“點、線、面”有機統一,先後成立老街基村”峰然藍靛果合作社“、榮安村”樹莓種植專業合作社“、豐基村”雙豐紅辣椒種植基地“大吳家村”棚室菇娘種植合作社“等,使產業項目成為脫貧攻堅強有力“助推器”。採取產業”強村+弱村“模式優化調整佈局,產業強村採取統籌分配原則,均衡產業收益,帶動產業弱村採取差異分紅方式,進一步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分紅;專業合作社採取收購農產品方式,與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合同,達到增收與增產雙贏效果。同時,積極吸納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增收,消除群眾”等靠要“思想,達到“1+1>2”的效應。結合鎮域實際,運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方式,採取“村黨支部牽頭+能人帶動+貧困戶參與”的運營模式,積極謀劃大吳家村“棚室菇娘種植項目,趟出鄉村振興新路子。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棚室菇娘秧苗種植工作。

省移動公司投資建立“閆家鎮特色產品電商平臺”,並通過龍江小康網向全國人民推薦紅樹莓、藍靛果、菇娘果、柞蠶、豆生米、李子等閆家鎮特色產品,進一步推動庭院經濟產品產銷一體化,縮短庭院經濟產業從生產到銷售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