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磨一“鏈”華東之後謀局全國|專訪利群股份董事長徐恭藻

中國網財經3月24日訊(記者 裡豫 鄧玉蕊)利群股份做為山東本地的強勢零售企業,近年開始向域外擴張。眾所周知,零售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其中不僅巨頭盤踞,多業態的新零售企業也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那麼利群在此時仍堅定地選擇全國擴張戰略,其邏輯是什麼?又何來底氣?為此,中國網財經記者對利群股份的掌門人徐恭藻進行了專訪。

中國網財經:您曾經講過,收購樂天后,公司的供應鏈發揮了重要作用。請問現在各店面的營收情況如何?公司通過收購樂天進入華東市場後,是如何對原有供應鏈進行完善和優化的?本輪抗疫、防疫中,利群供應鏈的表現如何?未來,利群將如何讓供應鏈更強大,更智慧?在供應鏈的上中下游三個環節,利群要實現的目標分別是什麼?

徐恭藻:利群時代門店開業運營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營收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有部分門店已經實現了扭虧為盈,預計今年盈利的門店數量還會增加,還未盈利的門店各項指標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營收和毛利率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其一、進入華東市場後,我們一直在將我們的供應鏈模式複製到華東區域,首先物流中心的建設,我們18年與淮安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協議,投資30億元建設面積達40萬平米的華東區供應鏈及現代物流總部基地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常溫、冷鏈倉儲、生鮮加工中心、中央廚房、糧食倉庫等,目標是一個打造集供應鏈交易、物流加工配送及電子商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化物流中心,除了滿足利群時代門店的配送需求,也為未來華東區域乃至全國的擴張墊定供應鏈基礎。2019年,這個項目的生鮮冷鏈部分3萬多平米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可以滿足利群時代門店的生鮮商品倉儲及配送需求,常溫部分預計今年年底前也會建成投入使用。屆時,我們華東區域的物流配送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和完善。

其次,利群在山東有20多家專業的品牌代理公司,代理品類齊全,運營品牌4000多個,是很多知名品牌的山東區域總代理,我們從上游廠家直接買斷商品,減少中間環節,掌握商品定價權,增加毛利提升空間,目前,利群股份的百貨品類自營比例超過90%,家電100%自營,服裝約40%自營,全部品類綜合自營比例超過70%,在同行業中屬於較高的比例水平。這一點也保證了我們收購樂天后能夠迅速重啟開業。收購後,我們的品牌代理公司在積極拓展華東區域市場,除了山東的代理權,爭取更多華東區域的代理權,擴大代理區域及代理品類,為未來我們的進一步擴張發展打好基礎。

其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打了各行各業一個措手不及。對零售行業來說,是危機也是機遇。疫情初期,由於恐慌情緒,造成了囤貨搶購的現象,很多商超出現了斷供,貨架都空了,利群憑藉供應鏈的優勢,反應迅速,沒有出現斷供的現象,我們的貨源供應充足,物價平穩。往年春節,物流中心的蔬菜水果備貨量一天也就幾十噸,今年激增到300多噸,我們的採購團隊也做到了,迅速組織貨源,物流中心全力運轉,光運輸每天就大約需要300個車次,保證了旗下門店的供應。初步統計,1月20日至2月29日,利群在山東、江蘇、安徽、上海地區共計投放市場:口罩292萬個,消毒用品508.7噸,除菌洗護用品138.6 噸,抗病毒藥品135.5萬盒,各類體溫計19337支,蔬菜水果 15910噸,禽肉產品2937噸,米麵雜糧9603噸,各類罐頭 400噸,飲用水2287噸,“利群網商”訂單筆數155.26萬筆。

其四、在供應鏈的智能化現代化建設上,利群其實一直在行業中是屬於比較領先的,公司成立之初,就踐行“科技興企”的理念,組建信息技術開發團隊,我們應用多年的ERP(企業信息管理)、CRM(客戶關係管理)、SCM(供應鏈管理)、WMS(物流管理)、DPS(電子標籤)等應用系統都是利群自己的團隊開發的,實現了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效調控,把生產商、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性網鏈結構,利群的信息技術水平在行業內都是領先的,這些系統除了我們自己應用,還對外輸出開發和設計。

利群物流中心是國內第一家使用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的物流中心,並是國內首次使用語音終端系統進行揀選操作的物流中心;物流中心還擁有諸多國際先進的設施設備,諸如:國際先進的電子標籤系統(DPS)、手持終端條碼掃描無線通訊系統(RF)、輸送帶及自動分揀系統、語音揀選技術、ATM信息通訊系統等,建立庫存定時考核系統和自動補貨系統,實現了高效的庫存提示功能,降低了經營成本。同時引進瑞士進口設備前移式叉車、中高位揀選車、電動托盤車等全球先進的物流軟硬件設施,極大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和物流服務水平。

當然,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系統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2018年,利群也適時推出了智慧供應鏈信息管理升級改造項目,從財務、營運、採購、物流倉儲等各個環節提升我們的供應鏈智能化水平,提升運營效率。另外,我們在建的膠州和淮安物流中心也會採用更加先進和智能化的設施設備,例如智能拆垛機器人、機器人分揀等。

其五、在供應鏈的上中下游三個環節,利群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打通全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整合型商業模式,構建供應鏈核心壁壘。在供應鏈上游,加強自有品牌的開發,一方面是利用公司的生鮮工廠和中央廚房,加強生鮮品類的深加工和開發,在麵食、豆製品、海產品、速凍食品等品類上加大自有品牌開發力度,另一方面在其他快消品方面,尋找優質的廠商進行貼牌生產,共同促進公司自有品牌經營規模的擴大。

在供應鏈的中間環節,還是要繼續做大做強利群的品牌代理業務,擴大品牌代理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專業化運作水平,不僅要滿足公司旗下零售門店的業務需求,還要繼續提高外銷規模,打造專業化規模化的品牌代理業務板塊,未來目標是品牌代理業務規模要超過零售連鎖的規模。同時,要加快現代化物流中心的建設,物流中心就是商品的存儲和中轉站,物流中心的智能水平決定了商品的週轉效率。

在供應鏈下游,利群的目標依然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多業態經營,滿足各個細分群體的消費需求,社區生鮮店、便利店聚焦於滿足居民高頻次消費的生鮮、日用品等購物需求,類購物中心致力於滿足消費者購物、休閒娛樂的一站式購物體驗,O2O利群網商是滿足消費者網上購物需求的平臺,讓顧客足不出戶就可以逛利群,B2B利群採購平臺是滿足大宗採購客戶的需求,將我們的供應鏈優勢社會化,解決中小便利店、酒店、企事業單位的大宗採購需求。

中國網財經:零售業的競爭是多維的,上中下游都要強;線上線下爭奪同樣激烈。在未來的佈局中,利群將如何協同線上與線下不同業務線,側重點在哪裡?您如何看待現在火爆的網紅經濟的爆發性增長,在利群線上業務的發展中,思考過如何打造網紅,借力網紅嗎?

徐恭藻:我認為線上線下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一種融合協同發展的關係。

在利群,線上線下都是我們發展的重點,線下我們一直髮展的很好,尤其我們山東的門店從毛利率、銷售、利潤各方面指標一直在穩步提升。從2017年開始,我們推出O2O平臺利群網商和B2B平臺利群採購平臺,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線上購物需求,但我們線上平臺與線下不是競爭的關係,我們有利群獨特的線上模式,利群網商依託我們現有線下門店資源和90%以上比例的自營商品,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融合,在共享會員和庫存等資源的前提下,通過微信公眾號、利群網商APP、PC端網上下單,配送方式以物流中心集中統一配送和門店配送為主,為顧客提供高效、便捷又省心的消費服務。

APP上線一年時間,銷售額超過3億元,2019年度銷售額超過8億元,增長勢頭良好。目前公司旗下所有大型零售門店及各品牌代理公司均已在利群網商上線。網紅經濟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營銷手段,就像線下銷售的導購。導購在商品銷售方面的引導作用是很重要的,因此只要有利於線上業務的發展,我們也會考慮借力網紅,促進線上銷售,但還是要權衡產出和投入的比。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的商場、批發公司也在積極試水線上直播、微信營銷等新的營銷手段來帶動銷售,彌補線下銷售受到的衝擊。

中國網財經:基於實體擴展,零售業的跨域整合需要耐心,永輝也是十多年才實現今天全國性佈局的,您對利群全國性佈局的戰略思考是什麼?永輝的發展路徑有值得利群借鑑的地方嗎?綜合利群的特點,利群跨域整合的優勢是什麼?

徐恭藻:利群未來的發展目標一定是向全國擴張,實現全國佈局。一方面,要充分藉助資本市場的工具,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合適的併購標的,實現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圍繞我們的物流輻射範圍,通過徵地自建商業綜合體,租賃第三方物業或與第三方合作開發開設類購物中心、綜合超市,與第三方品牌商業綜合體加強超市、品類專營店等合作,加快生鮮社區店、便利店開店速度,鞏固優勢區域市場佔有率。

永輝的業態跟利群還是有差異的,永輝主要是超市、生鮮做得好,利群既有超市,也有大的綜合商場、購物中心,這是我們在業態上的差異,所以不能完全做類比。但是永輝在生鮮方面確實做得比較好,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另外,永輝在資本市場上的運作,利用資本市場工具進行擴張,做大做強,這一點也值得我們借鑑。

利群在跨域整合中的優勢首先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供應鏈資源和優勢,可以保證我們在擴張的過程迅速完成整合,尤其是大的綜合體、購物中心,我們的招商能力、商品把控能力都是很強的;其次,我們的資金優勢,首先利群的資產是雄厚的,資產負債率也不高,零售企業的現金流也比較穩定充裕;其次,作為上市公司,有很多投融資工具可以使用,未來我們也會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工具,實現跨區域擴張。

中國網財經:為實現利群的擴張戰略,利群在哪些方面做好了準備?

徐恭藻: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們在供應鏈方面、物流中心建設方面、資金、人才方面等都做好了準備。

首先,我們有20多家專業的品牌代理公司,代理品類和品牌齊全,對商品貨源有強大的把控能力;其次,我們遍佈全國的生鮮採購基地,生鮮直採比例超過80%,減少了商品中間環節,提升了毛利空間;第三,我們現有6處大型物流中心,總倉儲面積超過了34萬平米,冷鏈倉儲面積近7萬平,此外,我們還有在膠州和淮安還有兩處在建的大型現代化物流中心,規劃總建築面積合計超過60萬平方米,建設常溫、冷鏈、中央廚房、生鮮加工中心、豆腐廠等,並配備國際先進的設施設備,例如自動化立體庫、智能拆垛機器人等,預計今年年底前這兩個物流中心會陸續建成投入使用,公司的南北方物流配送格局將更加完善。

同時,生鮮加工中心、中央廚房等將大大提升公司的生鮮深加工能力,完善生鮮品類供應鏈;第四,在資金、人才儲備方面,利群也做好了準備,資金正如前面我提到的,利群的雄厚的資產、穩定的現金流、還有多元化的融資工具都為我們擴張提供了保障。另外,在零售行業深耕多年,我們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零售人才、供應鏈中採購人才,有完備的人才梯隊,未來我們也會加大對年輕的新生力量的培養。

中國網財經:山東是利群的大本營,本地市場的零售業競爭業很活躍,而且湧現出不少百億規模的企業,利群如何看待本地市場的挖潛?

徐恭藻:山東的零售市場競爭確實比較激烈,省內各個區域都有比較強勢的本地零售企業。青島是最早的對外資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所以面對的外資零售企業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利群的臺東商廈就是在與沃爾瑪的近身肉搏中迅速成長起來的,去年臺東的沃爾瑪撤了,我們接了過來,與臺東商廈聯通,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在臺東商圈的佔有率和競爭力。

所以,本地市場的挖潛,一方面要不斷尋找新的網點、項目,提高門店的密度和聯動性;另一方面,也要在業態上不斷創新,貼合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利群打造的類購物中心,既保留了百貨商場品類齊全的優勢,可以滿足消費者購物的需求,又增加了餐飲、休閒娛樂、兒童娛樂、影院等體驗業態,滿足消費者購物同時放鬆休閒的需求。還有為滿足居民高頻次的日常消費需求,我們也在積極推進社區生鮮店、便利店等小店的拓展。依託供應鏈資源,我們推出了各種品類的品類集合店,例如化妝品、服飾、小家電、兒童玩具、兒童娛樂等,不光在利群內部門店開設,也積極在第三方購物中心推廣,這些品類集合店以品牌、品類齊全,可以滿足細分消費群體的需求。

最後,還有線上業務的深入挖潛,O2O平臺利群網商和B2B利群採購平臺都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利群網商訂單量暴增,訂單同比增長了十幾倍,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我們線上平臺的優勢,貨品全、新鮮、配送快捷。這其實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B2B利群採購平臺是依託利群的供應鏈優勢,滿足諸如便利店夫妻店進貨、酒店食堂食材採購、企事業辦公和福利用品等大宗客戶採購需求,這一部分的市場空間也是很大的,利群採購平臺就是專注於滿足這類客戶的需求,目前也出現了較大增長。

中國網財經:利群的人才儲備如何?老百貨業的運營人才在利群有很多,新零售方面的人才我們如何獲得?隨著業務的擴張,管理上也會面臨諸多挑戰,利群的激勵機制在同行業中有何特點?

徐恭藻:利群是零售行業的老字號企業,培養了大批的零售行業人才,擁有完備的人才梯隊,而且這部分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很強,公司的激勵機制也很完善,很多老的門店總經理都有利群的原始股份。利群的激勵機制是以績效為導向的,上到管理層下到普通一線職工,都會有績效考核的指標,對全年效益完成好的單位和員工會進行獎勵。所以,利群的激勵機制在同行業中還是屬於比較好的。

在新零售方面的人才,我們也在培養儲備年輕的管理人才,一方面從全國優秀的大學中招募人才,另一方面也從基層員工中發掘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才。利群一直奉行的是“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理念,在內部推行競聘制度,所有的管理崗位到期後都會重新競聘,有才能的人不會被埋沒。

中國網財經:利群未來會考慮引進戰略投資者嗎?如果有此計劃,哪個類型的戰投是利群希望牽手的?

徐恭藻:時機合適,會考慮引進戰略投資者,我們希望引進的戰略投資者不光能帶來資金上的支持,也能和我們的業務有協同作用,給我們的業務經營提供好的促進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