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薪資水平會降低嗎?

江湖扒料


這個很難說,今年註定是個不太平的一年,由於這次疫情剛開始很多人呆在家沒出去上班,現在中國基本控制了,好多務工人員基本外出打工,但是很多工廠訂單也不多導制很多工人放假了,所以說今年的錢不好找啊


喜木首飾珠寶鑲嵌


我們都很清楚,受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城市封閉,各大行業分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尤其是以餐飲、旅遊、線下娛樂為主的第三產業。

各大企業紛紛表示現金流緊張,像西貝、海底撈這種龍頭餐飲企業也只能撐幾個月時間,更不要說擴大招聘了。

但是,我們也在這次疫情中捕捉到了一些不同的信息:

近日,字節跳動宣佈正式啟動2020年春季招聘,為大學生開放超過6000個全職及實習生就業崗位。工作地遍佈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杭州、成都、南京、廣州、西安、長春等多個城市。

杭州的阿里、網易、海康、浙大、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國科大杭高院等1000餘家單位網上設展招聘,推出超過2萬崗位。

根據拉勾網統計的百家互聯網公司招聘調研數據顯示:各大企業不僅沒有停止招聘,甚至還有擴招的趨勢。Boss直聘也指出,自2月3日以來,市場平均社招薪資高達9212元,與2019年同比增長19.8%,薪資中位數6866元,比往年同期增長10.2%。

尤其是中高端人才市場,其實機會並不比去年更少。

當然,我們也深知今年的求職市場,因為崗位偏少,單個崗位的競爭加劇,所以大家都覺得想要實現跳槽漲薪是一件不可奢求的事情了。

01、為什麼人對於優秀的人

反而是機會

首先,中高端人才市場的跳槽更加謹慎了

如果不是疫情的原因,每年的三月四月,都是企業擴招和人才跳槽的最佳時機。各大企業招聘人才,換新血液,提升組織的戰鬥力;而人才則可以通過跳槽提升薪資水平,所以幾乎形成了每年金三銀四的招聘大場面。

但是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疫情影響,企業的中高端人才在跳槽的時候更加謹慎,那麼這些職位的競爭程度,甚至沒有過去那麼激烈,那麼這些機會就有不少屬於外部優秀的職場人。

其次,疫情降低了決策的成本。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所有現金流緊張的企業都開始鎖緊、甚至開始裁員,而那些繼續招聘的企業無不是目前發展勢頭不錯的。這就等於直接幫助求職者篩選出了一批好公司,為求職決策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當一個求職者選擇越多的時候,他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就越難,畢竟員工和企業之間有著不小的信息差,這次好了,直接省了這個步驟,反正就這麼些公司招聘,選擇面少了,決定也更好做了。

最後,這正是企業吸納人才的最好機會。

在以往的春招中,企業在挑選人才,人才又何嘗不是在挑選企業,挑著挑著各自就成為了各自的備胎。

而這次疫情下,謹慎的企業不再招聘甚至開始裁員,強勢的企業加大招聘量,力圖吸引到優秀的人才。

所以,這就意味著更好的offer和更多的優質崗位。

當然了,我們也需要正視一個問題:高薪的崗位,往往意味著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做好自身準備,才是在年後成功跳槽的關鍵。

02、如何才能做好自身準備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用自己轉行互聯網的例子來做個簡單分析:

那個時候,想要進入互聯網行業還不是那麼難,要求也並不是非常高,即使是跨行,只要你能願意放低姿態,以實習的身份進入公司,只要實習期間表現足夠優秀,也有轉正的機會。

但是,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我放棄了這條選擇,為什麼呢?

明明很多人都說:“先入行再學習”,這句話就好像至理名言,讓我們勇敢邁出第一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仔細一想,其實並不理智。我承認,在實際的崗位上學習,對於個人成長而言,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我們身為社會人,最優的辦法顯然是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我們來對比一下,假如我以實習的身份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薪資3000,那麼3個月之後即使轉正,薪資提升也不會太多。因為你剛開始就降低了期望值,公司的籌碼顯然更多。

而假如我脫產學習,經過3個月左右的系統學習,那麼就有足夠的信心去應聘全職崗位,在證明自己能力的前提下,能夠拿到更高的薪資。

這並不是因為我的能力一定比實習3個月更強,而是企業的籌碼不同,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這樣的現象——很多企業寧願花更高的薪資來招聘新人,也不願意給內部員工加薪。

所以我毫不猶豫選擇了脫產學習準備,等到自己有一定崗位勝任力的時候才選擇去求職,果然拿到了自己的期望薪資。

越是在求職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越要強化自身,因為最終決定你能獲得什麼樣工作,不是你投了多少份簡歷、面試了多少次,而是你自己準備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首先,你需要了解市場情況。

在各大招聘網站上,都有公開的招聘數據,我們可以把自己意向崗位的信息抓取出來,提取崗位對求職者提出的各項要求。

求職者本身就和企業存在信息差,想要提高成功概率,唯有知道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

其次,做好短期提升的規劃。

前段時間,我給大家推薦了IDP的課程,所謂IDP就是未來個人發展計劃,是公司和員工基於自身情況為員工提出了個人發展計劃,包含培訓、指導、輪崗等等。

而對於員工自身而言,就是要做好自身的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

長期規劃,包含你的個人未來的人生目標(包含職業生涯目標)、實現路徑(或者說通道)等等,也就是你這輩子想要實現什麼樣的計劃。

而短期規劃,則是你近段時間的人生、職業發展計劃。而針對春招求職,我們同樣可以通過收集信息、進行合理規劃,實現更優秀的跳槽。

比如,你打算3月份確定工作,那麼可以定一個薪資、崗位的目標,根據這個目標去準備,相比盲目求職要高效快捷很多。

最後,維持高效自律的狀態。

前段時間有不少同學來問我,怎麼樣在家裡保持高效的學習或者工作狀態。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分享這樣幾點:

(1)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遠離誘惑

怎麼樣在床上高效辦公?怎麼樣邊看電視邊完成工作?......

說實話,面對這種問題,我也沒辦法回答。

人總是過高估計自己的自律,所以每次計劃過後,才發現不是因為打遊戲錯過了時間,就是因為看視頻陷入了惡性循環。

想要真正高效工作,首先要做的不是表決心,而是創造一個高效的環境——遠離電視、遠離手機、遠離床,儘量給自己創造一個單純的工作或者學習環境,才能快速進入狀態。

(2)提前制定好每天的計劃,並找個人監督你

人總是很容易原諒自己,即使犯了很大的錯誤。所以才有那麼多人說,自己明明很想戰勝拖延症,但每次都拖延,而且每次拖延後都很後悔。

面對這種情況,單純靠自己已經不太可能了,畢竟我們不會真的因為拖延去懲罰自己,但是我們可以去找一個靠譜的人監督自己。

有了外部的監管機制,我們對於自身的約束也會更強,計劃的完成率也會更高。就好像我們常常會看到,大學裡面一個寢室總是成群地出現學霸,因為學霸既是相互競爭,也是在相互監督,彼此成長。

2020年,我們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