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田间农技课堂 奏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开设田间农技课堂 奏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农技课培训现场。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阳宁红 摄

开设田间农技课堂 奏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潭下镇组织养蜂专家在薛家村连向贫困户培训养蜂技术。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阳宁红 摄

广西新闻网灵川3月23日讯(通讯员 阳宁红)“海老师,如何识别蜂王?”“海老师,去年我养的那几箱可以分箱了没有?”“海老师,如何选择养蜂最佳地?”

3月20日,在灵川县潭下镇养蜂技术现场培训课上,蜂农们纷纷向授课老师提问寻求答案。该镇组织养蜂专家在薛家村连片紫云英绿肥基地开设养蜂技术现场培训课以巩固蜂农脱贫成果,吸引镇上众多贫困户及边缘户前来参加培训学习。

当天,在薛家村绿肥基地,生长在田间的紫云英竞相绽放,宛如春日里一道靓丽风景,煞是好看。蜂农们追随花季养蜂,散放在花丛的蜂箱、艳丽的紫云英、辛勤的小蜜蜂,构成了一幅怡人唯美的画卷,迷人心扉、令人陶醉。

“趁着花季开培训非常必要,为下一步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让大家更有信心脱贫!”该镇甘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于石刚说,他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于去年通过养殖蜜蜂、种植柑橘产业脱贫了。

“全镇有贫困村2个,分别为大庙村(2016年脱贫村)和合堡村(2017年脱贫村)。2018年全镇脱贫34户116人;2019年全镇经过‘双认定’程序进行了村镇两级公示、县级公告,实现88户289人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该镇党委书记阳玉雄说,目前,全镇尚余22户49人未达到脱贫标准,争取2020年全面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据介绍,近年来,该镇通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聚焦扶贫攻坚短板问题,针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了发展养蜂产业的试点探索,以发展产业的方式推动脱贫攻坚,提高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动力。该镇动民营企业家共为30多户贫困户捐赠140箱价值8.4万元的蜜蜂,并组织成立潭下镇甘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里不仅免费提供蜂箱、蜂种,还特聘养蜂专家免费提供技术,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通过蜜蜂养殖每户贫困户能增收4000元左右。2019年镇党委政府筹集资金25万元,支持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和残疾人养蜂产业,提高困难群众的造血能力,走真正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新模式,以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

在农技培训现场,同样通过养殖蜜蜂于去年摘下贫困帽的合堡村委的周叔叔说,“养殖蜜蜂是个很好的产业,投资少,收益又好,男女老少都能养。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呀,让我终于脱贫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们以‘村党支部+社会力量+贫困户’模式,由党支部牵头,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贫困户力量作用,为脱贫攻坚战注入动力,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用,奏响扶贫攻坚决战决胜‘冲锋号’。该镇合堡村党支部书记周金有说。合堡村委创新扶贫新思路,经过多方走访,区域自然条件丰富,适合发展蜜蜂养殖产业,每年每箱蜜蜂贫困户能赚取1000元左右的收入。通过宣传发动,帮助7户贫困户加入了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社会爱心企业白云化工等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蜂种,助力贫困户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