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還是煮熟後放冰箱呢?都不對


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還是煮熟後放冰箱呢?都不對

餃子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種食品,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過去,水餃是過年才吃的美食。每到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開始活麵包餃子,等12點一過,先出去放鞭炮,然後回來吃餃子。一家人其樂融融。想起來,真的好懷念以前啊。每次包餃子,老人們都會多包一些,希望每個人都多吃一些。可是肚量有限,最後會剩下一些餃子,這時,問題來了,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裡,還是煮熟後再放冰箱?哪種方式更合理,存儲時間更長呢?

都不對,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美食翻譯家先和大家一起看一些煮餃子過程中發生的一些變化。

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還是煮熟後放冰箱呢?都不對

據科學研究表明,當剛包好的餃子下鍋煮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餃子皮中的澱粉會發生糊化膨脹,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澱粉吸水階段,此時水分進入澱粉顆粒,使得澱粉顆粒體積略微膨脹,如果進行冷卻乾燥,澱粉顆粒的體積是可以恢復成原來的樣子的;

第二個階段:澱粉糊化階段,隨著溫度的升高,水分開始進入澱粉顆粒結晶區,澱粉顆粒體積突然變大,此時即使冷卻乾燥也恢復不了原來的結構了;

第三個階段:澱粉解體階段,隨著溫度的進一步升高,水分不斷進入澱粉顆粒內部,使澱粉最終解體,形成體積可變至原來體積的50-100倍,整體呈現糊狀。



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還是煮熟後放冰箱呢?都不對

當餃子煮熟時,餃子皮中的澱粉至少達到了第二個澱粉糊化的階段,澱粉不可能通過冷卻再回到第一階段。而這時候的餃子的口感是最好的,如果將煮熟的餃子放入冰箱冷凍,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1,餃子皮不像剛出鍋時,感覺勁道,嚼起來,感覺有些黏糊

因為,餃子皮在第二階段澱粉糊化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這些水分和澱粉緊密結合,因此冷凍時基本上是帶水冷凍的。解凍時,這些結成的冰晶會進一步破壞澱粉的分子結構,使口感變差。另外,煮熟後的餃子在冷凍的過程中會發生澱粉的老化。澱粉凝結沉澱,這就是嚼起來感到黏糊,使口感進一步變差的原因。

2,水餃煮熟後,需要保藏的部分除了澱粉,還有肉類。肉類有感染肉毒桿菌的風險,而肉毒桿菌要充分殺死需要121℃和30分鐘以上,而這個溫度蒸煮後的餃子會變成一鍋黏糊的肉湯。

所以說,煮熟的餃子放到冰箱是不合理的。那麼,是應該放生餃子到冰箱嗎?

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還是煮熟後放冰箱呢?都不對

正確的方法:

生餃子放入冰箱前,先放置一段時間,讓餃子皮變得乾燥一些,這樣再煮的時候口感會更好一些。因為上面已經解釋過了,餃子帶著水分冷凍後,會破壞澱粉的分子結構,口感會變差。


最後,再說一下正確保持生餃子的方法

1,包好的餃子,先放到冰箱冷藏室,將餃子皮微凍結實。再放進冰箱冷凍室速凍餃子,凍好的餃子在裝袋密封保存。如果是和麵的水分較多,包完餃子微微晾一下,餃子皮稍微幹了再放入冰箱

2,要冷凍的餃子,就不要塞入太多的餡,防止凍餃子過程中,餃子裡的水分冰凍體積變大使餃子開裂。

一般來說,自制的餃子只要中途不解凍,一般保存保存60-90天是沒問題的。冰箱的冷凍室溫度在零下4-24度之間,這個溫度下抑制細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幾乎被完全抑制, 但如果是速凍餃子,則根據它的保質期,能夠保存6個月-1年不等,因為生產企業的包裝、消毒、冷凍條件更好,能夠將餃子在速凍間中心-18℃的溫度中速凍好,能夠保存的時間自然比自制的餃子要久。



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還是煮熟後放冰箱呢?都不對

所以,文章開始時問題的答案是:保存餃子的正確方式是,將生餃子放入冰箱冷凍前,需要先放到冷藏室,讓生餃子變得乾燥一些後,然後再放入冷凍室速凍,這樣的方式最合理,餃子存放時間也最長。

保存餃子,是生著放冰箱,還是煮熟後放冰箱,今天我才知道。這就是美食翻譯家今天想告訴大家的一個小知識,希望小夥伴們能喜歡,並轉發,分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