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企業“全鏈條”復工復產

  近日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人工智能,是上海重點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據統計,1100餘家重點企業在滬紮根生長,全國約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人才在此揮灑汗水。

  疫情發生後,上海對人工智能企業發出招賢榜和動員令,徵集用於疫情防控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在抗疫一線建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並協助開展供需對接。上海還發揮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等載體作用,激發行業使命擔當與創新活力,讓人工智能賦能復工復產相關各個領域,用智慧之力護航返崗員工健康、保障企業運轉與效能、助力無人經濟新發展。

  智臻智能向政府、企業免費提供“小i防疫問答機器人”等軟件。問答機器人幫助各地12345熱線等方面坐席減輕防疫、復工復產重點問題諮詢壓力,並對市民的諮詢、投訴、建議等工單數據進行挖掘、提煉和轉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現熱點、難點、痛點問題,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達觀數據利用RPA(流程自動化)機器人,幫助有關部門在疫情防控監測點對通行人員的軌跡進行溯源識別,實現對返崗人員流動信息的自動化採集、識別與判斷。

  辦公樓宇、工廠園區是復工復產的主陣地,也是防疫的重要戰場。上海將復工復產一線作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結合在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等方面產業優勢,為各行業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減輕後顧之憂。

  巨哥電子研發的智能紅外體溫熱像儀在上海各大貨車站點、產業園區、重點商業網點、政府機構部署200多臺,為大人流快速篩查提供支撐。

  雲知聲公司推出“無接觸智能電梯解決方案”,對電梯進行改造後,通過語音就可以快速、便捷地操作電梯,避免按鈕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

  針對創業孵化器、創業公司急需成本低、效率高、能快速部署的體溫檢測設備這一問題,微軟在上海的各部門通力合作,推出疫情防控測溫智能系統,在有關科技園區投入使用,並將該系統代碼免費開放給開源社區,惠及更多中小型企業。

  在辦公場所消毒清潔方面,高仙機器人的全智能清潔消毒機器人、深蘭科技的小浣熊洗地消毒機器人與智能掃路機、達闥科技的有人環境下紫外線防疫機器人,大大便利了寫字樓、商場、園區、酒店等場景的相關工作。

  近年來,上海將無人駕駛、工業機器人、無人倉儲等作為技術產業化重點之一,相關成果在疫情來臨之際發揮了雪中送炭作用。

  快倉科技為湖北應急物資採購儲備企業“武漢小藥藥”提供智能物流機器人系統。依託可承重600公斤的“朱雀”系列重載型機器人,24小時連續充電不間斷工作,將口罩物流處理能力提升至每天近500萬隻,有效緩解了當地口罩緊缺的情況,同時顯著降低工作人員感染風險和勞動強度。

  針對企業遠程辦公與雲服務需求,科創板上市企業UCloud優刻得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推出“企業服務SaaS(軟件服務化)領域戰疫扶持計劃”,提供免費的雲計算資源,助力大量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針對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氪信科技推出非或然引擎2.0+智能風控/智能營銷解決方案,幫助金融機構高效防範風險,讓更多有需要有能力的個體獲得信貸。

  疫情之下,無人狀態更加為企業和公眾所接受,新的業態有了更大應用空間,無人經濟也迎來快速增長期。上海積極結合人工智能發展挖掘新需求,培育新消費,帶動新投資,力爭實現化危為機。

  達達集團(原“達達-京東到家”)上線“無接觸配送服務”,依託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眾包模式,針對即時配送中訂單的頻繁波動來合理匹配運力,通過約定商品交付地點等方式,避免面對面接觸。

  近期線下商場、超市、餐飲客流銳減,如何幫助線下商業和服務業渡過難關成為重要課題。美團點評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手段,推行“安心碼”人員行程防疫登記及追溯系統。用戶可掃碼瞭解商戶門店、手藝人的防護措施和健康狀況,商戶也可通過此碼“無接觸”登記和了解到店顧客健康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