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總共使用了多少彈藥 自己生產加歐洲進口

舊中國工業太差,特別是最基礎的鋼鐵極其薄弱,這是抗戰打的太慘的根源。

從抗戰期間子彈的生產和進口看中國軍隊的無奈。子彈是戰爭的必須消耗品,尤其在中國戰場上,由於我國缺乏重武器,殺傷日寇主要憑藉的是步機槍還有手榴彈。子彈在很多時候成為了戰鬥勝負的關鍵,但是當時的國共2黨軍隊都缺乏充足的彈藥,缺到什麼程度那,下面是抗戰期間我國生產和進口子彈的一個大致數量。


抗戰爆發後國民黨還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子彈(到貨量)

從抗戰爆發到德國停止供貨為止,國民黨從德國進口的子彈1.6億發

蘇聯向國民黨提供武器裝備子彈1.84億發

從英國進口:子彈1667萬發

從比利時進口:子彈3867萬發

從捷克進口:子彈2600萬發


從瑞典進口:子彈1.18億發

從匈牙利進口:子彈1500萬發

1937年下半年,國民黨從美國得到了1205萬發子彈

太平洋戰爭開始到1945年8月國民黨從美國得到子彈約7億發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 子彈約11億發,平均1.375億發/年

抗戰時期共X產X黨的兵工生產情況:子彈779萬發


這是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生產和外購的子彈的大約清單,其中本國8年生產了子彈約11億發,平均1.375億發/年

1937---1941年外購的子彈數量為:5.7039億發,平均1.425975億發/年

1942—1945主要為美國援助得到子彈約7億發,平均1.75億發/年

那麼抗戰期間1937年—1941年,國內生產+外購1.375億發+1.425975億發=2.800975億發/年

1942—1945國內生產+外購1.375億發+1.75億發=3.125億發/年

在抗戰的前面幾年,自己生產加進口的子彈數為2.800975億發/年,在美國參戰以後為3.125億發/年,如果按照算術平均看,每年在3億發左右。如果按照當時國軍的數量一般在300萬左右算,也就是說每個人平均100發/年。可以想象到當年烽火連天,大小戰不斷,中國軍民就是靠這麼點彈藥抵抗了日軍8年,並殺傷了大量得日軍。由此可以看出先烈的不易。說實在話,這麼點子彈對於軍隊的訓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很多士兵在上戰場前只是學會放槍裝子彈,基本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射擊經驗和素養的。


你想,訓練一個及格的射手,最起碼也要消耗幾百發子彈才可以。史迪威在印度訓練遠征軍的時候,很多士兵拿到湯姆遜,還是一顆一顆的打,讓老頭看了覺得辛酸,說:“孩子,衝鋒槍不是這樣打得”。但是在國內很多士兵最多也就放了5發子彈就上戰場,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子彈進行訓練。如果一個士兵一年訓練100發子彈的話,估計等日本人打來的時候,全部士兵乾脆拿大刀長矛去戰鬥吧,子彈已經沒有了。很多人說為什麼中國同期不訓練大量的狙擊手,那是富貴兵種,當時的中國軍隊實在是玩不起,訓練不說多,5000個,估計用的子彈也能讓兵工署長跳樓了。還有人寫穿越到抗戰期間,如何大滅日軍,這隻能想想,照他那樣打法,你把委員長逼得也去造子彈,他也武裝不了一個軍。

而同期的日軍士兵,給國共2黨軍人留下的一個重要印象是槍打得準,尤其是抗戰前期的日軍,因為前期的日軍,射擊訓練是200發/月,中國指揮官說日軍是用子彈堆出來的,就是這個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