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這樣立,孩子才會聽

我們給孩子立規矩的目的是保護孩子,比如在孩子還處於懵懂時,就告訴他,“插座孔不能碰”,“火不能摸”。

規矩這樣立,孩子才會聽


我們比孩子早來這世界幾十年,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有些事情,由我們告訴孩子,孩子去遵守,以後孩子才能在世間走的順利。

有些事情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遵守的,說給孩子聽,孩子看到所有人都在遵守,他也會去遵守,比如“不能碰電,不能玩火”。

但還有很多規則,是每個家長給自家孩子制定的,家長希望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從小給孩子立下什麼規矩。

這些規矩實行起來有些難度,因為每個家長心中的準繩不同,給孩子立的規則也不盡相同,孩子沒有看到所有人都在實行同一規則,就會對規則產生疑問,甚至反抗。

我們在給孩子立規矩時,牢記以下幾點原則,在育兒路上會輕鬆一點:

01跟孩子劃清界限

在立規矩前,先跟孩子劃清界限,既是對自己的約束,也是給孩子的成長騰出一個空間。


在電視劇《小情人》中,胡軍飾演的單親爸爸單子飛,從小對女兒單單單事無鉅細的照顧,在女兒考上香港大學後,一個月去七八次香港。

規矩這樣立,孩子才會聽


當單子飛得知女兒因為在學校曠課太多次,已經被學校開除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霸道的單子飛將女兒帶回深圳,關在家裡禁足,斷網斷電視,並給女兒制定了二十二條單家家規。

內容包括:沒收護照、駕照、身份證;

沒收車鑰匙、家門鑰匙;

禁足期間,活動範圍僅包括家裡,不包括院子;

遇到必須出門的情況時,每次出門提前一天報告行蹤,得到批准後才能出行;

必須和爸爸分享她生活的所有,不許交不三不四的朋友;

······

單單單用絕食反抗,她爸爸絲毫沒有讓步;請朋友來幫忙,朋友卻被她爸轟出去了;最後,單單單被逼得沒辦法了,用裝瘋來嚇唬家裡人,再加上朋友找的心理醫生演戲,才讓她爸鬆了口,還了她自由。

電視劇上的孩子已經成年了,所以在父親徹底侵略自己的底盤時,可以想各種辦法反抗。

可如果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無力反抗父母對自己人身的各種限制,各種侵略,那最後瘋可能就不會是裝出來的了。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人生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養育孩子就是逐步放手的過程,當我們得體的退出孩子的空間,孩子才能練習做自己的主人。

02給孩子立規矩,要“豆腐嘴,刀子心”

我們只能帶孩子走一段他的人生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走完。所以,我們在帶著孩子走路時,給孩子立下的規矩一定要溫柔而堅定。

《接納力》這本說中講過一個故事:巧玲帶著9歲的兒子來到澳大利亞,在當地學校為兒子辦了插班三週的微留學。


規矩這樣立,孩子才會聽


她需要在孩子上學後去做她的工作。所以,他認真對孩子說:“媽媽需要你在三週的工作日內每天去上學。

澳大利亞法律規定,12歲以下孩子不可以單獨待在酒店,而媽媽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陪你。”

媽媽這句話就是給孩子立了一個為期三週的規矩,需要這三週的工作日,孩子每天都去學校上學。

兒子每天早上都很不情願地去上學,嘟嘟囔囔抱怨著:“媽媽,我真的很不想去,我聽不懂。”

巧玲沒有妥協,她共情孩子的心情:“是啊,聽不懂,所以不想去。”

兒子帶著哭腔說:“就是,我都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不知道他們為什麼笑。”

巧玲很理解地說:“是啊,聽不懂他們為什麼笑,覺得自己好傻。來,媽媽抱抱。媽媽很佩服你呢,在這種情況下,你昨天還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你好厲害!”

兒子略微平靜了些,說:“那是有個香港籍的同學幫助了我。”

“哦,有同學幫助你了,他叫什麼名字?”

就這樣聊著,巧玲協助兒子準備好了書包,陪著兒子走出了房門,送兒子上學去了。

兒子一天一天地堅持了下來,一天都沒有缺席。離開那個學校的時候,他自信滿滿地對媽媽說:“我覺得我一直上下去都是可以的。”

孩子在規矩中遇到困難,跟媽媽抱怨時,媽媽一定要有“刀子心”,鼓勵孩子把規則堅持下去,同時要有“豆腐嘴”,溫柔地去擁抱孩子,給孩子繼續下去的勇氣。

我們要相信孩子適應規則的能力。在此期間,我們只需要傾聽孩子的問題,共情孩子的情緒,幫孩子把情緒排解掉,孩子就能有動力把規則執行下去。

03言行一致,孩子才會聽

海文穎說:“孩子根本不怕被管教,只要言行一致,立住規則,孩子很願意臣服於規則。”

我女兒愛吃甜食,我媽每天去幼兒園接孩子時,都得給孩子帶點小糖果或者小蛋糕。沒有帶就要鬧著去買,不買不行,會一直跟我媽鬧,我媽最後總是會買。

規矩這樣立,孩子才會聽


去年有段時間一直咳嗽,我媽很嚴厲地說,不能再吃甜食了,這樣會加重咳嗽,咳嗽就好不了了!

後來我媽去接孩子時,孩子就一直跟我媽鬧著要買,不買就不走。我媽被鬧的沒辦法,最後向孩子妥協了。

於是第二天就換成我去接幼兒園孩子,我沒帶零食,孩子卻沒跟我鬧,因為孩子知道,跟我鬧了也不會買的。

回來的一路上只是高高興興的跟我玩,沒有提要吃甜食的事。後來那段時間一直是我接送孩子,孩子有時會問我說:“我能吃甜食了嗎?”

我說咳嗽還沒好,還不可以。她會很平靜的接受,不會鬧。

海文穎發現,通常沒有界限感、喜歡越界的大人,也常常是色厲內荏、言行不一的大人,他們常常會被孩子搞定。

所以,我們在給孩子立規矩前,先要劃清界限,約束自己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的成長。

其次,給孩子立下一個規矩後,執行起來肯定困難重重,當孩子想要退縮時,我們只需要傾聽和共情孩子的情緒,堅定地讓孩子執行下去。

在執行期間,家長一定要言行一致,這樣孩子才能信服。有家長作為表率,相信孩子也能做的很好。


作者:吃肉肉的一凡凡,有時盲目樂觀,有時盲目悲觀的90後寶媽。感謝你關注我,聽我嘮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