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前二週的母乳餵養:第一天,身體恢復和掌握乳房含接

在媽媽經歷了生產後,一旦身體狀況穩定,醫生或護士就會把的新生兒抱到媽媽的身邊,進行肌膚對肌膚的接觸。研究表明,這可以幫助穩定新生兒呼吸,體溫和血糖水平。這時媽媽要確定能看到在自己胸口上的寶寶的臉部,她的頭應該轉向一側,斜過來好像她在嗅什麼東西一樣。” 如果媽媽此時趕到感到疲勞或服用過止痛藥要特別小心,因為如果孩子的位置放置不當,會導致鼻子或嘴巴阻塞。

嬰兒在生命的最初幾個小時內非常敏感,會本能地開始找尋乳房。在和寶寶皮膚接觸時,鼓勵寶寶搜索並含接乳頭。媽媽的第一次泌乳,也稱為初乳比較濃稠,包含寶寶需要的所有營養,也包含了保護寶寶胃腸道和呼吸道,避免感染的抗體和其它有關物質。如果她在搜尋乳房時遇到困難,稍稍幫助她一下。將寶寶抱到乳房上。

抱著嬰兒時,將寶寶的嘴對準乳暈底部,同時用乳頭觸碰寶寶的上唇。當寶寶張開嘴開始含入乳頭時,乳頭要指向寶寶嘴的頂部。正確的含接乳房時,寶寶的下嘴唇,下巴和臉頰接觸到乳房,媽媽乳大部分的乳暈時可以看到的,寶寶鼻子應該向上,沒有遮擋,當嘴唇放時開可以呼吸。

寶寶剛出生後會比較疲憊,總是處在睡眠狀態,儘量把寶寶放在媽媽的身邊,儘早知道寶寶飢餓的表現。這些表現包括:將頭轉向側面,找尋,嘴巴蠕動和吮吸手指。哭已經是飢餓的後期表現了。輕柔的動作,包括換尿布,摩擦寶寶的腳或後背等溫和刺激措施,可以幫助喚醒寶寶吃奶。有時擠出一些初乳,放到寶寶嘴中,讓他嚐到奶味會鼓勵他含接乳頭,開始吃奶。

初次餵奶時,媽媽的乳房會感到觸痛是正常的(幾次吮吸後觸痛會消退);但是如果媽媽感到疼痛,並且聽不到寶寶吞嚥的聲音,很可能是寶寶乳房含接的不正確。最好請有經驗的媽媽或護士幫助你看看,以確保寶寶吃到足夠的初乳,同時也要防止乳頭受傷。母乳餵養自身的感覺比看上去是否正確要重要的多,無論什麼姿勢媽媽會有類似強烈的拉扯感覺。

關於餵奶的時間和頻次,每兩到三個小時給寶寶喂一次奶,每次每個乳房至少喂10到15分鐘。每天可以進行八到十二次​​餵奶。如果需要推遲第一次母乳餵奶的時間(例如,媽媽或孩子出生後身體狀況不穩定)也不要擔心。媽媽的身體依然會分泌初乳和後期足夠的母乳(通常在出生後兩到三天)。

初乳可以幫助寶寶排出胎便,也是寶寶的首次排便,排出膽紅素。膽紅素是一種黃色的化合物,如果在血液中積聚會引起黃疸。 大多數黃疸是良性的,但是如果醫生診斷寶寶的膽紅素水平異常高,就會建議補充配方奶或別的媽媽捐獻的母乳,還有光療,以降低膽紅素水平。

餵奶成功後,寶寶應在24小時內有至少有一次排便和排尿。 第一次排便時應呈深綠色並呈柏油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