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有汽车文化吗?为什么?

兼项背强


强答一波,以交流为主,请各位看官轻喷!从题面上来看可以分为中国、汽车、文化,三个方面。有人说中国的汽车文化有三宝红绳、佛珠、座套好,其实我觉得这不能叫汽车文化,应该叫汽车装饰。也有人说中国汽车就是“以大为美”,其实放眼世界,在不同的国家尤其是汽车保有量低的国家均是以大为好,从需求上来看大车可以有大空间更加实用(隔壁老王蹭车的时候来一句“哇,这么大!”这够了)。中国人现阶段购车,在预算范围内仍然会停留在品牌、空间、动力参数、外观内饰的豪华程度上,而对操控、nvh、悬挂结构、油门响应、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等一些看不见的地方不太关注。

扯远了,中国有汽车文化吗?我觉得有,但是整体环境不好。任何文化都要和历史相结合,包括汽车文化,在现阶段国内可供玩车、改车的政策仍处于灰色地带,在大部分吃瓜群众眼里改装就等于飙车。

在改装爱好者眼里的改装是

这样的:

但是在群众眼里是这样的:


在妹子眼里是这样的:

因为你的对手是这样的:

可真正的现实是这

样的:

以上纯属娱乐(图片均来自网络 侵删!),回到正题,我觉得汽车文化不应与国界来划分,你要是喜欢美国车也可以JDM,英国车也可以走海拉风格,国产领克也可以经过动力系统的升级崩天崩地崩思域。之所以觉得中国没有汽车文化,很大程度是因为国产车适合玩的车型不多(美人豹等除外,哈哈哈),环境不好,很多一线城市可能有很正规的改装店,但是大部分城市可能都没有这样的文化圈子。


时间不会辜负你7


中国有汽车文化吗?

有的!中国有很多爱车之人对自己的车也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个性化改造。很多城市都会组织汽车文化/改装/配件之类的展会,期间会有大批车友去参加展示自己的爱车,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相关展会信息。


中国有自己的汽车文化吗?

同日本、美国、欧洲甚至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中国还没有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汽车文化,国内的汽车文化大部分都是海外引入的。如果非要硬找出中国自己的汽车文化,那可能是车尾贴壁虎、各色自喷漆轮圈、后视镜系红绳之类的吧。

大家也给这类文化取了一个响亮且接地气的名字——汽配城改装风格!其实这有点侮辱汽配城,如果真是在汽配城里花钱用心做出来的改装是能上台面的,而不是这种贴个拉花、粘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大扰流板、轮圈插上扑克牌用自喷漆改色做出来的改装。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汽车文化?

首先,是法规没有放开,上线年检需要车辆和车管所底档照片保持一致,刚发布不久的新规算是放开了保险杠、轮圈等限制,但目前自由度还是太窄。汽车文化本来就是用来彰显个性的,管的太死就没有了空间,自由和个性也无从说起。

其次,国民经济不够发达,改装不管用高端还是入门零件,总是需要花钱花时间。以现在中国大部分普通人能负担的成本来说,改装都是一件高消费的爱好,所以很多喜欢车的朋友才自己动手,但是受材料和自身技术的限制才做出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外观。

最后,舆论对改装的过度妖魔化,改装就是为了飙车、飙车会危害公共难全、为了公共安全所以禁止改装汽车。这个逻辑就很奇怪,一看就是没有接触过改装车的人,改装圈子大部分人都是原厂动力系统,玩的都是车身姿态、外观和内饰。


星车StarAuto


与日本、德国、美国这些国家相比较而言的话,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起步要晚上许多,一些制造技术也比不上它们。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汽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各自拥有了深具代表性的汽车文化。譬如日本的性能车,美国的皮卡等等。但是反观中国,仿佛就找不出什么具有代表性的汽车特色来。那是不是就是说中国没有汽车文化呢?小编我第一个不同意,中国也是有自己独特的汽车文化的。在中国,买了新车都免不了绑红带子,放鞭炮庆祝,贴春联等等,这个应该经常能看见。且不论这些行为到底是好是坏,但是这些真的只有在中国才可以看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的独属于中国的一种汽车文化呢?不过还是想要提醒一下,放鞭炮庆祝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千万不要把刚到手的新车的车漆给崩坏了。另外,众泰和五菱宏光其实也可以算是中国特有的汽车文化。虽然比不上日本和美国这些国家的,但是好歹也算是中国特有的。不过真的想要像日本、美国这些国家一样形成独特且优质的汽车文化,中国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买新车放鞭炮,贴壁虎也确实可以看做汽车文化的一个部分。所以以后就不要再认为中国没有汽车文化了。








爱生活的秦始皇


中国真的没有汽车文化吗?

这个问题不着急回答,首先,要搞清楚汽车文化是什么,从哪儿来。

举个例子,先看看公认的汽车强国们,汽车文化是啥样。

提起美国,必须知道这几条:美国地广人稀,公路网发达;二战后经济独霸世界,汽车迅速进入普通家庭;

战后婴儿潮造就了大量年轻人,在六七十年代释放了巨大的购买力;以及,美国大量优质耕地造就的农场文化。

正是这些,让大排量的肌肉车和皮卡成为美国汽车文化乃至美国精神的象征。

简而言之,是国情。

日本就是另一种状态了,国土狭长,自然资源较少,人口密度高;

战后大量军人回归城市,变成了暴走族一代目;

六十年代经济开始起飞,制造业发达,汽车工业迅速崛起,八十年代经济到达巅峰;

所以日本才会同时出现精打细算日用方便的K-CAR和各种暴力改装的街头赛车。

简而言之,还是国情。

德国呢?汽车工业发展最早,机械制造业底子最好;

战后虽然被分割,但是西德仍然迅速崛起;加之国民性中对机械的热爱,和全世界闻名的不限速高速公路,才会有那么多扮猪吃老虎的高性能房车。

简而言之……又是国情。

那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提升,二胎政策推广全国……

在中国的绝大多数消费者看来,买车,不只是代步,还要满足生活生产的各种需求,必须一车多能。

所以,谁能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谁就更能时应时代,谁就能代表中国的汽车文化。

在事业刚起步的普通创业者看来,你以为汽车价格便宜空间大就足够了?

错,还要内部空间灵活,载人又能拉货;

对于已经小有所成的小老板们来说,你以为能拉货的汽车就跟不上你的“身价提升”了?

错,除了多拉快跑,汽车照样也能内外兼修,无论是空间还是配置,都能拿得出手不跌面;

你以为只要照顾好工作就可以了?

错!家庭不重要?妻子孩子父母岳父母一个都不能少,让他们乘坐舒适使用方便也是刚需;

你以为日常使用都满足就可以了?

错!节假日谁不想来个自驾游?无论是跋山还是涉水,内蒙甘肃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只要景色好不用太顾及路况,想走就走!

最重要的是,知道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意味什么吗?飙车不好,但是驾驶乐趣谁不爱呢?

所以,满足大多数国人需求的五菱宏光才会三年连续霸榜,神车就是我们的瓦罐、皮卡和K-car。

而比五菱宏光青出于蓝的五菱宏光S3,尺寸提升、外形提升、内在提升,恐怕还会继续代表中国的汽车文化。

别不服,中国人民可是用钱包投了票。





圆恒777


中国成立之后,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有的只是军车厂改为民办汽车厂。中国最早的汽车是载货汽车就是解放牌汽车。后来有红旗轿车。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有中外合资汽车。北京吉普。北京吉普车造出来之后没多久。就有上海大众也成立。上海大众造出来桑塔纳。当时桑塔纳还被当做公务用车。后来就是标志成立。当时也就是桑塔纳门把手上装上亮条。轮胎上面叶子板装上亮条。这也不算什么汽车文化。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




一名汽车修理工


以前十五年强制报废,现在六十万公里强制报废,能形成文化吗



沙漠甘泉518


中国汽车有汽车文化吗?答案:有!

简单来说,中国汽车的文化更多的体现了中华名族的特性:包容与坚韧。

其实,文化这个词,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但是,从其制造的产品载体上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

德系车的工艺精湛,技术硬,车身看起来富有科技感和结实性,并且德系车三大件也比较出色,在高速行驶表现更是突出。。。等等,都体现了德国人对于“工匠”精神的文化追求。

韩系车的价格比较便宜的,并且外观花哨、颜值高、富有青春动力,特别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皮薄车身轻所以省油,但是,三大件不行,体现了韩国人的时尚文化;

美系车豪华、霸气并且普遍大排量,外观结实、硬朗、耐用,给人厚重安全,但是大排量注定油耗高,整体外观乍一看精细豪华,但细看却不是那么精致,并且粗糙,变速箱也不行。体现了美国人的狂野、追求自由的文化;

外观平庸,价格便宜,车身轻,省油提速快,安全系数低。保养费用低廉、配置齐全,三大件很厉害,操控好,保值率高,耐用,性价比高。体现了日本人国小资源少从而不得不将什么东西都做的很耐用的内涵文化。

而回到中国汽车文化上来,中国国内的车的品牌估计是世界上最多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汽车有代表性的比如红旗、长城、吉利都不断的在自我突破,体现了炎黄子孙的坚韧性。


小象淘新车


汽车文化先从汽车收藏、汽车改装、房车改装这些谈起吧,但是这些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存在合法性问题,所以中国汽车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ec29759129847bf9078eef42729352e\

爱折腾的飞鱼哥


中国的汽车文化是有的,但是没有可持续的环境,就像快餐。汽车爱好者进来一波看看不能玩走了,然后再来一波就这样往复。汽车在中国是能够带动GDP的重要产业,就是要不断的让人买卖,不可能像国外一个车开几十年不报废,所以中国有汽车文化喜好的大有人在,但走下去的环境条件没有多少。


鹏举60


汽车行业经历上百年的发展,在全球消费者对于动力和舒适性等高要求,以及政府严格的排放和安全法规管理下,各个品牌车型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

严格的碰撞法规让各大车企设计制造的车身基本大同小异;

各家车企所用的发动机技术鲜有令人亮眼的新技术;

甚至排气管里能排出来的气体成分都被限定死了。

但是,一说到改装……嗯,交警叔叔向你递来了迷人的微笑。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汽车改装有诸多限制。尽管《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机动车登记规定》,允许已注册登记的汽车对车身颜色、发动机、燃料种类和车架号码等进行改装,但有三种颜色属于特种车专用颜色,不能使用。而对车身、车架、发动机的变更,要在已经损坏无法修复或存在质量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

所以,一时民间有了一种“中国是汽车文化荒漠”的说法。

无论国内如何,现实是:每个国家都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汽车文化,差别可能比各国的饮食习惯差异还大。

像我们的邻居日本,因为受到国土面积和资源的限制,政策上鼓励体型小巧、发动机排量较小的K-car。在日本,满大街都能看到体型娇小的小卡车、小客车,萌萌哒。但同时以精密著称的日本汽车工业带来了众多拥有巨大改装潜力的家用车和丰富的改装文化。这些产品和日本国民性格孕育出了暴走族,也发源出了火遍全球的飘移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