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崇祯皇帝的骚操作,你就知道为什么勤政的他成了亡国之君!

大明朝的末代帝王朱由检总算没有给老朱家丢脸,他以一种非常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和大明王朝的生命,他实现了他的祖辈的誓言(抑或是预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煤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大明王朝的终结者!

说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我看到过许多史料,这些文字记录了朱由检如何如何“勤”政,甚至通宵达旦地批阅奏章等等。请各位友友们看仔细了,我在勤字上面加了一个双引号。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位皇帝大哥哥是如何“勤政”的!

看一看崇祯皇帝的骚操作,你就知道为什么勤政的他成了亡国之君!


一,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九任内阁首辅,十四任兵部尚书――这种“勤政”是致命的,要不得!

或许,朱由检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做这个大明朝的皇帝。俗话说的好,“爱屋及乌”,朱由检的老爸就不受他的爷爷万历皇帝的待见,小时候的朱由检就不用提了。所以,从小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朱由检形成了自己偏激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遇事容易冲动,做事不顾后果。所以,他的所谓的勤政不过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罢了。

看一看崇祯皇帝的骚操作,你就知道为什么勤政的他成了亡国之君!


十九任内阁首辅大臣分别是:施凤来因为魏忠贤案受到牵连,在崇祯帝登上龙椅之后就拜拜了。之后是李国当上了首辅,但是,不久后,李国看到大事不妙,这位皇帝不好侍候,不干了,辞官归隐!接下来,崇祯皇帝开始了任性妄为的操作,他心血来潮的时候,竟然动不动就把一个首辅大臣给换了。这种操作似曾相识,是不是有点像极了我们的邻国的那位已故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生!我们参照一下叶利钦统治下的俄罗斯,那就是当年我们的朱由检治下的大明王朝的影子!一个朝不保夕,风雨飘摇的统治集团才是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而这个始作蛹者就是“勤政”的崇祯帝。

二,崇祯帝在位期间,杀掉了七个兵部尚书,一个首辅大臣,两个大学士,二十多个一品二品官员,外加十几个地方巡抚大臣。

看到这一组冰冷的数字我不仅感到毛骨悚然,我不仅感慨:崇祯老儿的俸禄真的不好挣啊!诚然,崇祯皇帝真的想刷新吏治,可是,当你的集团里的大臣们感到人人自危的时候,他们要么变得更加残暴,要么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算了!你崇祯帝哪怕浑身都是铁,你能打几颗钉子?皇帝的作用是协调和督促,让你的臣子们好好干活就可以了,岂是一个杀字了得?

三,诛杀魏忠贤集团是崇祯帝失败的开端。

当然,我不是说魏忠贤不该杀,而是杀的太武断了!魏忠贤有一千个理由可以被铲除,但是,有一个理由却是万万千千不能动:他是个理财高手。在他的搜刮之下,大明朝国库充盈,财大气粗。优秀的皇帝往往在打倒一个“鳌拜”之后,心里早已有了一个可以代替“鳌拜”的明珠或者索额图了!

然而,不懂经济的崇祯皇帝刚刚坐上龙椅之后就大刀阔斧地把魏忠贤咔嚓了!并且,他还撤销了茶监这个官职!虽然崇祯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不知道,仅此一项,朝廷每年少收入许多银子!银子不够花怎么办?羊毛出在羊身上,加税呗!本来,小冰河期的大明朝的老百姓已经够可怜了,你再给他们可劲地加税,他们不造反怎么活呢?

看一看崇祯皇帝的骚操作,你就知道为什么勤政的他成了亡国之君!


所以,他的大臣刘宗周就好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的问题的根结,他说道:“你想让天下大治,但是,你操之过急了。你想让人给你办好差事,办砸了就把他们送到监狱里面去。你越是这样,越是不放心。越是不信任,事情就永远办不好!

”我觉得,刘宗周的意思不是劝,而是骂朱由检!他说,小子,你东一斧子西一榔头的干,不行的!

如此的“勤政”,不亡国就没天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