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把教師比喻成什麼最恰當?

數言數語


教師,強調“奉獻”,比喻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最恰當。原因如下:

一、對個人而言,教師是“領路人”

個人一生能有多大的“成就”,在人生路上能夠“走多遠”,關鍵取決於年輕時代是否能遇到幾個“好老師”!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教師給學生傳授人生的道理;基於教師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讓學生在人生路上少走“彎路”。授業,教授傳授給學生的專業技能,是學生“立足社會,安身立命”的基礎。解惑,教師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為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

二、對國家而言,教師是“鋪路石”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也是最“堅固的國防”!一個國家的“強大”,是教師在講臺上完成的!沒有強大的教育,談不上國家的強大;而教育的強大,必須由教師來完成。因此,教師是國家強大的“鋪路石”。


張cuper


課堂上的嚴師,課下的好朋友。


易查分


我先把目前為止社會上對教師的各種比喻全部呈現出來,大家可以自己比較選擇,不過我想說其實在後面。

  1. 培養者(園丁、太陽、父母、春雨、春風)、
  2. 知識提供者(蠟燭、泉水、火、粉筆)、
  3. 啟發者(燈塔、燈、啟明星、導航)、
  4. 心靈塑造者(工程師、靈魂工程師、建築師)、
  5. 藝術家(畫家、陶藝家、木匠、雕塑家)、
  6. 合作者(導遊、隊長、教練)、
  7. 權威者(法官、船長、獅子王)、
  8. 保護者(大樹、天空)。

從上,我們會發現一個特點,便是對教師的比喻,千篇一律的都是正面形象。但實際上,教師隱喻的發展歷程是這樣子的:

首先,對教師的比喻五花八門這一現象的出現,還是1949年以後的事情

。1950年首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比喻,隨後,教師是“塑造家”、“蠟燭”、“建築師”等比喻都出現了,總言之,開頭是好的

但是,到了1966年以後對教師進行顛覆性、侮辱性的比喻,“cou老jiu”首次出現,隨後出現了什麼教師是“哈巴狗”、是“挖shzy牆角的蛀蟲”、是“毒……販”等。

改革開放以後,又出現對教師的新比喻,比如,教師是“母親”、“導演”、“播種機”、“導航員”……

作為一個教師,看到教師隱喻的變化歷程,有木有一種滄桑的感覺?

所有的這些隱喻,體現的都是教師在社會上的形象,或者說是社會對教師群體的看法和定位,一直處於變化之中。

而且,這些比喻和稱號,應該不是教師群體自創自封的!

作為教師,我倒是希望不要給教師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稱號,實事求是地說:

教師群體並不是什麼悲情地奉獻者,而是跟其他職業的人一樣,是自我實現者。

其實每個行業的人,都在付出,都在奉獻,教師與他們沒什麼兩樣。

作為這些比喻句的“本體”——教師,我這麼說吧,這些比喻中,沒有一種比喻是恰當的,也沒有什麼比喻能“最恰當”——反而給很多人指責教師的道德制高點,讓很多人對教師吹毛求疵,還給教師帶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總體而言,弊大於利。

因此,作為老師,我有一個願望,也算是呼籲——請大家拿開蓋在教師頭上的這些帽子,還教師以本來面目:教師就是教師,是作為“人”的教師,本身也是“人”,教師是一種職業。(程天君:“蠟燭”、“靈魂工程師”還是“教育家”—— 教師冠名現象之析疑)


詩燈老師


教書匠。

老師就是老師,世界通用,平凡的稱呼,平凡的人生,平凡的職業,無需拔高或者貶低。

古往今來,老師的比喻很多,無需贅述,它們都沒有得到廣泛認可,說明沒有取得共識。要說喜歡誰?我還真喜歡一個:教書匠。

這個稱呼有點土,但它樸實無華,不褒不貶,很貼切,道出了教師這個職業的本質特徵:教書是一門手藝,跟其它行業一樣,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但它是教人的,自然有它的要求,規律和技術,更要有一顆匠心,不是識幾個字就能想當就能當老師的。

作為匠人,就要掌握本行業的專業知識,技巧。翻譯成現代白話就是要三觀正確,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要有紮實的教師基本功,要有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要有《教師資格證》,想想看這些要求還是不容易獲得的。所以,教書匠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稱呼也要跟進,“老師”已經在全世界通用了,說明人們更喜愛,認可它,把他們當作知識的化身,那我們就不要去瞎折騰,去胡編亂造那些短命的假高大上的名字了。

我更喜歡現在這個名字:“老師”!

個人觀點,若有不妥,可以討論。


春哥1


喜歡把老師比喻成一棵樹。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根愈深,枝愈茂。用自己所有,挺立成天地間的風景。晨迎朝霞,暮送餘暉,夜望星辰,從不招搖,卻下自成蹊。

經冬歷夏,用自身的成長喚醒路過的學生,讓他們懂得風雪壓不垮,堅韌不拔,向著太陽,篤定生長,努力紮根,努力成長,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光采。

春來了,不負春光,發芽,抽枝,長葉。秋到了,結自己的種子,黃自己的葉子,欣然裝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的自然風景。無怨無悔,春華秋實。



秋葉如詩


我把老師比喻成“引路人”。

我對老師的理解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怕老師 ;第二階段敬老師;第三階段愛老師;第四階段做老師。

我所說的“老師”,包括但不限於在學校任教的老師。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哪怕僅僅教會過你一個字,也可以稱其為“老師”,即一字之師。只有具備這種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精神的人,才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老師是“引路人”,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引路人”的作用是分階段的,老師對你的輔導只限於在特定的範圍和領域內,所以我們對教過自己的老師,無論是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中學老師還是大學老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感恩之心,敬重之心。老師在你人生路上送你一程,你才能走得更遠。

我是農村娃,從一字不識到名牌大學碩士畢業,期間對老師的作用,有著深刻的感受。這些老師,不僅在學習上幫助過我,在經濟上幫助過我,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建立上,都曾給予我莫大的幫助和指引,可以說,學習改變了我自己的命運、我家庭的命運,這些老師做為“引路人”功不可沒。

而今,雖然我職業不是一名老師,但有時會兼職教輔導班,也有兩個投緣的孩子自稱是我的“徒弟”。身受其益,必反哺之。我願成為一個“指路人”,幫助孩子們走得更高更遠,不辜負曾經老師們的悉心教誨!


樂亭刑天


您好,這個問題不同時代答案不同。以前的教師:真的可以比做父母,不光教學生知識,還教學生做人,立德;現在的教師,呵呵,比無良奸商還不如,不論您承不承認,各種輔導班,各種坑。課上不教課下收費輔導比比皆是,由於某些原因,某些方面問題不能詳說,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人人心裡有本帳。


飄渺橘孑


把教師比喻成什麼,並不代表就是要比喻句。

所以在這個前提下,我來以小學教師為例談談我的看法。

面對小學生,小學教師除了教學時候是老師,很多時候像爸爸像媽媽,簡直又當爹又當媽,怕小娃娃冷到了熱到了,餓到了撐到了。一年級的就更操心了!



有時候小學老師又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聽孩子們說心裡話,陪他們一起玩耍遊戲!

還有的時候,小學老師又是保鏢,過馬路護著,下樓梯護著,春遊或秋遊的時候防止被壞人拐跑了,在學校怕自己班娃娃被別個大娃娃欺負了等等,簡直是孩子們的超級保鏢。


小學老師還像兩面派,“假的很”,自己其實往往都還是個單純的幼稚的孩子,卻要在一群孩子中間當“孩子王”,扮演這麼多身份,關鍵還能樂在其中!


教育教學那些事


我覺得把老師比作擺渡人最合適。每一位老師對學生而言,他擺渡的時間可能是一學期,一年,也可能是三年,六年。接班上課為始,升級,畢業為終。在這樣一段特殊的擺渡旅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是彼此人生的回憶。

擺渡人的原意是指在渡口碼頭用船為人家提供交通服務的人。現已有多重引申寓意,主要含義如下:

1,用船把人從此岸送到彼岸的人,通常以此比喻兩方之間的協調人或媒介。

2,生命中的過客,有過交集但不會走到一起的人。

01

教師和學生的相遇是一種偶然。

學生高一屆或是低一屆不會遇到給他上課的老師;老師被學校分到前一個班級或是後一個班級都是一種可能。因此,教師和學生的相遇是一種偶然。

你的一生,我只送一程;不忍言別,單車已到站;我原路返回,你遠走高飛,再見。

這樣的相遇讓師生有可能成為知己,也可能成為彼此不欣賞。不論怎樣,都會在這一段擺渡的時光裡,珍惜這次偶然的相遇。


02

老師的擺渡是要把學生送到另一個去處——到更高一級的年級學習,去更高一級的學校求學。

擺渡的地點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去實現。老師像渡者給出方向,學生努力坐上小船由老師送到那裡。

03

老師是學生心靈、智慧的擺渡人。

知識的傳授,心結的解鎖,是老師對學生孜孜不倦的關懷。

從無知擺渡到智慧,從稚嫩擺渡到成熟。


用春蠶,蠟燭,人梯形容老師總有那麼一絲悲壯,希望老師和學生的相遇是彼此成全。在彼此的人生旅途中有著美好的回憶!老師竭盡全力助力學生擺渡到更廣闊的海洋,迎風弄潮!


春風綠夢田


我認為把教師比喻成園藝師更恰當,園丁每天給園裡的秧苗鋤草,施肥,澆水,整修,園藝師的特點是發現園裡有何問題及時解決,發現病害及時處理。學生就像園裡的小秧苗,在園藝師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開花結果。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成才,做國家的棟樑,學生的成長是與教師的培養教育分不開的,教師又不能又說是育才的園藝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