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孔子認為與人交往僅次於中庸之道為狂狷之士,而非謹厚之人

在儒家學者看來中庸之道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論語·雍也篇》中就記載了孔子對於中庸的評價“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將中庸上升到了至高的境界,但是有一具社會現實也必須承認,那就是“民鮮久矣”。作為教書育人者來說,挑弟子不能只挑才具出眾者吧,就孔子來說不能只選擇能謹守中庸之道的人來教吧,如果那樣哪會來三千弟子,恐怕能有三十個就不錯了。除了能謹守中庸之道的人以外,還應該選擇怎樣的弟子來教呢,如果問我,我一定會選謙虛謹慎、忠厚老實的人。但這個問題孔子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論語.子路篇》第二十一章記載了相關內容,其原文是: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所謂“中行”就可以理解為行為合乎中庸之道。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註釋“退能不為,進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長”,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堅守道義,無過無不及。之所以會說“不得中行”,就在於“中行”的難得。而且這種情況即便在現如今的社會依然比比皆是,社會輿論稱頌一件事或一個人,那就萬般皆好;如果是批評,往往就是一無是處。人與物都有其多面性,極端品性恐怕萬中無一,又怎能以極端的評品加以區分呢?正如孔子所說的“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一樣。

為什麼孔子認為與人交往僅次於中庸之道為狂狷之士,而非謹厚之人

既然“不得中行“,孔子的選擇則是“必也狂狷”,朱熹註釋為“狂者,志極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餘”。所謂狂者就是指志向極高,但做事實際能力不行,也就是說大話可以,實幹不行。狷者則是學識水平有限,但是對於不合禮制之事,能嚴守原則,決不妥協。狂狷之士各有其長,都有其可取之處,故孔子退而求其次,“必也狂狷”。

為什麼孔子認為與人交往僅次於中庸之道為狂狷之士,而非謹厚之人

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舉了兩個例子,“伊尹聖之任,狂者也。伯夷聖之清,狷者也”,伊尹為狂者,伯夷為狷者。伊尹放太甲,志高而行不掩;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有所不為!但是,我始終認為以伊尹和伯夷為例不準確,伊尹志高可以理解,行不掩有何依據?伯夷有所來為沒問題,“知未及”從何說起?

為什麼孔子認為與人交往僅次於中庸之道為狂狷之士,而非謹厚之人

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說:“我找不到能謹守中庸之道者與之交往,那麼肯定要選狂狷之士了!狂者能進取,狷者能有所不為。”

為什麼孔子認為與人交往僅次於中庸之道為狂狷之士,而非謹厚之人

上述譯文中對於“與”字是理解為“與…交往”的意思,還有一種看法認為應該是“教授、教導”的意思。朱熹夫子就持這種看法,他認為孔子希望能找到謹守中庸之道的人教導,但是這樣的好學生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是謹慎厚道之人,則未必能所有提高而有所成就,所以說不如選擇狂狷之士,由於這些人志向明確、意志堅定,通過必須的教育和引導,必能在求學之道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