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今天聚焦海南!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


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文章

聚焦海南在自貿港建設方面的

一系列舉措


以下為報道全文

↓↓↓


戰疫情 保產業 抓項目 穩投資

海南自貿港建設加速推進

(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飛舞,工人們正緊張施工,迎接4月的竣工驗收。“建設團隊比春節前還要拼,要把疫情耽誤的工期搶回來。”項目現場總指揮潘建說。


作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門戶樞紐,美蘭機場二期鎖定“5年後滿足年吞吐量旅客3500萬人次、貨郵40萬噸”目標,是自貿港發展旅遊業、空港物流產業的基石。遭遇疫情,工期進度如何追回?工程缺工缺料怎麼辦?


缺工,省市兩級政府聯動,幫忙對接工人所在地政府,出資為健康工人包專車,不到半個月,返崗工人由春節期間的1000多人增加至2900多人;缺料, 省直部門協同,專門成立材料設備進場協調組,開闢物料過海綠色通道。


戰疫同時,海南自貿港建設像美蘭機場二期建設一樣全面推進。“自貿港建設要開好局,就是要知道做什麼,知道要幹出什麼成效,知道怎樣才能幹一件成一件!”3月11日的海南省委常委會上,省委明確向全省黨員幹部提出要求。


“三知道”是督戰鼓,聞鼓而動,戰疫不懈。3月23日,海南已連續32天確診病例零增加。在慎終如始嚴格防控的同時,海南更注重科學研判、精細管控、著眼長遠。3月10日,英文版海南健康碼正式上線,截至當晚8時已有15674名境外人士申領成功。


“三知道”是責任尺,量出責任,逼出速度。目前,海南省在建的重點工程已復工55個,404家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392家,復工率97%。全省20家重點外貿企業和16家水產加工出口企業全部復工復產,這些企業進出口額約佔海南省外貿總額的90%。


既要幹得成,也要幹得好。發展高新產業是海口自貿港建設首要重任,為加速復工復產,全市高新企業返崗人員隔離期間生活補貼由政府掏錢買單;企業購買防疫綜合保險,政府補貼七成;3月10日,海口國家高新區率先獎勵8家高新企業,第二批獎勵30家也正加緊審核。目前,海口全市414家高新技術企業已復工359家。


既要講速度,也要講創新。海南首抓政務服務創新,推行承諾審批、容缺後補、線上合同、隔屏簽約。3月初,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與全球10多家跨國醫藥廠商依靠數據雲與騰訊公司完成簽約。“今年前兩個月,公司出口同比增長75%,產品遠銷澳大利亞和歐洲。”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俊栓說,這得益於洋浦工委管委會出臺優惠政策、簡化檢查審批手續。


“保產業、抓項目、穩投資”,海南自貿港建設三箭齊發,從容有序。“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是今年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的首要任務,不論困難有多大,我們都將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路線圖,做好自貿港政策承接和先行先試工作,分階段分領域實施開放新舉措。”海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