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懂槍帝壹哥是軍武次位面公眾號輕武專欄的官方頭條號,關注輕武相關,每日關注分享!


前幾天,壹哥我寫了一篇關於“戰鬥民族”轉輪手槍的文章,有網友在評論中表示,“一直好奇俄羅斯不用轉輪卻發明了俄羅斯輪盤賭的玩法,現在終於知道俄羅斯也有這種槍”,不過“俄羅斯輪盤賭”真的就是俄羅斯發明的嗎?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電影《湄公河行動》中娃娃兵玩俄羅斯輪盤賭 (請勿模仿)


事實上,正如魚香肉絲裡沒有魚、老婆餅裡沒老婆、西班牙流感並不起源於西班牙一樣,“俄羅斯輪盤賭”也可能和俄羅斯並沒有啥聯繫。今天,壹哥就和大家聊聊“俄羅斯輪盤賭”的故事。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彈倉一轉,生死由天


俄羅斯輪盤賭(Russian Roulette)是一種自殺式玩命遊戲或酷刑方式,主要玩法是參與者在左輪手槍的六個彈巢中放入一顆或幾顆子彈,然後關上將彈巢旋轉,參與者需輪流將槍口對著自己的腦袋並扣下扳機,直至有人中槍,或不敢按下扳機為止。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中國影視劇也說輪盤賭起源於俄羅斯 (請勿模仿)


這種遊戲殘忍血腥,看起來也挺符合戰鬥民族“魯莽、粗野、不計後果”的形象,幾乎成了俄羅斯人的標籤之一。不過,壹哥翻閱很多資料,都沒有找到俄國文獻關於“俄羅斯輪盤賭”的出處記載,相反,卻有英文文獻記載了“俄羅斯輪盤賭”的最早出處。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大雪之後玩跳樓,論玩命,確實沒人能跟戰鬥民族相比 (請勿模仿)


這個最早的關於“俄羅斯輪盤賭”的文字記錄,來自於1937年1月30日美國冒險作家喬治•蘇德茲(Georges Surdez)在《Collier's Weekly》雜誌上發表的短篇小說《俄羅斯輪盤》。小說中,蘇德茲引述了一名法國外籍軍團裡的德國僱傭兵的信件,信件中德國僱傭兵講述了自己1917年在羅馬尼亞同一名俄羅斯中士的談話(這個關係夠繞的)。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喬治•蘇德茲,美國人,法國裔,生於瑞士(這身份也挺繞)


這名“俄羅斯中士”說:““Feldheim…你聽說過俄羅斯輪盤賭嗎?1917年的時候我在俄羅斯軍隊服役,當時正在羅馬尼亞,俄軍屢戰屢敗,軍官們的威信、金錢、家庭以及在友軍同僚面前的臉面都不斷地付諸流水。有時在酒吧裡,有時就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某些絕望的軍官會突然拔出左輪手槍,只拿走一發子彈,接著旋轉轉輪,拍進槍裡,然後對著自己的頭扣扳機。槍響腦漿四濺的機率是5比1。但是,有時卻有人大難不死。”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一戰時期的俄軍,被稱為灰色牲口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刺激,但結合喬治•蘇德茲的經歷,卻未必可信。喬治曾作為法語翻譯跟著美軍參加一戰,戰後他加入了美國一家木材公司,到法國的各個殖民地跑業務。後來喬治失業,為了生計他開始嘗試通過複述自己在殖民地的諸多經歷,編造冒險故事投稿向雜誌掙錢。由於他的超凡想象力而大獲成功(放到現在可能又是個騙流量的自媒體大V),他也就成了專門的冒險小說家,後來他不斷地在各個殖民地間徘徊,與外籍軍團接觸往來獲得更多冒險故事的靈感。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法國外籍軍團主要用於殖民地戰爭 (也繼承了法國的優良傳統)


雖然無法證實這個小說的真實性,但這種獵奇的玩法,很合美國大眾的胃口,其他刊物紛紛轉載,拿到了一個個“10萬+”。而蘇德茲本人一度被稱為"俄羅斯輪盤賭的發明者",只是他可能沒想到這個杜撰的遊戲會讓一千多個美國人在此後喪命。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這個美國人編造出的遊戲卻打上了深深的俄羅斯印記


到了冷戰時期,美國出於抹黑蘇聯的考慮,也開始大肆渲染俄國人魯莽蠻幹,而“俄羅斯輪盤度”這種野蠻遊戲很符合美國人的需要,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俄羅斯輪盤賭”就成了俄羅斯的發明,以至於很多美國電影都加入了俄羅斯人玩“俄羅斯輪盤賭”的情節。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獵鹿人》中俄裔美國人湊一起玩俄羅斯輪盤 (請勿模仿)


比如《獵鹿人》中俄裔主人公湊一起俄羅斯輪盤賭,還在越南戰俘營被AK逼著玩輪盤賭,但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越南有過此類酷刑。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也就是靠著玩俄羅斯輪盤賭, 主人公才能幹掉越軍最後翻盤


但在壹哥看來,這個玩法可能真的不是俄羅斯發明的,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俄羅斯輪盤賭”的出處是小說,而且是一個法國外籍軍團中的德國人聽俄羅斯人說的,我們都知道信息轉述幾遍後往往會和原意大相徑庭,因此其真實性無法確定,目前也沒有史料證明。而且小說中的遊戲是留五發子彈,死亡概率是六分之五,實在太高了,如果是真的,玩遊戲的軍官們可能會大面積死亡,但歷史也沒有相關記載。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裝5顆子彈,這已經不是賭博而是自殺了 (請勿模仿)


第二,在1895年到1930年間,俄羅斯/蘇聯軍隊軍官的標準佩槍是納甘 M1895型轉輪手槍(就是前幾天壹哥介紹的那一種)。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轉輪手槍,它的轉輪不能向左甩出,子彈容量是7發而不是6發,與小說中的不符。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納甘轉輪手槍


而且納甘轉輪的彈巢後部不像史密斯威森轉輪那樣有遮擋,彈倉裡面有沒有子彈一目瞭然,稍微瞟一眼就知道子彈有沒有在槍管左側的第一個彈倉裡,那這個遊戲就沒法玩了。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彈巢有沒有子彈一目瞭然


相反,美國人最喜歡的史密斯·韋森左輪手槍,容量正好是6發,彈巢後部還有遮擋,子彈轉到哪裡是看不到的,反倒適合用來賭命……所以,很可能是美國作家的道聽途說,因為不熟悉俄國槍械,還把細節給弄錯了。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史密斯·韋森從後面看不到有沒有子彈


第三,雖然輪盤賭被打上了俄羅斯的標籤,但俄羅斯的文獻和影視中,從來都沒有所謂“俄羅斯輪盤賭”的記載和體現。為了探究“俄羅斯輪盤賭”的歷史真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俄國曆史專家John Bushnell曾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都沒有發現有“俄羅斯輪盤賭”的記載。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俄軍軍官:我只是彪,但我不傻


唯一能稍微沾點邊的用納甘轉輪玩的遊戲叫“cuckoo”,玩法是,一個人站在完全黑暗的屋子裡,其他人在屋裡躲貓貓,一邊躲一邊發出“cuckoo”(模仿雞叫)的聲音,這時第一個人就拿著納甘轉輪向著聲音發出的地方開槍(聽起來似乎比輪盤賭有意思多了)。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這個聽聲射箭的射手應該比較適合玩這個“cuckoo”遊戲


第四,截止目前,在俄羅斯並沒有死於“俄羅斯輪盤賭”的記載,相反,早在蘇德茲小說發表的8個月後,年輕的美國人托馬斯•馬克利就在自己生日死於“俄羅斯輪盤賭”遊戲。這是美國最早記錄到的因"俄羅斯輪盤賭"喪命的事例。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總有一些人不信邪


而在《獵鹿人》上映後,也發生了多起青少年模仿“輪盤賭”而喪命的事件,美國各界紛紛譴責電影對“輪盤賭”的細緻描寫,認為電影觸發了人們模仿的“靈感”。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瀟灑的動作,的確很誘人


就在2020年2月28日,一名美國警察納撒尼爾·亨德倫認罪,承認自己在2019年1月,和自己的兩名同事在他的公寓裡,當著另一名警官的面開槍打死了24歲的女警官卡特琳·阿利克斯(Katlyn Alix),原因也很簡單,這仨人拿著真槍玩“俄羅斯輪盤賭”,結果玩脫了......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看來美國人真的很愛玩“輪盤賭”, "俄羅斯輪盤賭"是時候改名為"美國輪盤賭"了


目前世界很多國家已經明令禁止這種遊戲,參與遊戲的人會被以謀殺罪起訴,同時也禁止影視中出現“俄羅斯輪盤賭”這種血腥遊戲。但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禁令,一些神劇中還頻頻出現俄羅斯輪盤賭的鏡頭。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清末就有人玩俄羅斯輪盤賭了, 千萬不能讓美國人看見, 否則就要命名“中國輪盤賭” (請勿模仿)


無論是叫“俄羅斯輪盤賭”也好,還是叫“美國輪盤賭”也罷,壹哥在此還是要提醒大家,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這種以生命作為賭注的遊戲不應該繼續存在下去,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愛生命,遠離賭(zuo)博(si)。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子彈不會因為你是美女而放過你 (請勿模仿)


“俄羅斯輪盤賭”真是俄羅斯發明的嗎?他們可不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