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中原称为东夷蛮夷的山东是怎么一步步汉化为汉的?

人者行无疆gg


东夷又称夷方,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即早期东夷与之后的东夷所指的群体有所区别,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朝时的特指山东胶东和胶西外族莱夷为东夷,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民族的泛称,《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商亡以后,周军天下,自诩为天子,周人势力开始进入山东江苏等地,攻灭奄与薄姑这两个方国, 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姜子牙封在齐今天临淄一带,周公封在鲁,今天曲阜一带。这是周王室分在东方最大的两个诸侯国。东夷部落在山东遭到严重打击。

山东一带的东夷被齐国攻灭之后,东夷部落开始向东南发展,处在安徽江苏一带的淮夷,又称淮南夷,南夷,从称呼就可以看见他们逐渐迁徙,或者他们的主力是逐渐向南方的,在迁徙途中,一边休养生息,后来定都城为徐城的徐国开始强大,臣服三十六国方圆五百里的国家出了个徐偃王,施行仁义,迅速强大。率领九夷以伐宗周,向西到达黄河。周穆王也害怕他气焰正锐,主动的分东方一些方国给徐偃王统治。


但是周穆王的怀仁并没有遏止徐偃王的野心,于是周穆王亲自率军讨伐,命令楚国人协助夹击,斩杀徐偃王,他的儿子率领几万族人迁移到彭城,周穆王仍封他为徐子,继续统治。

春秋末期吴王派伍子胥攻灭徐国,宣告存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徐国国灭,也宣告东夷成建制的国家覆灭,自此之后我国境内的东夷彻底被诸夏汉化。但是东夷的称呼并没有消亡,而且戏剧性的飘到更远的地方如日本,朝鲜等地。


宜居爱之城


古时候山东人属于东夷族,这是一个身高比较高大的种族,具体形成原因未知,但东夷人绝不是什么砖家所说的高加索人种,因为山东人所有的外在特征均与中华民族相同,而无白种人的特点。因此,东夷族并不是脱离华夏黄种人之外的种族,它也是华夏民族早期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属于黄种人中身高较高的一支。

历史记载先秦时期东夷族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后羿,对,射日的后羿是有真人背景的,他就是东夷族的首领。东夷族的“夷”字本就是一个“背弓的大人”,说明远古时期人民就普遍认为东夷族骁勇善战。蚩尤也是东夷族首领,曾和炎黄部落大战了很多年,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曾经长期称霸诸侯,都说明这里的人强健尚武的地域性格。

东夷是指中国先秦时期,尤其是商、周时期中原居民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从考古上说,东夷是指自后李文化始至岳石文化的承载者。东周时期,经齐、鲁等国在山东地区的多年经营,夷、夏逐渐融合。古时谓东夷有九种,《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 《后汉书·东夷传》云: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东夷文化是中国先秦时期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东夷文明的许多方面都与中原文明不分伯仲。东夷人是中国最古老文字、弓箭、礼制和金属的发明和使用者。


有趣的墨子间诂


山东在当代人的心目中绝对是中原地区,不说别的,若是山东不算中原,齐鲁文化要怎么算?难道要把孔孟之道也排除在外么?若是没有孔孟之道,中华文明要失去多少色彩。但是在三皇五帝乃至夏商两朝,山东并不属于中原一词的辐射范围,而是被称为“东夷”。

东夷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东省全境、河北省南端、河南省东部、安徽省东北角及江苏省淮河以北的地区。夏朝后期对东夷失去掌控,于是身为东夷人的商汤得以兴起,最后商朝建立夏朝灭亡。

商朝成为中原正统王朝,东夷的界定自然随着商朝的西迁而发生变化。比如泰山以西的部分就随着民族融合而成为中原文化区的一部分。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发展,商朝经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也被埋入历史,西周开始成为中原之主。由于商朝是从东夷发展而来的,因此西周建立后与东夷摩擦不断。为了彻底掌握这片土地,周武王把姜子牙的封地安排在齐地营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于是齐国建立并且逐渐融入中原文化。

想要掌控东夷,仅凭册封土地是不可能的,西周初年的武庚之乱就是证明。武庚是商纣王的儿子,当时社会并没有屠杀前朝皇室的习俗,因此武庚不但安全的活下来,还能在周王室的指派下管理殷商遗民。几年之后周武王姬发逝世,13岁的周成王即位,主少国疑的历史再度出现。想要争权的周朝臣子联合武庚发动叛乱,东夷也有很多部落站到西周的对立面,比如“奄”。

为了维护统治,历史上著名的“周公东征”出现了。这次东征周公成功打败朝歌叛军,武庚被杀,与西周作对的东夷部落“奄”也被消灭。“奄”是商朝的“与国”,也就是盟友的意思,地址在山东曲阜东面。周公消灭“奄”后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封于此地,并且定国号为“鲁”。到此为止,齐鲁两个诸侯国正式成立。齐文化和鲁文化也在时间流逝中逐渐形成。

西周灭亡后,东周只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各个诸侯王为了争夺地盘开始无休止的战争,因此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部分,并且不断征战。战争破坏国计民生,但也有利于民族融合。鲁文化在春秋时期融入到以河南、陕西等地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中,齐文化稍晚一些,直到战国才完全融入进去。

其实战国时期不仅是东夷,之前被称为西戎的秦国、南蛮的楚国都是被公认的战国七雄,可见数百年的征战早已打破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之前的四夷早就汉化了。后来秦始皇完成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又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昔日的齐鲁大地早就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明融为一体。

许多我们熟知的历史名人在当时也属于东夷,比如在逐鹿被黄帝打败的蚩尤、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都是东夷部落的首领,并且“夷”字可以拆分成“大、人、弓”三个字,也是勇士弯弓射箭的形象。很多考古专家认为著名妖妃苏妲己也是东夷人,她的父亲是东夷有苏氏部落的首领,为了讨好商朝而把女儿献给商纣王。可见东夷在上古时期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与华夏文明融为一体。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夜狼文史工作室


其实汉族的两大图腾已经说明问题了,西来的龙族炎黄及后来的周人和东方凤族商人夷人是汉族两大主体,最后在汉代互相融合龙凤呈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