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下)撰稿編輯中原


1990年初,我帶領連隊戍守集團軍太康農場,協助農場守護夏收秋收工作,得到了農場領導的充分肯定,受到集團軍後勤部的通報表彰。農場鼓勵6名入黨指標,又贈送了一車玉米,真是名利雙收啊!

五、守護20集團軍太康農場

記得那是1990年的夏收季節,我帶領兩個排的兵力駐守在太康農場。一邊要做好農場作物的保衛工作,一邊協助農場搞好夏收夏種,加強農田的日常守護。

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下)撰稿編輯中原

榴炮二連官兵合影留念

每年集團軍都要抽一個連隊,負責護田保收,莊稼未成熟時,防止牛羊等下地吃苗;莊稼成熟時,防止村民哄搶。根據農場的地形,我們分別在四周設立了多個守護點。

每個點一個軍用帳篷,一個班的兵力,24小時值守。任何人、蓄不得進入農場莊稼地,一旦發現,立即進行制止。

農場的條件相當簡陋,調配我們的營房很少,我和通訊員住一間房,其他班排駐紮各個執勤點。我們和當地的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少了起床號和熄燈號。

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下)撰稿編輯中原

甘從英排長在太康農場執勤點帳篷前留影

我們現在離開了封閉的營區,接觸社會的機會多了,針對新情況,結合實際,加強部隊的管理教育。於是,讓通信員通知各執勤點,下午三點召開軍人大會,組織一次警示教育。夏日的午後驕陽似火,軍人大會如約舉行,望著戰士們被曬得黝黑的臉龐,我還真有些捨不得。

眼下主要是幹農活,風吹日曬免不了。言歸正傳,我簡單總結了一下勞動情況後,就切入了正題,我出了一個問題,人蹲在廁所久了,為什麼久聞不知其臭?。答案已經不重要了,這時,有幾個戰士的臉紅了,從那以後,建議大家看一些健康的方面的書籍。

二十多年過去了,因為有了微信,我們這些戰友又聯繫上了,有一次和戰友們聊天,他還能清晰的記得,當時的情景。可見一次教誨,對一生都有影響。

帶兵守農場,不須訓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干擾,沒有喧嚷,天高皇帝遠,淳樸的田園生活,突然變得清閒自在。


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下)撰稿編輯中原

文書馮家華(左)和孫先昆合影留念

麥收前的清晨,拿著一個小收音機,迎著薄霧,踩著露水,檢查各執勤點情況。萬傾麥海.泛著綠油油的波浪, 清風吹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脾。沐浴著朝陽,滋潤著新鮮空氣,看著一望無際的麥地,浮想翩翩。這裡是多麼的清靜,沒有名利之爭,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烏七八糟。神仙般的生活,把煩惱拋在腦後,盡情享受大自然吧。

玉米收割後是螃蟹最肥的季節。晚上,我帶著通訊員,來到河邊,用手電筒,尋找螃蟹。第二天,炊事班蒸螃蟹,兩個人能分一瓶啤酒,戰士們吃著螃蟹,喝著啤酒,聊著天兒,別提多開心了。

酒後酣睡,睡得特別香甜。這裡,沒有兵器室要值守,沒有炮場要站哨;不用擔心武器丟失,不用擔心汽車被燒,放心大膽地睡,盡情盡意地去睡。想開些,丟掉包袱,人生不過如此。

那一年,我想了許多問題,尤其對於生死的話題,聯想比較多,不少朝夕相處的戰友,就突然離開了我們。這讓我心胸豁然開闊,人的生命才是最寶貴的,把功名利祿拋至腦後,珍惜每一天,知足常樂吧!

年底,因完成任務出色,農場黨委破例給我們6名入黨指標,還贈送了幾千斤玉米。

1990年,連隊一分為三,我帶領指揮排和炮一排在集團軍太康農場護田保收,副連長張桂生帶領炮二排在八里橋看守師彈藥庫, 指導員孫福海帶領一個班在東工鎮連隊駐地看家護院。我們恪盡職守,因地制宜,各負其責,圓滿完成出色,受軍師的表彰與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