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大凌河诈降皇太极,回到锦州十年后松锦大战中又降皇太极,皇太极为何不追究?

看遍山川


祖大寿修筑大凌河城,被清兵围困,弹尽粮绝,没有吃的,开始吃马,马吃完了吃老弱病残的人,最后实在没啥吃的了,不得已投降皇太极。



皇太极把后金变成大清,当了皇帝,其志不在小。为了收买人心,他一改努尔哈赤的作风,不再杀戮辽兵辽民,祖大寿投降,他欣然接受,没有波澜。但是,祖大寿请求皇太极放他回锦州,将来清兵攻打锦州他做内应。当时王公大臣很多人不同意,阻止皇太极放祖大寿回锦州,说放祖大寿回锦州就是放虎归上。皇太极不听,说他相信祖大寿降清是真心的。



皇太极的逻辑是这样的,祖大寿是袁崇焕的得力助手,崇祯杀袁崇焕后,祖大寿一气之下带关宁军回山海关,不给崇祯玩了,崇祯调他勤王,他也不听,后来还是他的老领导孙承宗做工作才回北京勤王。之后崇祯曾几次三番调祖大寿面圣,祖大寿都借故推辞。在皇太极看来,祖大寿已经和崇祯离心离德,投降清朝是祖大寿的最好选择。皇太极相信祖大寿的投降是真心的。所以才放他回锦州。

可是皇太极错了,祖大寿一到锦州,就杀了清兵随从,拒守锦州城。皇太极多次给祖大寿写信,祖大寿都借口时机不成熟推辞。皇太极是何等聪明的人,祖大寿的多次推脱,他已经清楚祖大寿投降是假的,于是用同样的办法围困锦州。



祖大寿向朝廷求救,崇祯派洪承畴率十几万大军救援锦州,才有了松锦大战。松锦大战明军大败,祖大寿再次投降。这时皇太极如果觉得祖大寿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欺骗自己,杀掉祖大寿,这就说明他放祖大寿回锦州错了,皇帝就是错了也不能承认,崇祯皇帝不就是因此杀掉了袁崇焕嘛!

皇太极不杀祖大寿就保全了自己的面子,而且祖大寿再没有回旋余地,留下他只是多张吃饭的嘴而已,皇太极不差那点粮食。


有得观史


不得不说,满清能够成气候,全赖于皇太极啊,从他对待祖大寿这件事情上,就可见其格局之大,器具之广。

祖大寿的前半生,跟满清打了20年,在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手下犯过错,有过失败,但更多的是立功升职、天命五年(1620)任明朝靖东营邮寄,跟着熊廷弼经略辽东,熊曾经把他列入“忠勤”将官名单。

天命七年(1622),他调任广宁巡抚王化贞部,任中军游击,曾奉命为先锋,率军赶往救援被清军围攻的西平堡。战败后,他撤往觉华岛,此时后金第一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然而被他拒绝了。

天命8年(1623)督师孙承宗采纳袁崇焕的建议,筑宁远城,作为拱卫关门的重镇,祖大寿负责督修。但他认为朝天不可能坚守,便马虎了事,仅筑了十分之一,而且都是豆腐渣工程。袁崇焕很不爽,把他教育了一番,重新制定规格重修,这才修得高大坚实,为后来袁崇焕打退努尔哈赤奠定了基础。

天命11年(1626),宁远守卫战,努尔哈赤率兵攻城,士卒冲到城下猛凿城墙,明军放红夷大炮,击伤清军500任,努尔哈赤本人也受了伤,被迫退兵。这就是所谓的“宁锦大捷”。祖大寿因为是参与这次战斗的主要武将,升职为副将。

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发动对锦州进攻,祖大寿跟满桂迎战,清军没讨到便宜,皇太极领兵转攻宁远,祖大寿奉命绕到清军后面攻击,同时满桂等也率师赶到,依靠坚城和货火器再次击退清军,皇太极久攻锦州不下,便罢兵回师了,这一次战役后来被明廷称之为“宁远大捷”。

至此,祖大寿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们家成为了自李成梁家族以后,辽东最成气候的将门,他的兄弟子侄十余人,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等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后世所传的“关宁铁骑”,实际上指的就是他祖大寿家里的家丁队伍。

祖大寿这个人,其实早期是不肯投降的,这主要是努尔哈赤时代,杀戮辽东汉人太盛,所以才会有皇太极大凌河之战时,他的诈降,后来松锦之战,明军唯一可战的军事力量基本报销,独守锦州的祖大寿在无援的情况下,只能投降。

皇太极是接纳了祖大寿,但是祖大寿在投降满清后,基本等于是投闲置散,他手中的军队也基本被打散,交给了最早投降满清的孔有德、尚可喜之流。这未尝不是因为大凌河之战时他的诈降,使得皇太极对其心存戒心。

皇太极对于祖大寿的安排,是十分高明的政治手腕。对刚刚从酋长时代走向帝国时代的满清而言,它不可能再维持努尔哈赤时代纯粹的满人为主的组织构架,必然需要吸纳更多的其他民族人才和人口,这样才能转型成功。

祖大寿在辽东有十分深厚的影响力,松山大败之后硕果仅存的吴三桂是他大侄子,把祖大寿好生安排,这有利于皇太极掌控辽东的局面,更好地安抚当地的汉民和汉族人才,壮大自己,稳固政权,也更有利于瓦解剩余明军的抵抗意志。你看,连祖大寿这种诈降的家伙,我们大清都接纳了,你们这些打又打不过的家伙,投降过来待遇一样很好哇。

所以祖大寿在清廷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降臣,但这个降臣有前科,所以战场不能给他上的,皇太极的安排可以说十分妥帖,最大程度发挥了祖大寿的剩余价值。


江畔初见月


首先,祖大寿在大凌河之战中投降皇太极其实是皇太极一手促成的,据《清史稿》记载“顷大凌河之役,城中人相食,明人犹死守,及援尽城降。”可以看出皇太极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前后围困大凌河城达三个月之久,而几乎没有进行过一次强攻,而是在不断写信进行劝降。在根据大凌河之战后后金军队的记载中,驻守大凌河的三万余明军已经仅剩一万余,饿死两万余人,由此看出只要后金军队尝试攻城基本都会成功。

但是皇太极一直都在劝降,其原因在皇太极给祖大寿写的一封信中可以得出端倪,皇太极曾亲自写信给祖大寿,说:“过去杀辽民确有其事,我深为懊悔,我们早就不那样做了。至于永平屠城那是二贝勒阿敏所为,他因此也受到了严惩,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见。

由此看出,皇太极逼祖大寿投降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阿敏屠永平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瓦解明军之后的抵抗。至于祖大寿是真正投降还是诈降,其实对皇太极来说并不重要,其目的已经达成了。

至于祖大寿在松锦之战中投降而皇太极不追究之前的诈降,第一还是为了拉拢人心,第二是松锦之战后,关宁铁骑几乎全军覆灭,仅剩山海关吴三桂一部,明朝覆灭也是板上钉钉的事,祖大寿已没有诈降的任何余地,而且之前的诈降也没有给后金军队带来实质性的损失,所以也就没必要追究之前的诈降了。


一滴鱼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叛徒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必将杀之而后快,然而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他叫祖大寿,是明朝崇祯年间的一名著名将领,他在跟满清皇太极的对抗中,因为不敌无奈诈降,之后他背叛了皇太极,回到锦州,十年后与皇太极再次相遇依旧不敌投降,皇太极却依旧相信他,并以礼待之,那么皇太极为何不追究呢?其实并非皇太极大度,而是另有原因。

在清军入关前,皇太极必须要攻克大凌河城这个战略要地,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当时驻守大凌河城的是明朝将领祖大寿。在围攻了三个月后,祖大寿有些支撑不住了,为了城中的百姓与自己手底下的弟兄们,祖大寿决定开城投降。投降后的祖大寿受到了皇太极的高规格礼遇,并不顾劝阻采纳了祖大寿献上的夺取锦州之计,想以此让祖大寿心悦诚服。

但是令皇太极失望的是,祖大寿回到锦州以后就断了与皇太极的联系,就连当时作为人质的儿子祖可法与三十几名将士,祖大寿也顾不得了,面对祖大寿的失信,皇太极却依旧善待祖可法以及他的手下,表现的极为宽容。

十年后,皇太极进攻锦州,有意思的是,守城的也是祖大寿,和之前围攻大凌河城一样,皇太极依旧采用围困的计策,虽然锦州城内的粮草够支撑三年五载,但是城内有部分蒙古将领,他们有投降清军的念头,而且后方明朝援军也被清军打败,彻底破了祖大寿等待援军的希望,与此同时,皇太极派已经投降的祖大成和祖大乐两兄弟,前来劝说自己兄弟祖大寿,万般无奈之下,祖大寿只得再次投降。

本以为这次皇太极会处置了祖大寿以泄心头之恨,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皇太极依旧以礼待之,这让祖大寿有些意外也有些感动。那么面对已经诈降过一次的祖大寿,皇太极为何不追究呢?


其实这正是皇太极老谋深算之处,因为他知道,祖大寿抗击清军二十多年,很多满族人都以打败祖大寿为目标,都梦想着能够取祖大寿的项上首级,夺取明朝万里江山,如今连祖大寿这样的抗清名将都被自己招降,这比杀了他更加振奋人心。另外攻克锦州以后,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宁远,这可是重镇,一旦攻克,便可挥师中原,直取京师。而守卫宁远的将领正是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


吴三桂统领关外的明军,成为皇太极最大的阻力,如果利用祖大寿,那么在对战吴三桂时,胜算就增加许多,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因此皇太极两次招降祖大寿,两次以礼待之,真实原因就是为了对付吴三桂,事实证明,皇太极的做法是正确的。不得不说,皇太极真是老辣,与其杀了祖大寿,倒不如让祖大寿心悦诚服,真正为他所用,并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佑子学姐


“能久守者,读书明理之效”,这是皇太极对祖大寿的评价。

祖大寿世代辽东系军官出身,天启三年(1626年)宁远保卫战中,与袁崇焕并肩作战,成功击退努尔哈赤,一年后又在宁锦大战中击败皇太极,实在是辽东一片糜烂局势中不可多得的胜利。己巳之变袁崇焕被下狱,祖大寿成为关外为数不多有战斗力的将领。

第一次投降是在崇祯四年(1631年)七月,奉命在大凌河城搞工程建设的祖大寿突然遭到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大军围攻,围城十日,皇太极便积极开展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还多次试图突围,但均被皇太极打退。不得不说皇太极真的心眼贼坏,他派人假扮明军援兵,引祖大寿出城,结果再突然发起攻击,祖大寿所部损失惨重,从此彻底放弃了突围的希望。到了十月,大凌河城弹尽粮绝,竟然到了杀修城的民工为食的惨况,皇太极继续遣使致书祖大寿,祖大寿终于动摇了,他先是同意金使进城议事,后又派自己的子侄祖可法、祖泽润到金兵大营拜降,随后祖大寿杀了宁死不降的何可纲,出城投降。皇太极亲自接待了祖大寿,并设宴庆贺。

之后祖大寿骗皇太极说要到内应帮助他夺取锦州城,皇太极没有多疑,结果祖大寿一溜回锦州就组织防御,对皇太极三番五次的示意视而不见。同样,崇祯皇帝三次下诏要求祖大寿进京觐见,祖大寿均推辞,可见祖大寿并非因为对大明忠心耿耿,只是此时的后金还不成气候,《清实录》“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金兵自己都养不活,只不过是一群战斗力彪悍的强盗,投靠他们干什么?

而至于明廷这边,朝中已有人抨击他献城降金,他若进京,下场将会和熊廷弼、袁崇焕一样,因此他选择待在他世代生存的辽东,做个没人可管的土皇帝,朝廷工资照拿,俨然一割据军阀。

第二次投降是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锦大战,祖大寿率兵驻守锦州,洪承畴率大军与清军决战,惨遭失败,洪承畴本人被俘,锦州成为孤城,此时距离被围困已有一年,与第一次被围困一样,锦州断水断粮,人相食,不得已祖大寿开城投降,皇太极亲自接见他,并授予祖大寿汉军正黄旗总兵之职,对之前诈降一事既往不咎。

原因其实很简单,清朝立国,此时主要任务应当放在消灭明军精锐上面,对于愿意投降清军的明朝将领,自然是多多益善,文有范文程,武有孔有德,这些汉人越来越成为清朝崛起的重要力量。祖大寿第二次投降时,明清决战已经落下帷幕,皇太极不是傻子,即便祖大寿再次复叛,他又能掀起多大波浪呢?逃回山海关,不用皇太极自己动手,明朝那些迂腐的文官用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再有,开国之君,必有容人识人之量,皇太极曾对部下表示,若祖大寿再降,绝不杀他,正好可以展现他遵守信义,况且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就是祖大寿的外甥,这些辽东系将领向来沾亲带故,若不介意祖大寿诈降的过去,坦然接纳之,势必向仍在苦苦坚守的大明将士传递一个讯息——无论过去你们如何与清军作战,只要降清,大清原职任用。

这对风雨飘摇的明朝来说是极其有效的心理冲击,后来吴三桂得知李自成追赃,果断献关降清,想必有想起他的舅舅曾经的遭遇吧。


春秋正义


祖大寿是明末辽东战线的主要将领之一,祖大寿长期坚守在辽东防线,多次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对阵,颇得满清统治者的赏识。祖大寿一生前后两次降清,都是在弹尽粮绝万般无奈之下被迫投降。虽然曾经降而复叛,但是在第二次在锦州归降皇太极时,皇太极并没有追究祖大寿上次背叛自己的罪名,反而继续对其宠信有加。原因还是在于要以祖大寿为标杆,树立汉族将领归降优待的典范。

祖大寿生平共两次投降满清政权。第一次是在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当时驻守该城的祖大寿突然遭到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大军围攻,皇太极便积极开展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还多次试图突围。到了十月,大凌河城终于弹尽粮绝,已经到了食人肉的地步,而明朝援军没办法到达。在这个时候,皇太极遣使致书祖大寿劝降,祖大寿终于动摇了,他先是同意金使进城议事,后又派自己的子侄祖可法、祖泽润到金兵大营拜降,并杀了宁死不降的何可纲出城投降。皇太极亲自接待了祖大寿,并设宴庆贺。然后,祖大寿向皇太极提出,由他前往锦州做内应帮助后金夺取锦州城,在征得皇太极同意后,祖大寿前往锦州重新归顺明朝,连作为人质留在后金方面的儿子祖可法与三十几名将士也不管了,皇太极多次与他通信提醒他记得里应外合的事情,祖大寿都置之不理,皇太极也没有因此难为留在后金的人质们,对他们也是很是善待。

第二次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的松锦之战,因洪承畴率领的援军兵败,孤守锦州一年之久,明朝援军也是不可能来到,皇太极派已经投降的祖大成和祖大乐两兄弟,前来劝说自己兄弟祖大寿,万般无奈之下,祖大寿无奈率部降清。

皇太极这次不计前嫌,对祖大寿依旧善待,封其为汉军正黄旗总兵,主要原因在于,祖大寿在辽东战场上与后金政权对抗三十多年,给后金政权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样威望极高的敌将归降于本方,后金予以善待可以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再加上此时宁远总兵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留着祖大寿可以给吴三桂起到示范作用,即使是长期与后金为敌,归降后金也可以得到重用优待,可以起到瓦解分化明军军心的作用。

最后,松锦之战是明朝和后金政权的一次战略决战,此次战争的失利,标志着明朝军队在辽东战场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据点固守,祖大寿也没有再度归降明朝的现实可能性,善待祖大寿有利无害,惩处祖大寿反而会激发辽东明朝军队的斗志,对接下来夺取整个辽东地区非常不利。“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皇太极善待二度归降的祖大寿实在是明智之举。


沧海拾遗录


祖大寿在大凌河诈降皇太极,说自己回明军防地锦州招降部下,可一去不复返,对此皇太极眼开眼闭,多年之后松锦大战又落在皇太极手里,他还是给这位败军之将以极高的礼遇。这事从小处讲当然皇太极是为了笼络人心,但从大处着眼是皇太极主宰的后金执政风格同努尔哈赤时代迥异不同。

努尔哈赤历经各次大战之后,在占领区都进行程度不同的种族灭绝屠杀,那些侥幸躲过一死的汉人就被当做战利品分配给披八旗将士为奴。包括被使用的汉族官员处境也十分悲惨,在各自的旗主贝勒大臣下做事,顶多是文书记事类工作,备受冷落和嘲笑。

非但如此,他们的财产、牲畜随时都会被管辖他们的人索取拿走,甚至汉官的妻女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在努尔哈赤当汗王的年代,满族人强行剥夺汉人的家产和侵犯其家人是可以不受任何惩罚的。

因此努尔哈赤只是一个谙熟军事嗜杀成性的蛮族酋长,而其后代皇太极(包括多尔衮)才可以算得上是优秀的军事政治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尽管皇太极没有听过这句话,但后金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处理好辽东占领区的民族矛盾问题,缓和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妥善解决自己大后方各种羁绊,才有可能继续蓬勃壮大,才能腾出手来对付关内的大明和身后的朝鲜。在实际执政过程中,皇太极逐步化奴为民,化解民族仇恨,将汉族壮丁恢复自由农民的身份。

而对待汉族投诚官员皇太极更是礼遇有加,在使用文人范文程的例子上就可见皇太极对汉族官僚的重用和礼待。这位大清国的第一位汉人大学士,在老汗王的年代只赚了个名,努尔哈赤欣赏范文程嘴上热闹,让老范坐了八年冷板凳。等皇太极上台,范文程咸鱼翻身得到了极大的重用,范文程也确实有才学,从后金到大清入关至经略中原都能看到老范的影子。

皇太极对来到自己阵营的汉官不吝赏赐,不厌其烦,他对属下讲就是为了让他们心悦诚服,以图大事。皇太极很直白地说过,只有多得到人才最可喜,金银珠宝有用完的时候,要是能得到贤能之人对国家有益,那好处就无穷无尽的了。

有了包罗天地的胸襟,有了吐纳万千的气象,对于祖大寿这类出自大明军事世家的优秀将领,面对他的“出尔反尔”,皇太极有超乎寻常的涵养功夫也就不奇怪了。


看遍山川


自古皇帝最想要的就是民心,聪明统治者都知道,民心所向,就可得到江山,皇太极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统治者。

当初皇太极永平城杀了很多人,让很多人都非常的害怕,之所以皇太极可以这样容忍祖大寿,就是为了弥补这些丢失的民心。

所以祖大寿这样的任性资本就是皇太极所在乎的民心。


笑看流年世态


投降两次都没劲二臣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