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爸爸媽媽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子女,用愛呵護著寶寶的成長,捨不得寶寶受半點傷害。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寶寶都會淘氣搗蛋。但遇到脾氣急躁或標準較高的媽媽,當看到自己的寶寶不聽話、淘氣、搗蛋、亂破壞東西時,媽媽的牢騷、火爆脾氣就上來了。就開始責罵寶寶。

要知道,生氣責罵時所說的氣話,可能會給寶寶造成一生的負面影響。

當父母緩過神來時就已經晚了,孩子的內心已經被受到傷害。很多父母在責罵孩子後也很自責、後悔。因此,在陪伴寶寶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且不該說的話就不要對寶寶說。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下面這些話媽媽們可能比較熟悉,有意或無意中對寶寶說過。媽媽可能自身認為這些話對寶寶不會產生任何傷害影響。事實上,這些話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心理影響。

如:

你是媽媽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小孩到了一定年齡時就會問媽媽:“我是哪裡來的”這類的問題,媽媽總認為,孩子還太小,說了她也不能真正明白生育這一現象,於是就對孩子說:“你是撿來的”。長期以來,這樣的回答幾乎就成了家長的“統一答案”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事實上,這樣的回答會傷害到寶寶幼小是心靈。寶寶會認為自己是撿來的,父母會不愛自己,使得親子之間關係產生隔閡。

所以,當寶寶提出這樣的問題時,父母應該感到高興而不是迴避,因為寶寶長大了,自我認知意識強了。開始對生命的來源產生好奇心。這時候,媽媽可以用生動而科學的回答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你在哭媽媽不要你了

寶寶年齡尚小,對別人情緒的理解能力有限,他們往往是通過別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為去認知別人的情緒,面對承認一些複雜的內心是難以理解的。

當媽媽說:”你再哭媽媽就不要 你了“,寶寶就會把媽媽說的話當真,認為媽媽真的不要自己了,這時寶寶反而哭得更加厲害。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這個被很多家長慣用的假裝遺棄寶寶的招數,對寶寶的心理發展會有很大的傷害,使寶寶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

不聽話要打你了

有時候,寶寶的表現確實令父母很生氣,憤怒的父母還對大聲對寶寶說:”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這一類空洞的話,只會降低父母的威信,不會有任何好的實際效果。

恐嚇不利用塑造寶寶良好的個人品質,反而會造成寶寶膽小、怯懦、軟弱的個性品質。

我說不行就不行,你必須按照我說的去做

在父母的眼裡,寶寶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足夠的認知。自以為自己經驗豐富,做的事才是正確無誤的。

當寶寶不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時,就對寶寶說:“我說不行就不行,你必須按照我說的去做。”這是典型的“暴君式”的教育方式,源於家長頭腦中“子從父”的觀念。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其實,寶寶並不是父母眼中的一無所知的孩子,在寶寶嬰幼兒這個階段,寶寶就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的阻止和命令會影響親子之間關係的建立,導致很多時候親子之間發生衝突和對立,更會破壞寶寶的想法,妨礙寶寶的民主意識、協商能力的發展,甚至還會滋生寶寶的暴力傾向。

因此,父母應尊重寶寶的想法,放手讓寶寶去做,在寶寶面臨犯錯時及時阻止,並耐心地和寶寶溝通,說出不能的原因,說服寶寶,這樣寶寶對自己的行為做事就會有所認知,在今後就會懂得哪些事是該做,哪些事事不該做的。

你看看別家的小寶寶多乖,多好,你是太……

或許很多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寶寶和別的寶寶做比較。面對別人孩子身上的優點,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也有這樣的優點。於是就對寶寶說:“你看看別家的小寶寶是多乖,而你是太淘氣,不聽話的搗蛋鬼。”,當你對寶寶說這句話時,其實是寶寶最討厭聽到的話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這種對比對寶寶的價值觀的確立是一種極大的干擾,對寶寶的自我評價系統也是一種破壞。這句話的危害在於,它破壞了寶寶的心理平衡,不利於寶寶內心成長,容易讓寶寶產生挫敗感,讓寶寶失去信心,造成對父母的牴觸心理。

因此,不要把自己的寶寶和別的寶寶做比較,更不要當著面說自己寶寶的不足之處。每一個寶寶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你怎麼那麼笨

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需要獲得認可和欣賞,更需要獲得父母和別人的讚美。

寶寶幼小的心靈最為單純,獲得”認可和欣賞“的需求更加強烈。如果父母氣急敗壞地責罵寶寶“笨”、“蠢豬”,這會讓寶寶無地自容、不知所措,增加她逃避的心理。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這種語言會毀滅寶寶的自信心,要讓寶寶的心理素質形成惡性循環。

乖乖(吃飯、穿衣服……)媽媽就給你買(玩具、巧克力……)

物質獎勵看似是一種增強寶寶做事的動力,其實利大於弊。

如果寶寶不好好吃飯就懲罰他,乖乖吃飯就獎勵他,他會誤以為吃飯、學習等事情是為爸爸媽媽而做的,這樣一來,獎勵機制就破壞了寶寶對事物的正常理解。這種教育方式還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寶寶的功利之心。

不要對小寶寶說這些話,看似簡單,句句扎心

結語:

寶寶幼小的單純心靈不需要隨意被破壞,寶寶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話就不要對寶寶說,特別是:“我不要你了”、“你太笨,太蠢”、“不聽話就要打你”等這一系列話等。這些話不利於寶寶身心健康發展。會對寶寶性格產生極大的影響。

歡迎轉發分享,記得收藏哦!我是豆媽,多年學習育兒知識,也是一個寶媽。關注@豆媽育兒親子說 ,為你帶來更多的育兒知識,有問題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