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已故名人的作品值得品读?

美殇9012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宽泛,也比较含糊,缺乏准确性。“已故名人”是指从古至今?还是近现代?包括当代吗?“已故名人作品”指的是政治家还是思想家还是文学家还是其他?还是从古至今所有的文字作品?

《鲁迅杂文全集》(网络图片)

在这里,笔者分析,提问题者很可能指的是已故著名现代文学家,和他们的文学作品吧?

如果提问的是有那些已故现代名人文学作品值得品读?那么,笔者回答:鲁迅、郭沫若、茅盾、闻一多、王统照、臧克家、老舍、曹禺、徐志摩、朱自清等值得阅读。为什么?

一、各具特色。

鲁迅等已故现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各具特色。鲁迅侧重揭露黑暗的现实,杂文笔锋犀利;郭沫若具有浪漫主义文学诗情;茅盾侧重的是现实城市题材例如《子夜》;闻一多现实主义诗人;王统照侧重的是现实农村题材例如《山雨》(一九三三年《子夜》与《山雨》在现代文学史上称之为:“子夜山雨年”);藏克家创新现实主义诗体;老舍侧重的是现实都市题材;曹禺注重的是现实主义题材;徐志摩侧重言情;朱自清侧重情感散文。

郭沫若诗歌(网络图片)

二、文风各异。

鲁迅等已故现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文风各异。有的笔锋力透纸背;有的揭露现实体无完肤;有的浪漫激情似燃烧的火;有的文笔优美似流淌的小河;有的似一旺清淡的水透着醇香;有的似燃爆的炸弹在社会上响起……。

三、功底厚实。

鲁迅等已故现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功底厚实。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几乎看不到错别字,文句不通的现象,从字里行间中能觉察到他们的功底厚实。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他们的思想境界,学到他们的写作技巧,以及在字句运用与行文上的严谨却秀美。

《子夜》(网络图片)

总之,已故现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很值得我们当代人阅读学习。学习他们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技巧;学习他们善于观察社会与人的敏锐头脑,敢讲真话的无畏精神。从中我们能感悟到他们的文学作品,给社会带来安宁,给人们生活带来愉悦。


言者青青


我认为,宇宙间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真正值得品读……而且还是有利民族,国家和人民利益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的,只有伟人毛泽东主席!他自1893年12月26日至1976年9月9日仙逝止。

伟人毛泽东主席!一生亲手著述的宏伟著作就有:五卷雄文,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还有《论持久战》,《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唯心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老三编《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论十大关系》《诗词歌赋》等等……这些宏篇论述,都是高度总结概括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治国理政方略……是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品读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光辉旗帜一样的治国理政的指导雄文!


春风听雨876


推荐马丁·路德的《加拉太书注释》一书,1517年10月30日至今,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已经有500多年了。《加拉太书注释》是马丁·路德最具教义性的著作,也是作者在其所有著作中最为喜爱的一本书。本书不仅将基督信仰的核心,也即罪人唯靠基督因信称义的教义阐释得极为清楚,而且有力地驳斥了宗教改革时期教皇党人和一些极端改革派的谬论。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神学思想,也影响了同时代的很多改教家,在新教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书中不乏释经书的考究和严谨,又充满了雄辩的激情和改教必胜的凯旋气势,读来颇为激动人心。



利百加文慧


我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吧!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他为人民打天下,为人民谋幸福,大公无私,品格高尚,文韬武略,堪称人民的好领袖,为国为民,牺牲了自己的家人,为中华儿女留下了锦绣山河,宝贵的思想财富,付出了一切,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语录,毛主席选集都值得一读,值得认真研读揣摩,感受伟人气息。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王少康





王少康


我其实也算是读过不少名人的作品。但让我一直不能忘确的就有鲁迅先生及其作品。

年少无知的时候读她就像看历史,年龄越大越感觉就是看现实。

比如《药》。它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鲁迅对中国的群众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叫做“戏剧的看客”。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我们不妨做个试验,譬如你跑到大街上,你在地下吐一口痰,假如你蹲下来看这口痰,不到十分钟,你周围会密密麻麻挤满一堆又一堆的人,大概都在看,看别人,同时被别人看。这是中国到处可以见到的现象,这就是中国所特有的“看客”现象。

形象不?!

作为被看的另一种人,就像《药》里的夏瑜那样。他们怀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牺牲,结果在《药》里面就转化成为茶馆里面大家议论的材料。也就是说,这样一些中国的志士仁人们,他的理想和崇高,在看客现象中都转化成为一种表演,从而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绝了。

我们都经历过年少无知。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如何防止年老无知或者干脆装睡,最好的办法还是请回鲁迅先生,在一个静静的午后,让微风和我们一道翻阅先生的作品。

比如《药》。


旺苍自然人


大爱巴金!大家可以看看巴金的作品集。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

《死去的太阳》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在我心里,这是顶尖大师!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还咳咳咳天籁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名家的著作都值得认真拜读。


江山js


最近在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文章成书的时间比较早,对于我们八零九零来说,是对原有农村社会的一次深入的了解,像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村规乡俗,很有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影子。同时以小见大,如庖丁解牛,对整个农村的乡土权力体系和乡土伦理一次精辟的剖析。读这本书,需要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经验或者生活阅历,然后还需要一定的哲学和逻辑思维,不然对其中的总结理论是不太容易理解的!


真八卦


鲁迅先生的文章很有穿透力,它会随历史的脚步迈向更远的未来。鲁迅对于封建社会的深刻揭露流露于笔端,倾泻于纸上,发之于感情,深刻于心理。或批判或鞭挞或同情或悲哀,用词犀利、鞭辟入里、深入骨髓、刺痛人心,他是弃医从文以笔做刀,使人在深刻中领悟在迷茫中觉醒,这也是他作为文学大师文学巨匠的精彩之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出其左右者凤毛麟角。


奔流30


鲁迅《呐喊》,老舍《骆驼祥子》,海明威《老人与海》,布鲁亚克《在路上》,目前看过的不多,只能推荐这几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