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策略】A股處最佳配置窗口!價值投資時機已到

【十大券商策略】A股處最佳配置窗口!價值投資時機已到

中信證券:市場見底信號漸明,A股處最佳配置窗口

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這四大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週會逐漸明確,A股正處於全年最佳的配置窗口。

海外疫情方面,壓制策略已逐漸成為各國共識,主要疫區政府已開始採取有力的防護措施,海外失控概率很小,預計歐美4月中旬將迎來日增確診的峰值。

全球流動性方面,美歐央行已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建立防火牆,防止市場流動性風險演變為金融機構融資流動性風險,“美元荒”導致的美元指數快速上行已近尾聲,未來美元指數回落到100以下將是全球市場短期見底的重要信號。

美股調整第一階段的恐慌性拋售已近尾聲,短期市場止跌修復後,預計還會進入基本面下修主驅動的慢跌階段,跌幅料將小於第一階段,重點觀測信號是VIX回落到20左右,以及美股日成交回落至本輪下跌之前。

國內政策方面,後續中央政治局會議將重新凝聚政策共識,預計政策力度不會低於預期;同時,政策積極準備和應對下,預計國內金融市場不會出現類似於海外的系統性風險。

上述四大信號逐漸明確後,預計A股在今年的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同時,從外資、產業資本,到保險、公募,再到私募和個人投資者的新一輪資金輪動也會重啟。

海通證券:A股已具備中長期吸引力,白馬股吸引力上升

①近期全球股市下跌源於疫情蔓延引發金融危機擔憂,A股跌幅較小源於中國對疫情防控更有效、企業盈利數據更好、估值更低。②國際比較和大類資產比較角度,A股估值已經具備中長期吸引力,蓄勢待變,等海外新增確診高峰和國內基本面數據好轉。③全年堅定信心,短期保持耐心,著眼全年,符合轉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線,白馬股配置吸引力上升。

國泰君安證券:全球降息潮,為何中國不跟隨?

降息潮中,月內中國跟隨降息幾乎是市場的一致預期,但3月16日央行1年期MLF維持利率不變的操作,之後的LPR利率也未下調。國泰君安固收團隊從三方面分析了央行未跟隨降息的原因:

一是新冠疫情衝擊的錯位,海外新增確診病例目前處於加速期,各國央行降息停留在應對疫情導致的情緒衝擊階段,而國內疫情已得到很好控制;二是對沖經濟下行,降息對實體經濟的傳導效果短期內未必及得上再貸款和再貼現的定向“注資”,2月份經濟數據幾乎吸收了疫情的最壞影響,一次性釋放風險或許效果更好;三是海外降息“救市”是為了防止流動性衝擊導致的信用重新定價,並進一步向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轉化,而A股相對強勢則相應降低了跟隨降息的必要性。

中信建投證券:未來經濟有望轉退為進,A股應該張開雙手擁抱“黃金坑”

對於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中信建投證券宏觀經濟與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認為:從經濟數據看,2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反映了疫情對國內經濟的最大影響,隨著國內疫情消退和穩增長政策推進,未來經濟有望轉退為進。貨幣政策方面,流動性寬鬆將是今年的主基調。引導貸款利率下行的同時,存款基準利率向下調整的時間點不會太遠。財政政策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階段性赤字率突破3%是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的重要保障,也是穩增長的重要政策工具。產業政策上,啟動新一輪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國內經濟增長潛力,也有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其中最大的看點仍在“新基建”領域。總體上看,一季度或是“金融進、經濟退”,但二季度則有望呈現“經濟升、通脹降”的組合。

從整體估值水平看,目前A股已再度回到了偏低估的狀態。對比中美兩國主要指數的估值可以發現,當前A股估值低於美股,但上市公司利潤增速卻顯著高於美股,這說明從長期來看A股市場極具吸引力。如果說美股應該以“防風險”為主,那麼A股就應該是張開雙手擁抱“黃金坑”了。在這種背景下,建議投資者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配置。一、短線可參與“新基建”板塊。二、中線可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的上市公司。三、適當加碼定投優秀基金。

招商證券:A股將逐漸逐漸築底,“純內需”是佈局方向

近期市場迎來三大轉機,海外開啟大規模檢測後疫情有望逐漸好轉,美元市場流動性出現邊際改善,國內加速復工復產、基建繼續加碼。但是,超預期的海外需求衝擊以及美國轉嫁危機的政治傾向成為兩大新增風險。因此情況既不是最樂觀者看的那麼好,也不是最悲觀者看的那麼差。

A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逐漸消化利空,反映改善,逐漸築底。“純內需”是下一階段佈局的主要方向,建議關注“新基建”相關領域,建築建材、白酒、軍工、環保。

安信證券:全球金融市場最恐慌階段已經過去

安信證券認為全球金融市場最恐慌階段已經過去,在當前海外流動性危機擔憂緩解背景下,安信證券預計風險資產將出現反彈,而中期將會根據各自基本面出現分化行情,在當前位置時點,對A股持樂觀態度,應積極把握機會。投資者可以重點把握二季度景氣恢復或者上行確定性較高的方向:包括新基建、強內需消費(醫藥、食品飲料、社會服務等)、和有效投資的傳統類基建(核心都市圈基建投資等)。

近期行業重點關注:計算機、軍工、新能源汽車、電子、通信、醫藥、食品飲料、社會服務、汽車、建築、建材、環保等,指數重點關注:創業板50指數、創業板指數、中證500指數等。主題重點關注新基建、科創板、湖北區域振興、核心都市圈等。

廣發證券:全球流動性危機主要通過風險偏好來抑制A股

雖有一定屏障,但外資流出仍造成中國股債資產遭受外資減持,匯率亦承受貶值壓力。本週MLF和LPR均未下調或有匯率考量,但目前A股整體流動性問題不大,全球流動性危機主要通過風險偏好來抑制A股。

光大證券:恐慌下半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

光大策略謝超團隊認為,周初美聯儲緊急降息反而引發美股恐慌下跌,表明市場已進入恐慌的下半場,即強刺激政策引發市場反向預期,美元指數大漲、黃金和國債下跌反映現金為王的心態深入人心,成為新興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而美股這次恐慌與歷史上並無明顯區別,從崩盤邏輯看與2000年科網泡沫更相似,當年納斯達克指數第一輪恐慌之後進入長達7個月震盪期。目前美股三大指數對應PE均跌回2010年以來的中位水平以下,第一輪恐慌可能接近末期。

當前A股估值所隱含增速預期已跌至4.5%以下,在恐慌進入下半場後,長線資金現在可逐步進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短線資金仍應等待右側信號。配置上,週期中關注建材、建築等基建產業鏈行業;TMT回調後可受益無接觸經濟的遊戲和雲計算,以及肩負新基建重任的5G;消費可關注汽車等逆週期調節抓手,以及價值股的中長期機會;市場波動較大可關注高股息板塊。

新時代證券:股市底介於政策底和經濟改善之間不宜急

從股市估值來看,股市已經進入底部區域,股市相比債券性價比已經達到2018年Q4水平。但如果看1-2個季度,還需要明確是V形底還是震盪底。出現V形底的關鍵是,負面衝擊已經人盡皆知,雖然很差,但可以“預知”,同時能夠找到至少一個季度的資金or政策寬鬆期抬升估值。而現在的格局是疫情衝擊雖然人盡皆知,但對經濟影響幅度並不可預知,特別是價格和庫存數據的變差可能是滯後疫情的。

新時代證券認為市場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是類似2018年Q4的震盪底,絕對底部可能在二季度的某個時候,早的話可能在4月,具體時間建議關注是否會有非常規穩增長政策,特別是兩會前。

國盛證券:三大信號確認底部區域,價格比時間重要

三大信號出現,市場已處於底部區域。首先,美元指數衝高回落,顯示市場流動性擠兌有所緩解、風險偏好開始修復。其次,資金迴流權益資產,顯示海外恐慌情緒有所消退。第三,經歷前期急跌大跌後,海外調整斜率最大的時候或已過去,對A股的二階導也在弱化。

再次強調價格比時間重要,中長期配置A股、做多中國的黃金時段已經出現。當前更是一箇中長期轉折點:一邊是衰退疫情疊加下美股十年牛市終結,另一邊是國內體制優勢+基本面韌性+股權投資時代下A股中長期向好趨勢,全球龍頭將易主,當前就是做多中國的黃金時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