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古人被箭射中很容易丧命?

朝阳群众监督


您好。这个问题我来举例回答。就以我书中的例子来说明。便于大家理解。以下摘自书中一段关于后金兵的箭支的描写——

(后金军以骑兵和重步兵为主,但是因为刚刚起家,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时也不过遗甲十三副,目前后金军除了旗主的亲军用的是仿造或者缴获的明甲以外,其余的重步兵是自备铠甲和兵器,后金兵每人自备弓箭一副。\r

弓箭与中原的小梢弓不同,后金此时用的是长梢弓,弓梢长而反向弯曲,弓梢根部有弦垫,弓体用牛角,木材,和牛筋等材料制成。因此,满洲弓属于筋角反曲复合弓。满洲弓的这种设计使得它拉力可以做得很大,用来射重箭威力可以和早期的火药武器抗衡。\r

后金的箭支也很有讲究,一般分为披箭,刺箭和哨箭。披箭种类繁多,特点是箭头形式多样,箭头重射程近,一般只有五十步,但是三十步内杀伤力大,一般常用的月牙披箭和铲子箭,无论射到躯干还是四肢都能让人快速失血从而失去战斗力,因为创面太大,很难医治。而刺箭箭头细长,开有三棱或四棱血槽,形状类似于后世的穿甲子弹,顾名思义是穿刺所用,可在八十步内破甲,五十步内可破双层甲,三十步内能射穿后期巴牙喇兵的三层甲。而哨箭类似于中原的响箭鸣笛,一般用于传递讯息和训练之用。)

所谓月牙箭和铲子箭就是箭头像这样🌙和这样🪓。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箭头插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跟被子弹击穿差不多。好了,读到这里想必读者应该明白了,古代弓箭的杀伤力绝对不是像我们今天在各种神剧中看到的那样。而是比起现代步枪来说丝毫不逞多让。另外可以看看有一部韩国电影叫做《最终兵器弓》,里面对于满洲弓的杀伤力有直接的表现。

最后因为古代作战时可能会用淬毒等手段加工箭头。或者干脆用有锈迹的箭头,在当时的卫生条件下,伤口根本无法愈合。而且在实战中并没有像现在战场上那样的随军医护兵。如果伤到躯干部分。不加以紧急处理救治,只会失血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