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土地市場回暖:誰在拿地?

成都土地市場回暖:誰在拿地?

3月24日,藍光和佳兆業在天府新區拿地了,溢價率為49.5%和49.4%。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宗地去年流拍了,雖然重新拍賣的起拍價降了20%,但是從今日成交溢價來看,實際成交價格比去年的起拍價仍溢價近20%。

據悉,今日拍賣的兩宗地,皆位於天府新區,曾於去年9月初入市拍賣,遭遇流拍。一號宗地淨用地面積50.2118畝,容積率2,最大建築密度30%,兼容不超過12%的商業用地,緊鄰中德麓府。二號地塊佔地99.63畝,其中出讓土地佔68.45畝,容積率約1.37,並規劃有幼兒園、體育場館用地,鄰合能楓丹鉑麓。此次重新拍賣,兩宗地的起拍價均為去年的80%,容積率、土地性質、建築密度等無改動。

最終,藍光和佳兆業從保利、碧桂園、邦泰、華潤、建發、中交、招商、金科、中南、新城、金地、天投、中糧、時代、禹洲、越秀等36家房企中殺出,成功各摘得一地塊。藍光以7.13億元的總價拍下一號宗地,樓面地價10568元/㎡,溢價率49.5%。佳兆業以9757元/㎡的單價拍下二號宗地,溢價率49.4%。

上述兩宗地從去年流拍,到現在溢價成交,我們可以發現於此特殊時間,成都土拍市場已然回暖。其實,不僅是今天的土拍,此前雙流、龍泉驛、新都的土拍,亦是如此。

2月25日,成公資土拍告(2020)4號公告的兩宗雙流宅地走上拍賣臺,面積合約128畝。這是春節後,成都第二場土拍。最終,成都恆華泰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8400 元/㎡競得容積率為1.5的42.52 畝土地(一號宗地);成都市華興住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3700 元/㎡競得容積率為1.5的86畝地塊(二號宗地)。13700 元/㎡創下了成都二圈層的第二高地價。

2月28日,成都市龍泉驛區迎來2020年第一場土拍,本次土拍共計出讓兩宗地塊,兩宗地塊均溢價成交,一號宗地更是溢價96.4%。來自河北的房企“隆基泰和”以11000元/㎡成交樓面價競得容積率為2的31.83畝地塊。

3月19日,新都區一宗面積約63.6畝的商住用地以樓面價11800元/㎡成交,直接刷新了新都區土地成交樓面價記錄。上海大發地產以總價60008.9萬元,溢價率124.76%摘得該容積率為1.2的低密地塊。

顯然,即便在此特殊時間,成都土地市場可以說依舊堅挺。而“地產界”發現,上述拿地的房企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如今在成都市場份額和土儲都不多。先說說藍光,至從戰略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以後,讓出了成都房地產一哥的位置,甚至前十都看不到藍光的身影了。而其它的,諸如佳兆業、大發地產、隆基泰和、華興等都不是當下成都樓市的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