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1》

今天是春分,春天過去了一半。

到了春分這天,晝夜等長。

全世界都可以玩一個遊戲——豎蛋。

據說是選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母雞蛋。

輕手輕腳的把它放在桌上,就能夠將它豎起來。

不過今天,麻花不想玩這個幼稚的遊戲,而是想吃茶葉蛋。

於是,翻箱倒櫃的找原來茶農寄過來的茶樣。

打算挑一些之前淘汰下來的,給雞蛋增增味。

找了半天,有了意外的發現。

翻到了一個小紙箱,邊角密封很完整,藏在一個大幹燥箱裡。

打開一看,嚯,發現了“寶貝”!

2014年的老叢水仙,2015年的“馬肉”,以及幾泡同年份的鐵羅漢。

這每一泡茶,現在放出來都是老爺爺級別了。

可惜的是,這些放了五、六年的茶樣,一次都沒復焙。

只用了泡袋+外箱密封著,徹底褪火與失火是必然的。

為了腸胃安全著想,這些茶肯定是不能泡來喝了。

煮一鍋老叢水仙茶葉蛋,還是勉勉強強的。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2》

喝沒有復焙過火的陳年武夷巖茶,麻花有過心理陰影。

去年春節的時候,喝了一泡放了七年的肉桂。

剛將水燒沸,往茶葉裡注下沸水,周圍就飄著一股怪味。

坐在一旁的表妹說,怎麼是一股熟普的味道?

聽到這樣的評價,麻花忍不住好奇,揭蓋一聞。

哎呀,果真是一股老熟普的味道。

濃濃的老的、舊的、陳的、歲月的味道。

附著在杯蓋上,也沉浸在茶湯內。

一向以來,麻花只知道變形金剛,能夠變異。

沒曾想,這長年沒復焙的陳年巖茶,竟也能發生大異樣!

在那泡老肉桂的身上。

因焙火工藝形成的焦糖香、火功香,還有發酵透徹形成的果子香,沒有了。

武夷巖茶獨步江湖的魅力,巖骨花香,不見了。

肉桂的香氣識別碼,桂皮香,消失了。

還有正巖肉桂湯水裡的骨鯁感,香甘清活裡的“活”,也難覓蹤跡。

茶湯裡除了有一股子老茶的味道,便沒有其餘感受了。

香氣更是寡淡到可憐。

喝起來,根本不像肉桂,不像巖茶。

更多的感受,像一泡比渥堆後的熟普,多了一絲微弱香氣的茶。

總的評價來看,那泡七年陳的老肉桂。

除了老,沒有任何的優點。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3》

上述的回憶,聯想完畢。

鍋裡的茶葉蛋,也基本煮好了。

新鮮雞蛋煮熟後,蛋白凝固,發散出一股奇妙的“蛋白質氣息”。

反覆熬煮後的濃茶,為蛋白添了琥珀花紋,以及好聞的茶味。

嗯,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看到這段,不明內情的看官們,會覺得麻花在拉仇恨。

自然陳了近六年,純正巖原料,老叢級別的水仙,竟然拿來配茶葉蛋?

不是說,陳年巖茶貴似金嗎?

先不著急,背後的原因,一會就慢慢說來。

武夷巖茶的陳茶,來源並沒有那麼簡單。

周亮工的《閩茶曲》裡提:

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

這“隔年陳”,說的正是巖茶。

從詩句中,“陳”這一字眼。

可以推斷,一款巖茶要成為陳茶,至少是要隔年。

老話裡,常說隔輩親,隔代親。

隔一輩分,就是爺爺和孫輩的關係。

換到巖茶上,如2018年的茶,隔一年陳,便到了2020年。

這時候,它能夠列入為陳茶隊伍。

時至今日,巖茶圈內延續了這一傳統說法。

將按照要求保存的,沒有變質的,存放時間不低於兩年的茶,稱之為陳茶。

而那泡煮了雞蛋的2014老叢水仙,按照年份輩分看。

它的的確確夠老,算得上是老前輩。

不過,它有達到巖茶陳茶的標準嗎?

按麻花來看,並沒有。

所以說,將它拿來煮茶葉蛋不算浪費,算合理利用。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4》

不是隨便的一款巖茶,存久了後就能冠上陳茶稱號。

它需要有嚴格的儲存前提。

打算長期存放的巖茶,相比短期內(褪火後及時喝完的巖茶)有更嚴苛的要求。

漫長的後期倉儲,對巖茶而言,會有不少風險隱患。

夜越長,夢越多。

在自行存巖茶的過程中,各樣的不利存茶因素,在虎視眈眈。

首先,光線的影響。

外界光線的存在,容易破壞茶葉內部的芳香物質。

加速茶葉的失香。

其次,空氣中水汽的威脅。

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方,水汽無處不在。

防潮,是所有茶葉保存的關鍵。

巖茶的返青、受潮、黴變等現象,均是由過多水汽引起的。

內部焙火不透徹的巖茶,茶葉自身含水量高,容易返青。

而吸收了過多外界水汽的巖茶,放的時間太久,也會返青。

再則,異味的干擾。

巖茶重香,花香、果香、焦糖香,屬於基礎款必備香型。

而巖茶放置時間越久,隨著茶葉內部的“火”不斷的褪光。

由焙火形成的工藝香,難以為繼。

並且,失去了“火”的保護後,巖茶變質風險。

受到外界氣味干擾,發生串味的風險,一齊增加了。

最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復焙!

貨真價實的“陳年巖茶”,和隨便普通放了幾年的陳年茶,差別很大。

真正的陳年武夷巖茶,要求精心倉儲。

它的儲存條件,除了要避光、乾燥、密封、清潔、常溫等等因素外。

還離不開復焙。

按照巖茶的概念,沒有經過焙火的茶,不算巖茶。

同理,放了太久沒復焙的茶,徹底失火,失去了巖茶的特徵。

長期存巖茶,唯有定期復焙,才能為武夷巖茶的品質保駕護航。

僅僅是普通放了很多年的巖茶,沒有了巖茶內在的韻。

沒了花香果香桂皮香、沒了滋味層次變化、沒了焦糖香、骨鯁感。

那這樣的一泡茶,哪怕沒受潮黴變,它也不算真正的好茶了。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5》

巖茶的復焙,需要成本。

茶農們打一次焙,成本不低。

隨便用上好一點的木炭,原料支出就是不小的開支。

再加上,巖茶的焙火是一項技術活。

隔一行,如隔山。不是隨便的人,都能玩得轉焙火。

網絡上謠傳的,將巖茶放進微波爐熱一熱,能防止返青的說法。

當做笑話就好,千萬不能當真。

所以,再請一個專業的師傅焙茶,需要技術成本+人力成本。

由此來看,如果打算長期存巖茶,成本支出很高。

另一方面,還得冒風險。

在漫長的存茶過程中,除了擔心茶葉存壞變質外。

還需要考慮茶香的損耗問題。

畢竟,伴隨著巖茶的逐次復焙,茶葉內部的低沸點茶香,難免會受到影響。

再妥當保存的陳年巖茶,喝起來肯定沒有當年剛進入適飲期的巖茶香。

對於肉桂、黃觀音、雀舌等注重香氣的品種而言,存成老茶沒有太大的必要。

風險大+成本高,結合這兩點看。

作為普通的喝茶者,普通的消費者,普通的茶友,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更何況,老巖茶的倉儲,還是要講量。

達到了一定數量,復焙起來更方便,倉儲出來效果更好。

除了僅僅是一兩半兩、三泡四泡的巖茶。

數量不成規模,更是沒有長存的價值。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作為普通茶友,有沒有存老巖茶的必要?

《6》

麻花今天找出來的,隨便放在角落的陳年巖茶。

它除了老,沒有任何香氣滋味優勢。

還能夠拿來煮雞蛋,就已經很不錯了。

儲存老巖茶,註定是部分茶農/專業茶客的玩法。

對大部分茶友而言,自存老巖茶,有風險。

及時飲用,才是正道!

有花堪折直須折。

有茶需飲當需飲!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