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故水清無魚,人察無徒。”漢·班固《白虎通義》(《太平御覽》引)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丙丞相不究細行:事見《漢書·丙吉傳》

丙吉是漢宣帝時的丞相,以知大節,識大體著稱。又寬厚待人,隱惡揚善。尤其是對下屬,從不求全責備。對好的下屬,他大力加以表彰;對犯了過失的下屬,只要是能原諒、寬容的,他都儘可能地越諒、寬容他們。

丙吉有一個車伕,駕車的技術很好,其它方面也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有一個毛病——喜歡喝酒。他經常喝得醉醺醺的,出門在外也是這樣。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有一次,丙吉出門辦事,帶了這個車伕駕車。殊不知他這次喝得大醉,車子還在路上,他就嘔吐起來,把車上的座席都弄髒了。車伕一見自已弄髒了座席,嚇得不知怎麼才好。但丙吉並沒有多說他什麼,只讓他把車上的汙跡擦乾淨,然後又趕車上路。

回到相府,管家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狠狠地訓斥了車伕一頓,並向丙吉建議說:“大人,這個車伕實在是不像話,乾脆把他趕走算了!”

丙吉搖搖頭說:“不要這樣做。因為他喝醉酒犯了一點小小的過失就趕走他,你讓他到哪裡去容身呢?他不過是弄髒了我的座席罷了,算不上什麼大罪。還是原諒他吧,我相信他自已會改正的。”

管家這才沒有趕走那個車伕。車伕知道是丞相的寬宏大量才保住了自已的工作後,內心非常感激,決心報答丞相。從此更盡心盡意地趕車,酒也喝得少多了。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車伕原本是邊疆人,熟知邊防報急方面的事情。有一次,他在長安街上看到一名驛站的官員疾馳而過,猜想一定是邊境上發生了什麼緊急的事情。

於是他緊跟著到驛館裡去打聽消息,果然得知是匈奴入侵雲中郡和代郡,那裡的郡守派人告急。

車伕立即回相府,把自已探聽到的情況向丙吉報告。丙吉知道宣帝馬上會召自已進宮商議,便叫來有關方面的屬下,向他們瞭解被入侵地區的官員任職以及防務等方面的詳細情況,思考了對策。

不一會兒,漢宣帝果然召見丙吉和御史大夫等人商議救援之事。由於丙吉事先已知道了消息,並且有所準備,所以胸有成竹,侃侃而談,很快提出了可行的救援辦法。而御史大夫等人卻倉促進宮,一點消息也不知道,對被入侵地區的情況也不太瞭解,一時之間根本就說不出什麼來,更不用說切實可行的救援辦法了。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兩相比較,對照鮮明。漢宣帝讚賞丙吉“憂邊思職”,對御史大夫等人卻很不滿意。

退朝後,其他大臣對丙吉十分欽佩,丙吉卻對大家說:“實不相瞞,今天是因為我的車伕事先打聽到消息並告訴了我,使我預先有了準備。當初,他曾經醉酒嘔吐,弄髒了我的車座,我原諒了他,所以他有今天的舉動。”

說到這裡,丙吉又感嘆道:“所以啊,每個人都有他的所長,也各有所短,我們應當儘量容忍別人的過失。想想看,假如當初我不容忍車伕的過失,把他趕走了,能有今天受到皇上的表彰嗎?”

眾人都點頭歎服。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太清澈了,就沒有魚能夠生存:人太明察了,就沒有人願意跟隨你。

是啊,你看那游泳池裡的水是夠清澈的了,可是哪裡有魚能夠在裡面生存呢?

為人也是一樣。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你事事苛察,求全責備,就像眼裡容不下一粒砂子一樣,誰願意跟從你呢?

丙丞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原諒了車伕,結果得到了報答。

當然不止丙丞相如此,中國歷史上這類容人的事例還多著哩。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高祖重用“盜嫂”的陳平而得天下,宋太祖撞破受賄的趙普而不責罰,曹操更是公開下《求賢令》說:哪怕有不好的名聲,可笑的言行,甚至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國用兵之木,都不要有所遺漏。

他們都是容納那些雖德行有虧但確有才幹的人。而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恐怕要算孟嘗君容忍門客而得報答的事了吧。

據說齊國的孟嘗君手下有個門客居然和他的夫人勾搭上了。有人向孟嘗君告發了這個“第三者”,建議把他殺了。孟嘗君聽後卻只是淡淡一笑說:

“男女相悅,人之常情,這種事那麼認真幹什麼?”後來孟嘗君把那個門客推薦給衛國國君,當衛國準備聯合各國討伐齊國時,那個門客以同歸於盡威脅衛國國君,使衛國國君打消了攻齊的念頭。齊國人知道這事後,都讚揚孟嘗君寬厚待人而轉禍為功。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孟嘗君甘願戴“綠帽子”而容忍那位偷情的門客,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也是不能苟同的。用這個故事來說明寬厚容人的好處也的確算是個特例了,有太過極端的地方。不過,它並不影響我們理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用人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