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圈都指望這個題材救場?

中國影視圈都指望這個題材救場?

有人說,橫店消滅的鬼子超過好萊塢消滅的外星人,但“風月同天”字條出現後,3萬橫店群演意識到,“手撕鬼子”這道名菜大概率要斷供了,幸好新食材早已浮出水面。

去年5月央視“抗美援朝”電影六連播,重新喚醒了塵封的記憶,但除去2010年的《冰血長津湖》,其他全是爺爺輩經典,作品斷檔是不爭的事實,改革開放以後,僅有的幾部作品屈指可數,《神龍車隊》、《鐵血大動脈》、《戰地之星》、《我的戰爭》、《三八線》等等,《大決戰》導演韋廉的《北緯三十八度》,一直未獲公映。

個別影片如1981年嚴歌苓編劇的《心絃》以及劉曉慶的《心靈深處》,三觀已跟不上今天的形勢。

1996年八一廠動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資料剪輯出一部名為《較量》的紀錄片,全面回顧抗美援朝的歷史,上映前沒有任何宣發,是典型的“冷啟動”,結果在廣州等大城市,票房力壓當年的分賬大片《亡命天涯》、《生死時速》和《獅子王》,當時傳為佳話。

套用互聯網的語言,這個市場潛藏著史詩級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即便橫店以“抗戰速度”復工復產,也未必能夠彌補。

在地球另一邊,好萊塢對當年那場戰爭倒是意興闌珊。

有好事者統計,上世紀50年代美國朝戰題材的電影有24部,60年代3部,70年代3部,80年代5部,之後30年一共5部,原定於2010年開機的《17 days of Winter》因為韓國合作方Madmedia Asia撤資也杳無音訊了。

夠資格載入影史的只有1962年的《war hunt》,投資僅25萬美元,也是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寫一位本性善良的美國二等兵發狂,殺害戰友後被擊斃,這個故事的內核可以說相當越戰了,跟庫布里克的《全金屬外殼》有一拼。

中國影視圈都指望這個題材救場?

這種差異源自截然不同的國民記憶。

對美國人來說,朝鮮戰爭夾在波瀾壯闊的二戰和傷痛至深的越戰之間,在英雄主義和人性挖掘兩個方向都夠不到高度,天然缺乏話題性。

中國人正相反,120年前1萬多人的八國聯軍就能橫行半個中國,而50年後的長津湖,吃著炒麵,穿著膠底鞋的志願軍可以與世界上最精良的軍隊抗衡,我們的對手成名已久,在一戰的法國貝萊奧森林就讓德軍認慫,在二戰的瓜島使日軍膽寒。

甚至美國都無人問津的老電影在中國都有人關注,像《豬排山》、《堅韌的刺刀》、《決不撤退》、《獨孤裡橋之戰》等等,豆瓣評分都保持了常規水準,有的軍迷還“感謝”編劇還原了志願軍的小分隊滲透+迫擊炮抵近支援,覺得這是為“人海戰術”正名。

總的來說,中國觀眾看的是戰鬥過程,美國觀眾拷問犧牲的意義,這不僅是欣賞水平,背後更是不同的情感體驗。

至於這個題材的商業化潛力早就有人關注。

此前抗日劇已經火了20年,頂峰的時候,橫店有四五十個劇組同時打鬼子,衛視黃金檔三分之一是抗日和諜戰劇,《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三八線,2005年拿下央視索福瑞10.3的收視率冠軍,復播率僅次於暑假經典《西遊記》,已經很說明問題。

有新題材接棒在資本層面也有好處,中國電視劇的版權交易一直水漲船高,2011年樂視拿下《甄嬛傳》的網絡首播,單集版權費只有30萬元,去年的《知否》已經飆到單集1389萬元,過去5年18部版權費超5億的大劇,血虧的有8部,相比之下,不堆明星,不拼宣發、自帶流量的抗戰劇反倒有一個相對健康的商業模式。

至於風險當然是最低的,因為類型化清晰,有基本的目標受眾,不需要大IP帶潛客,而且都是“命題作文”,有配套資金支持,建構在政治正確之上的藝術誇張頂得住考據式的批判,何況還有比肩四大名著的復播率。

過去一週為了支持影院復工,中影公司拿出了最鼓舞人心的5部影片,制定了最優厚的分賬比例,但不用多精明的商業頭腦也猜得出,什麼樣的題材會比《戰狼2》還應景。

只是那段歷史的影像化一直並不順暢。

1996央視曾經籌拍30集大劇《抗美援朝》,由《開國大典》的導演李前寬、肖桂雲夫婦掌鏡,總投資3300萬元,除了常見的特型演員,艾森豪威爾、麥克阿瑟等角色都有美籍演員出鏡,甚至韓國第1師師長白善燁都請到了韓國演員崔東浩,該劇1997年初春開機,次年就告殺青,最終卻未能播出。

2013年時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的黃宏提議拍攝一部有關長津湖之戰的電影,聽到消息的馮小剛立即請纓,他因為接連拍了《集結號》和《1942》,對軍事題材興味濃厚,加上那時看了紀錄片《斷刀》熱血沸騰,中影集團的韓三平又極力舉薦,馮大有非我莫屬之感,結果這部電影后來也沒了下文。

倒是去年10月博納影業備案了一部新片,題材也是長津湖,編劇是從萬達影業跳槽過來的賈燕江,春節前有人曝料,這個劇組已經在遼寧寬甸開機,導演據說是劉偉強,也有傳說是徐克、劉偉強、陳凱歌共同操刀。

中國影視圈都指望這個題材救場?

劉此前在《建軍大業》上栽過跟頭,憑著《中國機長》有所挽回,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一直是主旋律神作,所以大家對此片頗為期待,結果2月1日劇組有員工發燒,劉偉強按規定遣散了團隊,自己也回了香港。

重大歷史題材的操作難度盡人皆知,把關高人多,觀眾期望高,主創壓力大,都是正常現象,但70年前那場戰爭的雷區之多,超乎你的想象。

2003年7月日27日朝鮮戰爭停戰50週年紀念日,俄羅斯檔案館解密了一批文獻資料,其中1955年蘇聯副外長庫爾久科夫的一份報告提到,“在平壤戰爭展覽館的12個展廳中,只給了中國志願軍戰士一個,而其餘的展覽廳中,只宣傳朝鮮人民軍的作戰,根本沒有關於志願軍的內容”。

這種情緒的文藝化表達我們早就見識過了。

如果你不瞭解歷史,又碰巧看了《橡樹十萬火急》、《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伏擊戰》這些老電影,你會以為打贏二戰是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的功勞,美蘇沒什麼貢獻。

中國影視圈都指望這個題材救場?

朝方“較真”到什麼程度?僅舉一例。

2012年中朝合拍《平壤之約》,大家事前議定,不談歷史,只論友誼,但電影仍然數易其名,劇本四易其稿,很多細節都爭得天昏地暗,比如劇本寫中國人到朝鮮旅遊,小孩子跑出酒店走失,雙方在尋找中增進友誼,朝方反映強烈:我們這裡不丟孩子,拐賣兒童是你們的事。

當年央視拍《抗美援朝》,朝方獲悉後要求提前看劇本,同時“建議”不能用演員扮演領導人,還希望刪去“懇請中國出兵”的情節。

朝鮮拍過幾部描寫志願軍的電影,1958年的《戰友》,1983年《沸流江的傳說》,1984年《山路紅花》,1986年《火紅的山脊》,1990年《儘管歲月流逝》等等,問世時機都很微妙,這就不便細說了。

2010年志願軍入朝參戰60週年,《世界知識》雜誌刊載王木克的文章,提到當時朝方毫無徵兆的拿出一部叫做《兄弟之情》的電影,講的是英雄黃繼光的故事,朝方對於兄弟之情的理解就是“給的越多,越覺得不夠的那種感情”。

還有韓國。

過去我們的史料經常把朝鮮戰場的敵人統稱為“美偽軍”,這個“偽”又稱李偽軍,特指李承晚的韓國軍隊,在志願軍的戰術裡,“避開美軍、專打偽軍”是一個老梗,彭總也分析過,“偽軍戰鬥力弱,易打難捉,美軍較強,死多活少。”

後來還有這樣的段子:某中國老人去首爾旅遊,感慨變化很大,韓國人不屑,你以前又沒來過,怎麼知道?老人說,1951年我開坦克來的,當時叫漢城!

1991年韓、朝同時加入聯合國,1992年中韓建交,美偽軍的提法就此作古,據說也影響了1993年的奧運會投票,後來再從薩德入韓到新冠疫情,可謂風風雨雨數十年。

但有兩點至關重要。

首先,韓國人不像美國人那麼健忘,對於70年前那場戰爭同樣有著強烈的表達意願,只是情緒還算剋制,中國網友反對的也只是《太極旗飄揚》那種人山人海的場面,2014年兩國還合拍了紀錄片《萬曆朝鮮戰爭》,共同回憶了聯合抗倭的歷史。

中國影視圈都指望這個題材救場?

同時,中日韓自貿區在目前形勢下有多重要,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何況它還是RCEP的基礎,韓國又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國家,抗日神劇手撕鬼子,葉問暴打四等馬潤,日本人和美國人並不在意,矢野浩二還得過“外務大臣表彰獎”,獎勵他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但你把這個戲碼套到韓國人身上可能是另一種反映,尤其疫情期間,韓國援華物資也貼著“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字條。

所以影像化打臉美國,板子多半會落在韓國屁股上,效果未必好,雖然韓國人也拍過5000人大戰20萬唐軍那種犯混的東西。

至於美國,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是障礙,退一萬步說,他們反映強烈不正是我們重現這個題材的動力嗎?

所有國家都重視國民記憶的影像化表達,關鍵在於受眾是誰?

如果只是自產自銷,視角無所謂了,你拍《天國王朝》,我拍《征服1453》,各自表達就好,神劇也不是中國專供,大家都是長盛不衰,無非自己嗨爆,路人犯了尷尬癌。

如果希望普世,那就必須外化出世人都能讀懂的視角,向下去探索大歷史中的個體命運,尋找人類共同的情感共鳴,這就變成了一個從自我到自省的過程。

按目前情況,抗美援朝這個題材即將供需兩旺是肯定的,觀眾天生喜歡正邪對抗的戲碼,投資方需要風險小、回報高的故事,院線和衛視希望商業和教化和諧統一,答案不言自明。

下個十年的橫店消滅另一批鬼子沒問題,做好四點就行。

1、尊重史實,還原細節,走心走腎;

2、把鎮店名菜“手撕鬼子”清出菜單;

3、不要讓娘炮鮮肉侮辱英雄,願意剪頭髮的可以考慮;

4、別給抖音、快手和B站貢獻鬼畜素材;

如此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