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中醫院首批5名隊員“武漢成績單”很出彩,“大後方”辛勞互動功不可沒

揚子晚報網3月24日訊(通訊員 湯紅芳 記者 陳詠)中醫在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得到認同。記者24日從揚州市中醫院獲悉,從1月28日到3月17日,該院第一批5名隊員馳援武漢50天,共參與救治145名新冠肺炎患者,她們運用中醫參與救治新冠肺炎病人40多人,中醫護理70餘人,病人症狀改善超過90%。

31歲的陳靜是該院首批赴武漢的主治中醫師,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參與救治工作。第一天上臨床,陳靜發現,醫院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療還沒有運用中醫中藥,她與其他兩位中醫師協商,運用中醫藥參與救治。得到院方支持後,中醫治療方案在醫院啟動,陳靜同時與同去的護理人員聯繫,對病人實施中醫護理。每天下班後,細心的陳靜都把當天每一位病人的病情進行梳理,然後將整體情況轉發給“大後方”醫院的專家,請他們會診,最終拿出精準的中藥治療方藥。

揚州中醫院首批5名隊員“武漢成績單”很出彩,“大後方”辛勞互動功不可沒

中醫護師在病房忙碌。

“中醫治療不是直接抑殺病毒,而是通過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恢復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扶正而祛邪的目的。”陳靜介紹,一個多月來,她使用中藥辯證論治康復出院30餘人,從臨床觀察看,輕症患者低熱、乾咳、咽乾等不適症狀消失較快,重症患者治療週期縮短。

記者瞭解到,大後方的“後援團”,由省名中醫茆俊卿、中國中醫科學院張雪亮主任、市名中醫李耀謙、殷鴻等組成,他們平時都是“一號難求”的名老中醫,特殊時期,他們自願幫助前線抗疫。陳靜介紹,這些名老專家為會診病人常常討論到深夜,為前線中醫中藥治療有效率提供了保障。

揚州中醫院首批5名隊員“武漢成績單”很出彩,“大後方”辛勞互動功不可沒

教患者跳養生操。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重症患者治療中,護理工作尤為關鍵。“作為中醫護士,不僅要做好臨床護理工作、照料患者日常生活所需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將中醫護理技術幫助患者緩解身心的不適。”主管護師趙靜說,很多病人有盜汗、失眠、頭痛、腹瀉、精神不振等症狀,她們向遠在千里之外的揚州市中醫院護理部彙報,護理部立即寄去了應用中醫藥適宜護理技術所需藥品、物品,“有一位3床的張阿姨在做完穴位貼敷之後第二天就跟她們說,困擾她許久的夜間出汗症狀明顯的好轉了。還有睡眠不好的病人表示,一個療程後,容易入睡了。”

因為很多患者隔離時間長,心情煩悶,腰痠背緊,護理團隊就想到用中醫養生功法來幫助患者加強鍛鍊,促進恢復。“考慮到隔離病房不適合安排集中教學,我們建了一個養生功法群,把即將出院的恢復期患者,或者對中醫養生功法感興趣的患者掃碼進群,每天在群裡發養生的功法視頻教學,鼓勵患者每天鍛鍊,將自己鍛鍊的視頻發到群裡,大家交流,護理團隊再根據每個人的動作給予糾正和指導。”趙靜對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