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去曼谷,但願這些店都還在

下次去曼谷,但願這些店都還在

下次去曼谷,但願這些店都還在

星標這個公眾號,據說食運會變好,還會瘦

在家摒牢的日子就快結束了,外面的世界卻不容樂觀。歐美日韓水深火熱,加上不知何時解禁的Travel Ban…前兩天看到Gaggan和Le Du都開始送外賣了,心裡有點不是滋味,只希望下次再見,這些店都還在。

把它們寫出來,也是現在的我,除了祈禱之外,尚且能做的、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小貢獻吧。先過過眼癮,看看好吃的,心情也會大概率變好。

機緣巧合,一個從來沒去過泰國的我,竟然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去了兩次,如願吃到盛名在外的一星路邊攤痣姐(Jay Fai)以及史上第一家兩星泰餐的國寶級泰餐廳 Sorn,但我心中最佳的餐廳與路邊攤,卻旁落他家。

有許多就是逛著街、偶然尋得的小破店,箇中驚喜與感動,彌足珍貴,叫人回想無窮。

曼谷實在是太大了,堵車又嚴重……按照地區和人均梳理了一下,大家按圖索驥,把相近的店拼在一起體驗。

1. 大皇宮/臥佛寺地區:

Jay Fai (米其林路邊攤*)2. 沙吞/是隆 Sathon/Silom :Plu(新派泰菜), Monochrome (咖啡館), Khua Kling Pak Sod (傳統泰菜)、Vesper(酒吧)3. 盧毗尼公園 Lumphini Park:Baan(休閒泰菜),Soi Sathon 2上的無名奶茶(小破店)

4. Khlong Toei: Nip Cafe(咖啡)、牛肉麵(小破店)、雞飯(小破店)

5. 河邊高級酒店區:Bamboo Bar(酒吧)6. 鬼也不知道在哪兒的郊區: Janhom(傳統泰菜/小破店)

今次先寫小破店、休閒泰菜和奶茶咖啡酒吧,還有5家高級泰餐和不是泰餐的店(包括Sorn),留著下次再寫~

Part One: 小破店/路邊攤

1. Jay Fai地址:327 Maha Chai Rd, Samran Rat, Phra Nakhon人均:800 - 1000 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比起美食朝聖,痣姐的這個小檔,更似一處旅遊景點:頭戴潛水護目鏡與絨線帽,頗有Cyberpunk風骨的痣姐本人,周旋於兩口炭爐之間,兩架強勁風扇吹散煙熏火燎,行雲流水的套路,天衣無縫的接洽,這一出後廚好戲,確實有看頭,也難怪一開檔,門口排著隊的白人大妞都瘋了,紛紛掏出手機留念。

預訂要提前2、3個月,現場排號則要等兩三個鍾,坐定了還要1個小時才能吃上飯:兩個助手嚴陣以待,不過打打下手擺擺盤,中間的關鍵步驟,痣姐獨掌大勺。菜是一桌桌按順序燒的,自然是慢的。

餓得前胸貼後背,真飢餓營銷無疑。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普通路邊攤,都是用手藝和調味把普通甚至劣質食材做出花,痣姐最令人刮目之處,則是她一個路邊攤,拿貨能力堪比一線米其林。吃了才知名不虛傳,蝦球是XXXL號的,斑片肉頭厚實,魷魚與蟹肉都極新鮮……價格自然不菲,炒米粉動輒5、600泰銖,3個人吃了3000多銖,真趕上高級餐廳了。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幾道菜下來,未免審美疲勞。不誇張的說,痣姐的Pad Thai泰式炒粿條,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的;主角理應是粿條,透亮、焦香,鑊氣滿滿、軟糯又不失勁道,可惜全被滿坑滿谷的大號海鮮搶了風頭,寥寥幾根粿條,嗦得人意猶未盡。

男朋友補了一刀:可是海鮮多才能賣這樣的價格啊!不然她拿什麼供六七個孩子出國上學……

Hmmmmmm...說的也是。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炒粥,在坡縣吃過一次,明顯痣姐更勝一籌。但攤開來比手還長的蝦,嘴巴有點累……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如果你有幸拿到預訂,或是有心頂著烈日來排隊,那麼,至少這隻蟹肉蛋卷還是會讓你不虛此行。蛋液包著蟹肉,在國內用兩支鍋鏟慢慢推成型,不能急,得耐心,再煎成圓筒形狀,外脆裡嫩的奇妙口感,趁熱下肚,大滿足!

一個多月以後,此刻再問我的感受,銘刻於心的味道,就只有那份Pad Thai裡炒粿條了。好吃確實是好吃,但痣姐的神話,到底有幾分歸飢餓營銷,幾分給大號海鮮,各位心中有數就好。

2. ข้าวมันไก่สมปอง (雞飯店)地址:1228 Rama IV Rd, Khlong Toei人均:60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這家店屬於無心插柳,在附近的NIP Cafe喝完咖啡(後面會寫),男朋友想去附近一家牛肉粉店,發現隔壁有家雞飯店,鬼使神差走了進去……

這種招牌上沒有一個看得懂的字的小破店,若非有人介紹或壯膽,我是不會去吃的,沒別的,怕中招。恩,晚上廁所炸了……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結果炸雞超好吃!!!從調味到炸制都極出色,外殼冷了以後還都是脆脆的,比坡縣麥當勞有過之無不及。相比之下,白切雞就略顯遜色咯。

還有難得一見的雞血,雞你超美!盛惠一碟60銖,折人民幣10塊出頭。

泰國的雞很有趣,幾乎都是小店做得好吃(因為粗糙、下手重),正式飯店裡都不推薦點雞。

3.เฮ้งชุนเส็ง พระราม4ใกล้การไฟฟ้าคลองเตย (牛肉粉)

地址:1224-6 Rama IV Rd, Khlong Toei人均:60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就在雞飯貼隔壁,店面稍大,兩家店老闆關係好像不錯,坐在牛肉粉店裡叫雞飯來吃也不是不可以。

料有多足?自己看。牛雜是好牛雜,湯頭也是用心熬了的(全喝完了),粉條滑糯,吃完雞飯再吃這個,剛好開胃可以去吃午餐(或者晚餐)。

搭配附近的NIP CAFE咖啡店一起服用更佳。

4. Janhom (雜菜館)地址:273/4 ซอย รามคำแหง 21 Phlabphla人均:250 - 300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恩其實是家正式餐廳來的,但這個店面和人均,就是個大排檔水平吧……anyway,專做泰南美食,離市區有一段距離,去晚餐要做好回程打不上Grab的心理準備,我和某人就是在路邊練戇練了二十分鐘,才找到一輛好心的出租車載我們回市區。

但是,絕對不虛此行,下次去曼谷有機會我還要去。以及,不能吃辣的朋友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他家的辣法,是超辣!超級辣!!變態的辣!!!但是依然無法停下的那種!菜單很大一本,但點菜跟著商家的推薦菜不會錯,我們去晚了,黃咖喱魚、蝦醬炸豬五花沒了,但好在還有幾個經典菜。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當晚我最愛的一道菜,是這個咖喱魚雜(Gaeng tai pla),魚雜,魚頭魚下巴等邊邊角角肉,加之竹筍、長豇豆和青茄子,還有泰國獨有的茄子豆,小巧玲瓏、香氣清苦,泡在一鍋巧克力色的鹹香咖喱中,還有一抹亮眼的酸,有點難看,極度下飯。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魚雜賦予了這碗咖喱無與倫比的極致鹹鮮,把XO醬、蝦醬和咖喱放在一起燉大約就是這個味道,一個大浪撲面而來,劈頭蓋臉打個人正著,渾然不覺已經扒去半碗飯……肉質挺括的青茄子吸了湯汁,飽滿而清脆,是最適口的一樣內容物。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男朋友點的這碗排骨湯,酸辣爽神,屬於殺人於無形的要命節奏。看似人畜無害,也就是湯麵上浮著些許(很多)辣椒末,喝了幾口還在調笑“咦這個也不是很辣嘛”,殊不知泰國辣椒後勁十足,猛灌啤酒都不頂用,只得把冰含在口中但求緩解……對,泰國人喝啤酒放冰塊,蜜汁習慣。

辣哭了。

然後稍微好一點了又去喝了(賤)。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我不是蛙類愛好者,但這道

大蒜蛙蛙,我真的可以……略施薄粉與香料,火候與調味俱佳,表皮爽脆,柔嫩多汁,兼有濃郁滋味,但又不會太辣,一口冰啤酒蕩蕩嘴巴便可繼續,完美的下酒小菜。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清苦味道的植物葉子花拿來炒個蛋,泰國挺常見的,但其他菜館中的雞蛋比例會很高,Janhom 這一道經典的泰南美味,買麻藤葉炒蛋,可以算是一道蔬菜了哈哈哈。

Part Two: 休閒泰餐

5. Khua Kling Pak Sod (傳統泰南菜,多家分店)人均:300 - 500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墨綠色瓷磚與吊籃植物相映成趣,塵土飛揚的市中心大道旁有一處如此時髦幽靜的小飯館,正是魔幻曼谷次元交錯的現實寫照。

與Janhom類似,非常道地的泰南菜,愛吃辣的朋友絕對不要錯過。但裝修跟出品明顯精緻許多,兩年前就上榜了米其林必比登

,價格也自然水漲船高。但位處市中心且擁有多家分館,明顯方便得多。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既然叫Khua Kling,那就必須不能錯過這道同名的咖喱炒豬肉碎。最解辣也最爽快的吃法,就是包在多汁的捲心菜葉裡,與其他蔬菜同食。直接吃可能會死得很慘。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臭豆辣炒大蝦,又一道東南亞人民的飯桌摯愛。沒吃過stinky beans的朋友可以大膽嘗試一下,清鮮中帶著一絲酸澀,如香菜一般是汝之砒霜我之甘飴……我是很喜歡,但男朋友就躲都來不及。

這家的大蒜放很足,算是整桌飯裡最mild的一道辣菜了。

與Janhom如出一轍,全場最辣的一道菜,也是一個湯。只不過排骨換成了馬鮫魚。鳥眼辣椒直接切段,比碾成碎末還是稍微好對付一些。本來是東道主點來測試我對辣味的耐受能力,結果喝得好開心……可能還是要歸功於椰子水解辣及時。濃烈的酸與辣,令馬鮫魚腥氣全消,只餘鮮味在喉,如今想來依然口舌生津。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如果有點想家,這家店的五香紅燒肉是做得極好的。比我們平日裡的紅燒肉少了老抽,多了幾味香辛料,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特下飯。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炒蛋再度登場(絕對會吃到飛起來),這家店就做的蛋葉分離,蒜味濃郁,同樣可以當做蔬菜來點。

6. Plu (新派泰菜)地址:เลขที่ 3 ซอยพระพินิจ, Soi Sathon 3, Thung Maha Mek, Sathon人均:300 - 500泰銖

年夜飯訂了這家店,然後發現和我想法一致的人還真不少,8點剛過整個餐廳都被過年的華人佔領了……

11月米其林頒佈前夜吃到的一家小店。乍一看五花八門,其實是一家把地域融合風味做到極致的新派店,主做老菜新編,泰南泰北、緬甸、馬來、印度、中菜,各色風味應有盡有,而且不是硬拗的造型。

我想,這種融合的可行性,是建立在地域風味大同的基礎之上的:整個東南亞在香料、基底、原材料甚至菜式上本就有交集,稍加改良反而更符合現代人口味。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我最愛的一道鹽烤魚,基礎是泰式鹽焗魚,傳統搭配辣椒檸檬汁食用,這裡則吸取了越南炸春捲的食制,烤得恰到好處的細滑魚肉蒯下來,放在捲心菜葉上,搭配薄荷香草與蘸醬一起捲起來吃,豐富的口感層次,是全新體驗。挖開魚肚子,裡面竟釀了魚糕,細膩鹹鮮,與魚肉混合食用,極致享受呀~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泰南美味小吃蝦醬炸五花肉(其實明明是炸培根),滿口的鹹鮮肉香,無比下酒,切莫錯過。對了這家店的開瓶費是300泰銖,跟沒收一樣,建議自己帶酒。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巨美巨上鏡的Massaman牛肉咖喱,甜度是我在吃到現在最對中國味的一個版本,不會太甜,酸醃紅蔥帶來一絲解膩的漂亮酸度,特下飯。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傳統的斯里蘭卡咖喱蟹,泰南群眾也喜歡吃,吃過多個版本,這裡的還是挺經典,椰漿、咖喱、蟹肉、檳榔葉一個都不能少,足料慢燉,蟹肉肉質細嫩,檳榔葉更有異香,原配米粉或者香米,全桌最厲害的飯掃光就是它!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緬甸風的茶葉沙拉、疑似從中國傳入的蒸腸粉、還有泰南傳統的柚子沙拉,也都值得一試。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甜品則是離經叛道的新派模式,上面這道椰汁椰糖牛油果湯圓,似是Chendol與中式湯圓的結合,好看好吃;下面的香蕉冰淇淋,取雙色香蕉與香蕉炸片並無新意,但一球煙燻海鹽味的香蕉冰淇淋,則昇華了整盤甜品。

7. Baan (傳統泰菜)地址:273/4 ซอย รามคำแหง 21 Phlabphla人均:250 - 500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Le Du的廚師Chef Ton的休閒泰菜館,由同樣長得很帥的弟弟打理(重點全錯)。餐廳很有設計感,牆上掛著一對兇巴巴的錦鯉,應該是來招財的。

價格合適環境舒適的家常菜,還有便宜的主食餐出售,適合想不到吃什麼的中午來搭一口,比出去亂吃靠譜多了。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據說菜譜都是家傳秘笈,魚餅和風乾豬肉條都很推薦,有滋有味的開胃小菜。魚餅裡面混了香料與辣椒絲,吃起來像是麻辣魚豆腐,鮮鹹惹味;豬肉條則頗有嚼勁,比椒鹽排條可好吃到不知道哪兒去了。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羊肉massaman咖喱,他家的recipe口味偏甜,偽上海人略感無福消受。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畫風忽然痣姐的大蝦粉絲,好像也才400多塊一份,粉絲比蝦好吃系列。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他家還有每週special,主打那些時令非常短、無法被印到菜單上的菜。譬如這盤辣椒炒蕨菜,目前吃過最嫩最鮮的蕨菜沒有之一。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爛大街的芒果糯米飯,在此處是必點。雙色糯米飯口感香氣都較普通版本更有意思,芒果也是好芒果,組合在一起便是天下無敵。

Part Three: 咖啡奶茶酒吧

8. NIP CAFE (咖啡店)地址:1358 Rama IV Rd, Khlong Toei人均:50 - 170 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兩個不喝咖啡無法醒來星人出門旅行,除了好吃的,第二重要的事就是找杯好咖啡。曼谷不缺精品咖啡店,但兜兜轉轉幾家都不盡如人意,不是豆子烘太深太苦,就是豆子不好技術更不行……即將絕望之際,覓得這家NIP CAFE,連喝三日,喝到店員都認識我們送小點心吃哈哈哈哈哈。

位於一家painfully潮的青年旅社一樓,文青氣質盡顯無餘,綠植與白牆,原木傢俱大片留白……挺好拍照的,但我還是對吧檯上一大排豆子感興趣。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The Barn是Joel和我都很喜歡的柏林品牌,三天裡不客氣全部試了一遍,日期新鮮,衝煮到位,實在沒什麼可苛求的。170一杯,掐指一算,便宜誒!

奶咖也是很棒棒的,Joel的Piccolo讓我喝第一口,因為太好喝,情不自禁地大聲“Oh~”了出來,在場的咖啡師與他的朋友們全部笑色……酸度漂亮,奶也很綿密順滑,賊好喝。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百搭之王男朋友順勢跟人聊起器具,我順便想好了情人節禮物:就是吧檯上那隻Origami摺紙濾杯,在新加坡買到想要的顏色還花了點功夫……不過真的非常非常好用,同款豆子和V60的出品風格截然不同。

開頭小破店裡講過的雞飯和牛肉粉,就在出門走到大馬路左轉,直線距離50米,有機會來喝咖啡的話,不要錯過。

9. MONOCHROME (咖啡店)地址:

8 ถนน เดโช Khwaeng Suriya Wong, Khet Bang Rak人均:50 - 100 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走殖民地風格裝修的咖啡館,老實說不比NIP,但若住在附近,去喝一杯權當每天早上的Caffeine Fix,也不失為良策。店員人非常nice,印象加分。

10. Soi Sathon 2上的無名奶茶地址:Guss Damn Good的店對門人均:25 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一家很妙很妙的無名奶茶鋪,背靠一間賣豬腳飯的中餐廳,目測做奶茶的是華裔老店主……Joel買了一杯,給我喝了一口又折回去買了第二杯。

他家的奶茶妙處在於,使用咖啡機萃取茶葉,最後的成品特別順滑易入口,也不會太甜。必須是我喝過最好喝的泰式奶茶了,而且只要25泰銖一杯,絕對業界良心。

搜對面這家Guss Damn Good可以找到,夾在一家日本料理店和一家Eureka Cafe中間的雜亂小鋪面,就是它!

11. Bamboo Bar地址:48 Oriental Ave, Khwaeng Bang Rak人均:800 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每晚有爵士駐場演出的The Bamboo Bar,從來都不缺生意。第一次去時遇見某位公主離開酒店,整個大堂的人都僵在那裡一動不動,還以為自己走進了什麼電影片場…氛圍真的是不錯的,上次還帶我媽去坐了兩個鐘頭,碰巧是一個Quartet加駐場的黑人女歌手,聽得非常盡興。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亞洲50佳也不是浪得虛名,點酒建議偏經典款,女性向酒款容易太甜。喝到一杯教科書級別的Mezcal Daiquiri,整夜行程因它而點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家酒吧對男生的著裝要求非常嚴格,不可以穿短褲和拖鞋。

12. Vesper地址:10/15 Convent Rd, Silom, Bang Rak人均:800 泰銖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曼谷的最後一夜,在 Le Du 吃過超級精彩的一餐,走了十分鐘消化路,臨時起意來喝它。

相見恨晚。

酒單麼,走線下流行的主題套路,從兩個或幾個對立元素找點靈感、取個名,順便帶入點流行文化與全球熱門政治議題什麼的: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講真酒單有多有趣,我真的不是很care,我只關心酒好不好喝……

下次去曼谷,但愿这些店都还在

點了這杯France/Italy,意外好喝,一杯草本味滿滿的Gin酒長飲,帶點微氣泡,清新而迷人,以及Herbes de Provence果然就是 薰衣草 。於是追點了一杯被歸為Vesper典藏調酒的“Rosemary Daisy”,接骨木花風味與迷迭香,不落俗套的清爽,酒體厚薄適中,酸甜平衡,簡單安靜的一杯酒,卻不乏迷人內涵。

好啦今天就此擱筆,過兩天繼續

敬請期待曼谷Fine Dining系列回顧

Bon Appétit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