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有句俗话大家都很熟悉

“天上掉馅饼”

说的就是坐享其成

不用出力就能享受现成的

这不最近潍坊市民单先生

他说自己就碰见了天上掉馅饼的事

不过......

一(tai)言(yu)难(men)尽(le)啊...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潍坊高密市民 单先生: “就是说交5万块钱买一辆车, 他承诺给还3期(贷款)合同 ,就是说交5万块钱就可以买一辆红旗H5 ,他承诺给每天打回多少钱来 ,这不凑齐一个月 ,我这个车是5367 ,正好够这些钱 ,正好打给贷款公司”.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单先生给帮办提供了一份车辆认购协议。甲方为辽宁众鑫汇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车辆指导价为14.98万元,乙方购车首付款为52000元,购买车辆后三年内的保险必须在公司缴纳,修车保养装饰等必须在公司制定的修配厂,甲方承诺还款36期。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买车有人帮忙还贷款

听到有这种好事

单先生赶紧交钱提了车

但是好景不长

他发现这件事好像有点不对劲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潍坊高密市民 单先生:“交了5万块钱 他说是交了个首付, 其实它是个0首付购车, 相当于把我的钱他拿去了。7个月给我换了4000块钱 ,就没给我打钱,都是我自己垫付的月供。”

低首付变成零首付

公司不还贷款人去楼空!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公司不给还贷款,并且支付的5万元的首付款也没了影,这下单先生彻底慌了神。但是等他再去交钱的公司找人咨询时,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潍坊高密市民 单先生:“如果是咱自己还完月供的话得多花10万块钱, 本来这个车能值15万 ,但是还完月供的话得25万,这纯粹的属于诈骗。”

听说帮办来采访,还有不少和单先生遭遇一样的市民前来反映情况。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潍坊高密市民 隋先生:“开回来基本上就没还, 我现在自己还每个月接近还6100呢, 首付款是被浩洋科技,众鑫汇公司骗去了,我以为他付给了4S店 4S店没有,被骗了一共85000。

潍坊高密市民 郭女士:“就光我们高密这边买车的就上百辆车,还有(还不上贷款)拖走的车,这个贷款都不是一样的,有交5万多的,有交6万多的。

据现场市民统计,目前他们被骗的人有100多人,涉及金额500万。根据现场市民提供的地址,帮办也来到了辽宁众鑫汇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高密运营中心的办公室了解情况,然而现场并没有人。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在现场,张女士还给当初收钱的负责人打去了电话,但是也一直无人接听。帮办通过全国企业公示系统查询后发现,这家辽宁众鑫汇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2020年3月19日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帮办也和现场的市民一起来到了当地公安局报案。民警表示针对这件事情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目前正在收集大家的情况,等待进一步处理。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现如今贷款买车,贷款买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贷款购车到底该怎么办理?有哪些隐藏陷阱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呢?

陷阱一:贷款0利率

一般来说,厂家为了促销某款产品,会出一些金融政策,吸引更多消费者买这款车。那么这部分的利息由谁承担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厂家和经销商共同承担,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0利率,经销商也要收一笔手续费,相当于是利息。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陷阱二:宣称的利率过低】

一些4S店销售员会在购车时向你推销不同的金融按揭方式,但往往吸引你的,都是那些低利率的金融按揭,但是往往买完车回家一算,才发现并没有便宜很多。这是因为虽然利率低,但因为是制定按揭方式,所以会有很多附加条件,比如按揭过程中收取各种押金保证金等、保险种类增加等等。

专业人士支招:

贷款除了看表面的低利率,更要看总金额多花费了多少。

【陷阱三:实际利率过高】

这里就有朋友会问了,既然经销商说的这么明白了,怎么还会有陷阱呢?真相是:其实你没必要花这么高利率买车的!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贷款,对贷款利息等等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这时候最容易被销售员忽悠,花高价贷款买车回家。所以买车的时候大家可以多去几家同品牌不同4S店,了解各家的贷款政策,选择最优贷款方案。

专业人士支招:

多对比4S店,了解行情,选择最优贷款方案购车。

【陷阱四:贷款金额不对称】

杭州网友“冰棒哥”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2013年1月通过担保公司贷款,购买了一辆车价47.48万元的新车。首付14.48万元,分期金额37.2254万元,贷款年限3年,并支付了1万元的保险押金。“冰棒哥”说,出于对担保公司和银行的信任,他是在前者工作人员提供的空白合同上签字的,一式三份。之后,担保公司找了各种理由没有向他提供属于他的那份合同。关于贷款额和月供,当时担保公司工作人员给“冰棒哥”的算法是:贷款额为车价47.48万元的七成,取整为33万元。三年总利率12.8%,那么三年总共支付金额为33万×1.128=37.224万元,分摊到每月为10340元。

今年因为手头宽裕,“冰棒哥”决定提前还清贷款。可他到银行一查,着实吃了一惊。原来33万元的贷款额变成了33.7095万元。也就是说,“冰棒哥”一直都在为这多出来的7095元支付利息。对此担保公司的说法是:多出的7095元是手续费。“冰棒哥”则表示他已经在担保之时支付过一笔不少于3%的手续费。类似“冰棒哥”这样陷入车贷陷阱的绝非个案。

“馅饼”还是陷阱?低首付零月供 新车“不要钱”开回家!

为何会无故多出7000多利息呢?有业内人士介绍,多出的7000多元利息会均摊在月供里,只比当初和顾客说好的利息相差几百元,一些销售人员会以“估算错误”的借口搪塞过去;或者是在贷款时申请总金额多出来自己收取,实际上给顾客承担。

 专业人士支招:

建议大家贷款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并且合同中要包含所有按揭出现的信息:贷款人、贷款金额、贷款年限、手续费、利息、押金、月供、提前还款违约金、车辆转售等等信息,这样即便有争议也可凭贷款合同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