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鞍山多山,整個城市依東山而建,除去鐵西區,高高低低,寬寬窄窄,長長短短,大大小小的山,在市區裡隨處可見,然而,卻始終沒有人把鞍山看作山城。鞍山也不把山城這個身份當回事兒,它更在乎水。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如果只有山,沒有水,城市自然會少些靈秀之氣。在乾燥的北方,鞍山絕對稱得上是個例外,大面積的森林涵養了豐沛的水源,因此,在享有鋼都、玉都的美譽,加冕森林城市的桂冠之後。“百湖城”成為鞍山新的城市標籤。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半城山水秀一湖。二一九公園的勞動湖座落在玉佛山下,雖算不得煙波浩渺,卻也水光瀲灩;雖無鳳閣龍樓,卻也亭臺軒榭。搭東山樂園的摩天輪,緩緩地旋轉到最高處,看勞動湖就像天闕上的仙子遺落在森林裡的一塊銀鏡,不小心摔碎了,碎成了大大小小的五塊,化作了人間的五片湖。湖畔垂柳拂堤,湖上錦鯉跳波,有點杭州西湖的味道。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今夏利奇馬臺風帶來了充沛的降水,湖水滿盈著,蹲在堤上伸手可掬。膽子大些的遊客,坐在偃臥的虯柳上,把雙腳垂在湖面上,有的甚至插到湖水裡,舉著自拍杆拍照。我站在湖邊眺望蒼翠欲流的玉佛山。那連綿起伏的綠,掀起滔天的碧浪,順著山麓滲進波平如鏡的勞動湖,勞動湖更綠了,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順著山勢向南望去,可以望見盛京銀行的摩天大樓,如同一截筆直的葉柄,而勞動湖就更像一片芭蕉葉了。它扇起的風,讓整個城市都感到清新舒爽。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勞動湖上的橋很多,有亭橋,有曲橋,有渡橋,但最多的還是拱橋,只是美中不足,除了怡蓮橋有名字,其餘的都沒有命名。亭子也不少,棋亭、曲徑亭、臨風亭,星羅棋佈,參差錯落,可除了“清風亭”、“覽月亭”,似乎也沒有匾額。楹聯也只在環翠閣、映碧樓和綠廊上有,令這座山清水秀的真山真水園林,少了些文化的蘊籍。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湖裡的浮魚成群結隊。透過湖水,可以隱約看見紅鯽魚、紅草魚和錦鯉魚群,如同一團團地火在湖底燃燒。偶爾有那麼一二條,游上來,露個頭,調皮的孩子似的向遊人做個鬼臉,又扭頭逃開了。這裡的錦鯉又大又多。節假日,許多個家庭扶老攜幼帶著饅頭聚在湖邊柳陰下花崗岩圍堤旁餵魚。一塊饅頭扔下去,招惹來十幾條二尺來長的鯉魚張著大嘴圍獵。它們搖頭擺尾,糾纏翻滾,攪得水波盪蕩,浪花迸濺。人魚相戲的畫面,既和諧又溫馨。公園裡的家雀,也不怕人。它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落在離遊人一尺多遠的湖堤上,蹦蹦跳跳地覓食遊人餵魚落下的饅頭屑,任憑遊人拍照;即使面對舉著自拍杆的遊人要求合影,也並不大驚小怪,儼然是這個城市的家眷。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老一輩人都知道,玉佛山下原是沒有湖的。勞動湖是鞍山青年義務勞動的傑作,它滿盈著建國初期人們的澎湃激情與沖天幹勁。多少年來,鞍鋼始終以走出了共產主義戰士雷鋒自豪。如今,西湖環翠島上闢了雷鋒園,讓雷鋒精神世世代代根植在它發祥的土地上。而二一九公園的名字更是為了忘卻的紀念。“一九四八”、“二月十九”,這一串普通的數字,卻承載著鋼城回到人民懷抱重獲新生的特殊歷史記憶。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南湖那邊人跡罕至,西湖這邊遊人卻是絡繹不絕。我們租了一條腳踏船,往曳著湖面的柳陰裡劃。滿湖彩色的船篷,像雨後山林裡盛開的蘑菇,熱熱鬧鬧,往返穿梭。我們向怡蓮橋方向劃。怡蓮橋是座精雕細刻的鋼筋水泥拱橋,橋孔裡映出荷塘“接天連葉無窮碧”的氣勢,只是過了盛花期,不復見“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況。我們棄船登岸,踏著石階,撫摸著欄板柱頭上的荷苞,登上怡蓮橋。滿眼是翡翠般的綠。田田的荷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竹青的漁人的斗笠,像藕荷色的江南女子擎在頭上的天堂傘……仔細看,傘下藏著數不清的蓮蓬,剛萎了花瓣的小蓮蓬,帶著絨絨的花蕊,像一隻精巧別緻的臺式麥克風;大一點的,像一盞盞LED創意小檯燈;即將成熟的,像一隻玉琢的花撒;完全熟透的,乾枯了,變成褐色,就像一支別號“還魂草”的靈芝。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夕陽落在樹梢上,把金色的光芒撒在湖面上,長長的,瀲灩著鞭炮鳴放的火焰。偶然一陣風,把掩映在柳煙裡環翠閣旁石舫上咿咿呀呀的京腔京韻送到怡蓮橋上。玉佛寺的鐘聲響了,在山光水色間迴盪。知了受到了驚擾停止了歌唱。順了心靈的指引,我信步走下怡蓮橋,向玉佛寺走去……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一路上我在想:山水是一對孿生兄妹。星羅棋佈的湖泊,像一塊塊寶石,一顆顆珍珠,足以把一座城市妝扮得珠光寶器,可培育了孟泰、王崇倫、雷鋒、郭明義等英模的城市,卻彰顯出核心價值的精神光芒,閃爍著人本理念的人性光輝,讓這座聞名遐邇的鋼鐵城市,不僅具有雍容華貴的貴族氣質,而且不失美麗善良的平民色彩。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百鍊鋼化作繞指柔。鞍山不乏千山和白雲山這樣的自然文化名山,可二一九公園才是讓鞍山人銘記鄉愁的地方。明眸善睞的勞動湖像一隻電影鏡頭,記錄下我們如花的童年,如風的少年,如夢的青春……正像作家劉慶業所言:鞍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仁德之城。

原創散文《半城山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