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疫情让人谈之色变的时段,有个视频让人印象深刻又催人泪下。

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感染病毒殉职后,他妻子追着灵车跑的场景,触动了很多人,但对于从事殡葬行业的人来说,这种撕心裂肺的场面,他们几乎天天都能见到。

在这场疫情中,他们和医生一样,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地出入被病毒环绕的场所。

虽然人人都躲着他们,但这份职业同样伟大,他们给了死者最后的尊严。

殡葬者如此,法医亦是此。

不知死,焉知生?这世界上谁都能害怕尸体,唯独法医不能。他们必须留下,听死者在世上的最后一次“讲述”。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更有威胁”

为了给社会带来光明,法医接触了无数黑暗,别看平时只跟尸体打交道,其实时刻都暴露在危险之中。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更有威胁”。

就比如这次疫情期间。

2月1日下午六点多,下了班刚到家不久的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法医李家骐还没吃上一口热乎饭,就接到了局里通知。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位于车站附近的一家宾馆内,一房客突发死亡。“我要出现场了,你们先吃吧”,来不及和家人多说什么,李家骐穿上外套就往现场赶。

因为疫情,全市除了指定的几家宾馆酒店,其余宾馆酒店必须全部闭店。服务员只能一一敲门告知房客退房。

服务员敲响房客夏某的房间,并告知其需要退房离开,但还没等服务员把话说完,夏某就顺着房门倒地不起了。

宾馆工作人员立即拨打120并报警。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发现夏某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根据对死者的行动轨迹研判,李家骐了解到死者夏某此前一直在河南。但他接触了哪些人?他接触过的那些人又去过哪里?那些人是否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接触?……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在尸检过程中,感染的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避免自己‘中奖’”。李家骐说道。

因为处于疫情防控时期,按照相关要求,李家骐和同事除了戴上口罩、手套外,还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戴上了护目镜。

除了对死者体表进行常规检验,李家骐还对死者夏某进行了心血抽检,并送至南通检验。

最终,夏某被排除凶杀,属于意外死亡。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2003年非典时期,某天夜晚12点多,李家骐接到了出现场通知。那个时候,他刚从北京出差回海,刚刚结束隔离。

在海门港新区东灶港地段,一男子从北京回海家中,突发死亡。

尽管是非典时期,但由于信息不畅、条件有限,李家骐一行人除了手套、口罩外,再无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体表检验,抽心血、做理化、中毒排除,这起案件在李家骐他们前期工作基础之上,很快排除了他杀嫌疑。


拼接残肢,让死者“说话”

“细心谨慎、业务精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与李家骐共事的同事说起他,纷纷竖起大拇指。

因职业的特殊性,李家骐经常要面对支离破碎、血肉横飞、凌乱不堪的第一现场,而他总是细致入微地按检验鉴定的要求进行工作,紧盯每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我们法医经常干些外科医生的活儿,比如看片子、做检验。”为了让检验鉴定有利于侦破案件,李家骐经常没日没夜守候在实验室,对血痕、毛发、唾液等进行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检验,从中掌握不同的检验结果,努力让结论科学准确。

1997年,就在李家骐工作的第三年,悦来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碎尸案。据犯罪嫌疑人张某(化名)口供,被害女子尸体被扔在某中学附近河里。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得到消息后,李家骐立刻跟着师父到了抛尸现场。由于河道较长,河水深,找一个尸块有如大海捞针的难度,于是一行人决定先把河水抽干。

紧接着,四个人踩着烂泥,撒网式地平行移动,一双双鹰眼已经瞄到了几米外。

日生日落,一天的搜寻找回了大半,几个人的手脚泛起皱褶,然而尸体一天不拼凑完整,李家骐的心一天也落不下。第二天天一亮再次赶赴现场。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当时一些遗体残块被污泥埋在了下面,找起来很费劲,最后还是我在桥下烂泥里找出头颅来的。”他说得云淡风轻,好像完全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在拼接尸块的过程中,为了能更清晰地辨别,他需要对尸体进行贴面式的拼接”。死者也有尊严,需要被保护、被敬畏。解剖或是复原,法医选择冰冷地面对一堆骨头、血肉,这是他们专业的态度;拿什么与凶手对证,尸体上留下的蛛丝马迹便是他们最后的“讲述”,敢于倾听,法医担起为死者言的使命。


行业很酷,干久了方知不易

记者见到李家骐的时候,他正伏案填写鉴定书。“鉴定书得用心写,不然会影响司法公正。”李家骐告诉记者,“每一具失去生命的躯体,都有可能是遭遇不幸而亡的。我的职责就是还原案件真相,做一个倾听死者最后心声的人。”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李家骐


“我当年报考法医专业是受到同是法医的高中同学父亲的影响,觉得这个职业很稳定,也很酷”,李家骐说道。

  

可是李家骐第一次去案发现场便遭遇了“下马威”。那是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天气炎热发出阵阵恶臭。“别人都捂着鼻子往外跑,师父却带着我往里面冲。”李家骐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第一次去案发现场就恶心得呕吐了,可这就是我的工作,我不能躲。”

为了能够胜任法医工作,李家骐从未停止过学习医学和法律知识,并抓住每一次进修培训机会,紧跟法医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将所学到的新科学技术应用于侦破案件中。

“那时候胆子大,不做什么心理预设,直接干就完了,现在想想有点后怕。”李家骐说。法医,听着神秘又很酷的职业,也是个复杂而后艰苦的行业。


用毕生为逝者发声,捍卫法律的尊严

24小时待命的不仅有医生,而且有法医。他们是平常人嘴边不常提到的对象,是字典里不常翻阅的字词,用李家骐的话来说,就是平平淡淡,但在意外事件中却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曾经连续工作2天3夜,总共睡了不到10小时;随时陷入危险的境地,却不跟家里诉说只言片语;戴上护目镜没几分钟就摘下,因为要与死者面对面“说话”。他们不需要华丽辞藻去歌颂,而需要一字一句去记录、去理解、去正视。

26年的时间,李家骐已经从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儿成长为一个凡事审慎前行的指导员。身处不惑之年,他还是经常会因为一个案件“一夜熬白头”。

在李家骐看来,身着警服的法医第一时间到达案发现场并不是为了抢头条,而是甄别死亡原因,是意外亦或是他杀,他们的判断直接影响着案件的走向,不能有任何失误是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最直接的目标。

“将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将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

和李家骐一样,全国各地的法医都在为案件的侦破努力着,也在案件真相到来之前付出着,他们通过一次次的检验鉴定,为案件侦破指引着方向,也让犯罪分子现出原形。


肖敏冬 杨镇潇/文

朱清渊/排版

聊聊海门[处理尸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