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聯盟和反聯盟是德國的必然選擇

初中的歷史課本上就介紹了一戰的直接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並且直指這是一場帝國主義為爭奪殖民地的戰爭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聯盟和反聯盟是德國的必然選擇

薩拉熱窩事件

事實上德國的參戰在很久以前就可以看得到,或者說從德意志建立起來開始,有些人就預料到或許有這麼一場戰爭了。

德意志的強大

1871年一個統一的德國誕生了,這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的,可以說就是普魯士的擴大化國家,人口從1930萬增加3460萬。普魯士是一個軍事國家,而德意志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自1871年以後,統一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這使得歐洲其他國家,甚至英國都落後於它。

1、在經濟方面

在德國統一之前,德意志的經濟已經處在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前列,而政治的統一和中央政府的建立更是為德國資本主義發展掃平了道路,它的影響在於金本位、法律、經濟建設,中央銀行等等,把馬克變成法定貨幣更是降低了在交易當中的繁瑣程度。

在普法戰爭中法國賠償的50億法郎,給德國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法國割讓的阿爾薩斯、洛林這塊鐵煤產地,使德國解決了能源問題的後顧之憂,這對德國的影響類似於《馬關條約》對日本的影響,起到了對德國經濟輸血的作用,使德國經濟進入飛速發展階段。建國至1890年,德國的工業平均增長率是是3.5%,而英國是1.7%,從1890年到1900年德國工業平均增長率是4.8%,而英國是1.6%,三十年間德國工業指數上漲了2.7倍,英國一百多年的資本主義道路德國用了三十年就走完了。

2、軍事方面

普魯士是軍事國家,德國從建國開始就充滿了軍事色彩,而經濟的發展也給德國軍事提供了有力的後盾。1879年德國軍費支出4.9億馬克,1899年9.3億馬克,到了1913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年軍費支出已經達到了21億馬克。

巨大的軍費支出刺激了德國軍工產業,克虜伯等軍工企業迅速發展,僅克虜伯軍工廠就有八萬員工,克虜伯大炮在世界聞名,帶來了大量的訂單。一門大炮需要幾十家工廠的生產零件,因此軍工產業的發達不僅帶動了就業,也帶動了運輸、工業部門的發展。在當時的德國國內,人們深信軍事工業是國家利益的必須,是繁榮經濟的必要。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聯盟和反聯盟是德國的必然選擇

有東方俾麥斯之稱的李鴻章購買的就是克虜伯炮

3、在教育方面

德國實行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在1881年德國的文盲率是2.38%,到了到了95年更是降至0.33%,教育的發展為德國注入了前進的動力,德國成為世界上科學家的搖籃,出現了一大批為難我們高中和大學的科學家:赫爾曼、赫茲、普朗克、施萊登等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42名諾貝爾獲獎者當中有14個來自德國,這就足以體現德國是一個教育強國。

強大的經濟和教育使得德國最先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19世紀下半葉對科學的偏愛使德國工業比英國和美國發展的更快。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聯盟和反聯盟是德國的必然選擇

世界上第一臺發電機,由德國西門子製造

德意志強大下隱藏著怎樣的風險?

在快速的經濟增長下,國內矛盾也是十分尖銳的。德意志是一個聯邦國家,參加聯邦的各個獨立邦並沒有失去各自原有的地位。聯邦有四個王國、六個大公國、五個公國、七個侯國以及三個自由城市還有法國割讓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德意志的統一的根本在於普魯士的強大,普魯士在聯邦中佔據主導地位,佔帝國疆域的三分之二,人口的五分之三。

在德國憲法中,普魯士國王就是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皇帝權力非常大,帝國軍隊和帝國參謀部實際上是普魯士軍事模式的擴大化罷了,軍隊也不是對憲法效忠而是對皇帝效忠,內閣首相也就是普魯士宰相,實際上整個德意志帝國就是普魯士的擴大版本。近代日本立憲就是仿照當時德國模式,

雖然普魯士佔據主導地位,但是這樣一個大國,宗教信仰不同,經濟發展不平衡,必然是充滿了內部鬥爭的

。比如德國天主教徒對資本主義比較保守,反對進一步擴大帝國權力,擴大皇帝權力。巴伐利亞、萊茵河存在著許多分離主義者,他們不願意組建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聯盟和反聯盟是德國的必然選擇

在德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工人運動也是此起彼伏,俾麥斯一直在鎮壓工人運動。從1878年至1890年,12年間俾麥斯政府解散了300多個工人組織。與日益蓬勃的經濟發展相對的卻是農民破產,工人在剝削之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除了國內,國外一樣危險。在破碎的歐洲中部建立起一個統一強大的國家讓其他歐洲國家感到不安,德國的統一是在打敗歐洲五個大國中的兩個來實現的,並且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力量結構,這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反彈。以英國為例,在德意志未完成統一之前英國就非常活躍,在普法戰爭時期,英國就以“人道主義”為理由,逼迫普魯士撤兵,一個統一的德意志並不符合英國的政治利益訴求。

英國保守黨領導人索爾茲波利在英國議會上這樣說道:普法戰爭是一個比法國大革命更重要的事件,它的影響在於它的未來,我們面臨一個新世界和一種新力量,均勢已經被破壞,而受影響最深的就是英國。

為了牽制日益龐大的德意志,維持英國的大陸戰略,英國甚至意圖放棄英屬北美殖民地,促進加拿大聯邦的建立來對抗美國,然後抽出兵力把他們放在歐洲。在遏制德國的方面,英俄空前的保持同步。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聯盟和反聯盟是德國的必然選擇

在普法戰爭後,法國人屈辱的在《法蘭克福合約》上簽字,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國對德國的仇恨是根深蒂固的,復仇的願望主導了的法國從1871到1914時期對德國的政策,只要反對德國的就是法國的朋友。

德國首相俾麥斯對於英俄的評價是:他們絕不會允許法國弱小到一定程度,必須擁有一定牽制德國的能力。

德國處於歐洲中心,沒有任何天然屏障,反德聯盟很容易就可以形成,就像拿破崙時期的犯法聯盟一樣,這是德國所擔心的,所以德國積極尋求盟友。

法俄的結盟像陰影一樣籠罩在皮麥斯的心頭,所以他決定找一個盟友,這個盟友就是奧匈帝國。

奧地利自1866年戰敗之後與匈牙利組成了二元帝國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和俄國在巴爾幹半島有著矛盾,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奧匈帝國和德國很自然通過巧合或者不巧和接觸了起來,1872年奧皇約瑟夫訪問柏林。

歐洲各國君主有親戚關係很普遍,其實沙皇亞歷山大是德皇的外甥,德國和奧地利接觸只是為了讓俄國不要干涉法國的事情,畢竟德國對東面沒有什麼興趣,但是俄國卻十分支持法國。

1875年德國準備再次對法國動武,英國不同意,俄國也不同意,沙皇甚至親自到柏林向俾麥斯施壓,聲稱絕不允許1870年的事情再次發生。這件事情讓德國明白,俄國永遠不會是德國的朋友,那麼限制俄國就勢在必行。

巴爾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炸藥桶是有原因的,巴爾幹半島是亞非歐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把這裡切斷,那麼歐洲人想到亞洲就只能從好望角繞路了。同時這裡種族複雜,信仰複雜,各國利益交織,俄國、奧國、土耳其在這裡都有利益,巴爾幹屬於土耳其但是這裡反抗勢力很強,俄國支持反抗軍、奧國也想趁機撈點東西,英國必須要保證航線通暢。

1879年德奧同盟成立,而這個同盟針對的就是俄國。

條約規定:若一方受到俄國攻擊,另一方應當給予全部軍事力量援助。

1881年,意大利和法國爭奪突尼斯失敗,意大利開始靠近德奧同盟,1882年五月,德、意、奧同盟成立,1883年因為羅馬尼亞被俄國奪去了比薩拉比亞,羅馬尼亞加入了同盟。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聯盟和反聯盟是德國的必然選擇

當然,同樣地,受到威脅的法國和俄國也自然而然地結成了盟友。

結語:

在19世紀以前,普魯士通過戰爭建立起了德意志聯邦帝國。帝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同樣也有很多的問題。英法俄都不願意在大陸地中心出現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原本是各種邦國的德意志是沒有能力和這些老牌大國競爭的,但是統一起來地德國就有了這種實力。

統一後,強大的德國必須要建立起同盟對抗對德國的封鎖,日益發展地資本主義不得不讓它覬覦其他國家地海外殖民地,否則它生產地商品就賣不出去,作為同樣的資本家,英國對此感到深深地憂慮,都是賣東西的,同行就是冤家。

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奪取殖民地已經成為德國對外的主要任務,巴爾幹這條重要航線就是歐洲各大國注視的地方,所以巴爾幹成了炸藥桶,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的參戰正是因為他的力量夠強大,但是世界卻已經被瓜分完了,老牌帝國主義和新興帝國主義有這樣一場戰爭並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