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朝首辅杨廷和,如何历经四代君王,仍保留初心辅佐皇帝治国?

引言:

明朝首辅杨廷和

,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先后辅佐了明朝四个皇帝,在整个朝堂中颇有分量。杨廷和属于是年少成名,从小便认真学习儒家知识,就是想要有一天能够报效国家。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了家乡举行的乡试成为了举人。在成化十四年,他跟随同乡的人一起进京赶考,最终取得了进士及第的好成绩,就这样,他就正式的步入朝廷为官。

看明朝首辅杨廷和,如何历经四代君王,仍保留初心辅佐皇帝治国?

杨延和

在明朝朝堂一直都有许多奸臣存在,而在杨廷和时期自然也不例外,当时的宦官刘瑾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皇帝的心腹大臣,一心想要为国家谋发展的杨廷和自然不能容许这样情况的存在,最终联合其他的大臣一起铲除异己,还政于皇帝,从而使朝堂又归于平静之中,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任的内阁首辅。在政治上,他政绩斐然。在文学成就上,他也曾经主持编写了几本明朝史籍,从而为后世研究明朝提供了便利。

梁储曾这样评价他:天下大事,非石斋莫能及。天生斯人,以了今日之事。大匠之任,不可代也。


少年成名,仕途颇顺

根据历史记载,这杨廷和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坚持读书了,从早到晚,风吹雨打从来都没有放弃,就是在为科学考试做准备。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他十二岁的那年他参加乡试并一举成功,成为了举人,因此少年神童便在家中一代颇为出名。

成化八年,他曾经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但是却无奈落榜进入了国子监学习。在国子监中他也遇到了自己的贵人,甚至这位贵人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即便如此,杨廷和仍然努力的学习,终于在他十九岁那年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了进士及第的好成绩,也因此被皇帝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

看明朝首辅杨廷和,如何历经四代君王,仍保留初心辅佐皇帝治国?

杨延和

在翰林院为官期间,他为人稳重,性格沉静,每次写出的文章都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皇帝十分欣赏他。在翰林院为官自然离不开编写史书,而他在编写的过程中,对于内容,他会有自己的看法,往往就连副总裁也不能更改他所写的一个字。由此可知,他确实有良史之才。后来也因为他编写史书有功,被封为翰林试读,给皇太子讲解书籍。

智斗奸臣,终为首辅

明武宗成为皇帝之后,杨廷和也被升官。正德二年,杨廷和进入内阁成为了东阁大学士,主要负责为皇帝起草命令。但是在这期间,宦官刘瑾把持着朝政,身性正直的杨廷和自然看不下去,再有一次宴会上指责皇帝过于宠幸奸臣而被贬官。好在之后他凭借着自己的政绩,再次回到了京城被升任为文渊阁大学士,正式开始参与处理国家的机密大事。

看明朝首辅杨廷和,如何历经四代君王,仍保留初心辅佐皇帝治国?

刘瑾

而这个时候的刘瑾却行为越来越专横霸道,在他手中吃了一次亏的杨廷和自然不愿意再次栽在他手中,便与当时的首辅一起忍气吞声,能躲则躲。

正德五年,明朝发生了叛乱,

并以清君侧的名义开始向京城进攻,于是杨廷和便知人善用,提拔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将领,从而镇压了这次的叛乱。正是在这一年,其他的大臣不愿再受到刘瑾的压迫,便向皇帝起诉他,这刘瑾自然也遭到了应受的惩罚。作为有功之臣,杨廷和自然也被升官,正好在这一年,前任首辅告老还乡,杨廷和便接任,成为了明朝新一任的首辅。

一心为国,任劳任怨辅佐皇帝

在当时明朝面临着许多内部危机,在杨廷和认识到之后,便和其他的大臣一起向皇帝进言劝诫皇帝。他建议皇帝广开言路,从而运用了一大批新的人才,为朝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人的加入为明朝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皇帝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天下发生的大事。

看明朝首辅杨廷和,如何历经四代君王,仍保留初心辅佐皇帝治国?

杨延和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皇帝收回边疆一带多余的军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藩王割据局面的出现。但是无奈某些建议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采纳,当时的皇帝朱厚照不喜欢处理朝政事务,而是选择把权力交在内阁,自己到宫外出游,因此朝廷许多大事都没有及时处理。自己的建议没有被皇帝采纳,皇帝的行为依然我行我素,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杨廷和心中也颇为郁闷,最终决定称病辞官回家,无奈皇帝并没有允许,他就只能继续为皇帝处理政事。

由此看来,哪怕掌控着朝廷大权,这杨廷和仍然没有非分之想,仍然一心为国。

看明朝首辅杨廷和,如何历经四代君王,仍保留初心辅佐皇帝治国?

明世宗

在明武宗去世之后,明世宗继承了皇位,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在明世宗还没有到达京城之前,由于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朝中的大小事情都是由杨廷和一人决定的。没有了皇帝的制约,他也得以发挥自己真正的才能,根据先帝执政遗留下来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虽然他改革的时间不长,但是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使政府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社会矛盾也相对缓和。如果继续推行他的改革,那么明朝的发展可能会更上一层楼吧。

看明朝首辅杨廷和,如何历经四代君王,仍保留初心辅佐皇帝治国?

张廷玉

清朝名臣张廷玉十分认可杨廷和,曾经这样评价他:武宗之季,君德日荒,嬖幸盘结左右。廷和为相,虽无能改于其德,然流贼炽而无土崩之虞,宗籓叛而无瓦解之患者,固赖庙堂有经济之远略也。至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

事实也是如此,在明武宗当政时期,他多年不理正事,杨廷和能带领朝廷官员处理好朝政事务,这实属不易。在每次国家遇到危机的时候,他也能够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积极寻找办法解决困难,因此他为明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国琛集·下卷》

《今献备遗·卷十九》

《续藏书·卷十二·内阁辅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