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的幽默与思考:《小二黑结婚》中的趣人趣事


赵树理的幽默与思考:《小二黑结婚》中的趣人趣事

赵树理故居

《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时期,但是,在偏远的山村,封建思想与残余势力依旧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通过“小二黑结婚”一件小事,展现了在这种转型时期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故事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三类:坚守封建思想的落后农民,新型思想的新青年以及封建残余恶势力。

小说一开始便交代“刘家峧有两个神仙:一个是前庄上的二孔明,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由此我们也可得知,这二位就是封建落后思想的维护者。

二孔明又叫二诸葛,他并非是因为聪明才得此名称,而是“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以至于春种时节日日言“不宜栽种”而误了农耕。当有人给小二黑和小芹做媒时,二诸葛却以小二黑金命小芹火命火克金为由阻挠这门亲事,并且为小二黑找了个童养媳,一个落后、迷信、守旧、自私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在他心目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子结婚就要听父亲的,小二黑并没有决定权,于是有了后面“恩典恩典”的闹剧。

小二黑被金旺兄弟绑到区上,二诸葛竟啰嗦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我今年是罗睺星照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昨天晚上二黑他娘梦见庙里唱戏。今天早上一个老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

明明儿子是被陷害送到区上,他却依旧认为是“命”,可笑至极,愚蠢至极。到了区上,只会一味的阻挠小二黑与小芹的婚姻,一直在求区长“恩典恩典”。事实上,封禁迷信思想在二诸葛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支撑着二诸葛的世界观,成为他认识与方法的唯一准则。

三仙姑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人物,“她也哼哼唧唧自称吾神长吾神短的”。我们所理解的神仙是什么样呢?不食人间烟火,无欲无求,逍遥自在,可三仙姑是这样的“神仙”吗?

在整本书中,作者极少进行外貌描写,但是三仙姑是个例外

“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宫粉搽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她转来转去。”“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作者对三仙姑外表的描写毫不吝啬笔墨,三仙姑打扮成这个样子,一来她是“仙姑”,二来她要勾引青年,她装神弄鬼的目的是打情骂俏。于是她也不同意小二黑与小芹的婚事,不同于二诸葛的理由是命理,她是因为怕女儿和小二黑事成,“就没了自己的份”,“以后想跟小二黑说句小话都不能了”。于是她便要将小芹许配给吴军官做续弦,还唱“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顺天意活不成……”到区上时,二诸葛弄了一出“恩典恩典”的闹剧,三仙姑亦是因打扮与年龄不符而丢尽了脸。

作者极为细致的描绘出了一个欺软怕硬、自私刻薄的龌龊而又无耻的人物形象,用对外形极度的渲染,来展现她极度腐朽的灵魂。

二诸葛与三仙姑只是一个典型代表,即使是今天,也不乏这样封建迷信思想的残留,比如算命、重男轻女等等,作者用幽默诙谐的笔法,指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社会性质的确早已完成了转变,可是思想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怎样才能让思想进步跟得上社会进步,这依旧是现在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仔细分析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