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幸存的两个人,一个成了村支书,一个当上了副师级

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想必都非常清楚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这个曾经在小学课本上可以读到的课文,至今让我们耐人寻味,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一个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五位壮士中,最后只有葛振林、宋学义因为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三人则壮烈殉国。今天,笔者再讲一下狼牙山五壮士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1年9月,侵华日军调集7万兵力,在飞机和大炮掩护下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其中围攻易县城西南狼牙山地区的日军有3000多人。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上级下达了层层命令,其中7连6班的5名战士,担负起阻击500多日军、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的两个人,一个成了村支书,一个当上了副师级

当他们顺利完成阻击任务,准备去跟大部队汇合时,班长马宝玉站在岔路口犹豫了,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转移路线,但日军很可能会顺着这条路追上大部队;另一条路是通往狼牙山的主峰,该峰三面绝壁绝地,必死无疑,最后大家都一致决定,朝着主峰爬去。

后面的500多日军紧追不舍,最后他们成功地将日军引到了狼牙山棋盘驼峰,五位壮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了,用石块还击。日军叫嚣着,抓活的,一路冲了上来了。班长马宝玉告诫大家说,决不能当俘虏,然后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其他4名战士想都没想随即也跳了下去。当时有多名附近的村民看到,日军在他们跳崖后,整整齐齐排成队,对五壮士三度鞠躬。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的两个人,一个成了村支书,一个当上了副师级

其中葛振林和宋学义这两位战士,因为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之后被当地的村民救起。

跳崖之后,宋学义因伤势过重,腰没能跟以前那样直挺起来,1947年宋学义回到河南老家,担任了村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该村由原来最穷的要饭村变成了全县最好的村。但同时,社会上有些人公开批斗宋学义,质疑他跳崖是假的。每听到这些话,宋学义的心都在滴血。

1970年,52岁的宋学义自觉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他再次来到狼牙山,但此时的他早已爬不上去了,只能在山脚下久久地仰望,叹息,流泪。一年后,宋学义因肝癌去世,8年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宋学义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咱就是个农民,得讲本分”。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的两个人,一个成了村支书,一个当上了副师级

而葛振林跳崖后,就没有离开过部队,之后更是屡建战功,最后成为副师级的后勤部副部长。葛振林跟宋学义一样,从来不对其他人提自己过去的光荣历史,就连他的儿子都是看了电影和学了课文之后才知道的。

​1966年,葛振林退休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孩子们作报告和回信。做报告自己骑自行车去,会后拒绝一切吃请。他每次住院,不允许护士开空调和开灯,总是说,国家还不富裕。每遇任何灾害,他总是第一个捐款。一次,他喜欢的孙子发高烧,老伴想让干休所派车, 葛老火了,"你敢”!最终,老伴只有让儿媳冒着烈日背着孙子挤公共汽车上医院。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的两个人,一个成了村支书,一个当上了副师级

当听闻宋学义去世的消息时,葛振林不禁落下了眼泪,并说:“我已经替老班长他们活了60多年,但还想替药夫和学义再多活两年,最想替战友们见证抗战胜利60周年。”可惜2005年3月21日,88岁的葛振林走了,他临终前最后的一句话是:“我早就该去找我的战友们了,他们等了我快70年了。”

如今,我们只能从影视作品中去了解他们的故事了,因为《狼牙山五壮士》已被从小学课本中正式删除了。有专家认为,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新课本中删除是因为它反映的战争年代与现代的和平社会已经存在了距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